APP下载

浅谈电教与小语教育的关系

2016-10-21王惠芬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电教小学语文教育

王惠芬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与电教里直观、形象、生动的片断是紧密联系的,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感知、判断、创造的能力,同时也能训练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教;教育

一、电教、小学美育的概念

电化教育是一门新兴综合性跨学科的应用学科,也是形象直观的教育。它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较有其教育媒体的电子化与形声化、功能的多样化、再现性和广泛适应性。教育方式、方法的先进性、应用知识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等特点。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能提高教育质量、增进教学效率和扩大教育规模等方面。

小学语文美育——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其目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儿童在识字、写字、阅读、作文或语文活动中,学习掌握基本的审美知识。具有初步的对语言、文字、文章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二、小语中教美学形杰

小语教学中运用电教有其科学美。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能将抽象的概念,冀,京甚有序地表达语文认识规律,体现较深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儿童易于接受的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像或片断,将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逻辑思维,将具体形象的声像经过头脑加工而形成抽缘的概念。从而达到掌握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能力学语文目的。由于这种科学理论内在的结构美和逻辑美的诱因,影响了儿童心理活动,激起了他们心中美的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在美的意境中接受教育,从而提高了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学习效率。

小语教学中电教的教学过程表现了美意境。有能力的教师,总是将课文中抽象、深奥的无形的语文知识,通过精心设计制作电教灯片或课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形象化、艺术图像、影调的艺术美来增强教学效率。使语文教材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教学中保持兴奋的情绪,在振奋、愉悦环境中接受知识。以便儿童乐于学习,真正减轻学生负担。

艺术美重要体现在小语教学中运用电教时,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等方面。

形象美,说的是把深奥的语言按教学原则和美学心理规律,运用艺术手法转化为声情并茂情趣感人的电教教材,在电教教材中,形和色的美是一个基本要素。这样制作电教教材审美价值也表现在形象美之中。而画面的构图必须做到准确鲜明、规范、富有真实感、力求做到布局符合美的规律,艺术形象协调完整,主题突出。画面色彩美与教学内容相关,据内容而选色,也就是内容决定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感受,在美的陶冶中增加情趣,得到更好的感知和理解。

音乐美,音乐是运用音响、旋律、节奏来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最能表现和激发人们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合理逼真的音响效果,可增添画面形象,真实感和表现力,丰富教材的艺术美,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

语言美的因素体现在教学语言上,语文教材转化为电教的语言是艺术语言,有其形象思维特征,补画面内容,有助于学生观察思考,丰富教材内容,加深理解。

在小语教学中运用电教培养儿童的审美感知、欣赏、判断、创造能力。

儿童的审美感知是一种情感活动,审美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基本一致。在小语教学中运用电教让儿童从静态到动态、自然到社会,从外在形式体验到精神美。例如观自云——飘动的白云。河流——奔腾的河流,观察到物体的动态更美——充满活力,外在形式美比不上内在的心灵美。例如观察小八路外貌美,通过课件的学习,知道小八路勇敢,爱学习心灵更美,更有风度,这样使得儿童认识人物内外统一的完美。小八路确是自己的光辉榜样,同龄人的楷模油然而生。

审美感知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而感知发展到欣赏时才跨进审美境界进入过程。

欣赏——指人们欢快喜悦的心情赞美、赏识客观事物、领略和享受其中的美感。例如制作课件《鹅》。形象、色彩、文彩、音韵节奏、以及掩卷回味课文的余音、余味、余韵和余意引发许多动态及功能遐想。将其静画制成动片配上乐音。这样不仅表现《鹅》教材画面美,声音更美。而且表现了色彩美,意境美。学完全诗,使学生欣赏白鹅和画面的整体美。边吟诵边浮现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想象意境美。使之因文生情、达到情感共鸣,从而产生赞叹获得美的感受。

审美判断是审美主体在一定审美观的指导下,在感知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评价。从审美心情心理的角度看,审美欣赏是一种原始情感活动,它和形象思维相联系,审美判断则是在情绪体验的基础上,由形象思维进入逻辑思维、由感知活动进入理性活动。对客观事物的美或丑同时作为对象来感受和鉴别,作出美学道德的、伦理的评价,是一种在理性指导下的情感判断。例如:“小萝卜头"课件。学生感知“小萝卜头"的外形并不美,然后通过电教教材——课件(小萝卜头)学习,得知小萝卜头在监狱里受到敌人从物质和精神折磨,但小萝卜头还是那么坚强机灵,孜孜不倦地学习,为了将来革命胜利了能更好地为人民而努力工作。学生通过比较、概括、自我揣摩、吸收领悟、最后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小萝卜头再也不小了。而是~个了不起的少年英雄。这样使儿童审美判断由模仿性、不确定性,过度到用一定的价值尺度来衡量来判断美与丑。从而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审美创造是人们按照美学规律自觉地创造美的对象活动。它是人类所独有的,在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特殊能力。也是21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当儿童通过感受美、欣赏美,并进一步对客观事物作出审美判断的时候,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例如通过对“小萝卜头”形象的学习后,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小萝卜头”长大后的样子。有的学生画出“小萝头当将军”,有的画出“小萝卜头当司令";还有的同学画出“小萝卜头驾着航空母舰对侵略者的有力还击”。而且写出具体、形象生动的片断。这样儿童由模仿开始逐渐增加到创造性成份。教師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审美创造的能力和运用语文文字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写作能力。

总之,在小语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是完成小语美育任务好的途径之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言训练,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电教小学语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