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拖拉机变形记”

2016-10-21高静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时间管理自我效能感学生

高静

【摘 要】孩子拖延症外在看似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执行力差、时间管理能力弱等不良行为习惯造成,实际种下这个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是孩子没有自我边界、自我效能感、自我动力三个基本软件,而这三个软件主要靠高质量的爱和陪伴和严谨行为的规则来培育。本文探究小学生拖延行为的核心原因和实际对策研究。

【关键词】学生;时间管理;自我效能感;拖拉行为

很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均有不同程度拖延,其拖延行为也是各种各样具体表现为:学业拖延,生活事件拖延。诸如此类的行为具有相同的特点:有意识的拖延、低效率和不良后果。

一、小学生拖延行为的原因探究

(一)外在行为习惯的影响分析

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在执行活动的过程中更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从当前活动中分心,从而转向并投入无关任务。时间管理能力弱的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于目标任务,是在作业的布置上,如果小学生碰到自己感觉较难的题目时,首先会想到去自我克服问题,克服不了的话便会跳过该题目,但如果一整篇多数都是其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日常作业频繁出现他们无法解答的题目,那么便会导致其出现明显的厌倦,以致不愿完成作业。

(二)内在性格特点的影响分析

如果学生出于非自主的原因,就难以维持追求学习目标的原动力;通过外部因素调节自身行为的学生,往往等到最后期限到来之前才真正着手任务,因为此时他们才感受到行动压力。相比之下,受内在动机调节的学习者,更愿意按时启动学习任务,因为其学习动机不是来自外部,他们愿意随时体验完成任务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受内部动机驱动的学生更少出现拖延行为。

(三)教养方式的影响分析

目前部分学生家长因为过分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成长环境,大放纵式的家庭教育,使孩子无法意识到学习的根本重要性,过度沉溺于于电视和游戏。另外还有一种家庭教育与此恰恰相反,父母太过于重视孩子学习,认为学生家庭作业越多越好,作业多了孩子不会浪费时间去玩耍,其次也不允许孩子看电视及游戏,这种过于简单化和强制性的学习,使孩子无法做到劳逸结合,对作业产生厌恶的情绪。

三、小学生作业拖拉矫正方法策略分析

孩子拖延症外在看似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执行力差、时间管理能力弱等不良行为习惯造成,实际种下这个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是孩子没有自我边界、自我效能感、自我动力三个基本软件,而这三个软件主要靠高质量的爱和陪伴和严谨行为的规则来培育。

(一)首要目标:形成有规则、有界限的爱。建立自我边界、自我效能感、自我动力三个基本软件。

1.高质量的爱和陪伴

提供精神粮食,除了供孩子吃喝拉撒,还要成为孩子的拉拉队队长、人生教练、成为孩子的精神供氧者。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教育方法和优秀的家长,家长首先要让自己成长为一棵大树,才能给孩子遮阴蔽日。

要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快乐”的观念。自古以来对孩子的教导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做法是,引导孩子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激励,继续引导孩子学习下去,找到学习的规律,继续给予孩子奖励,最终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相连,越学习越快乐!

2.严格行为的规则

什么事是“有原则的爱”呢?原则在哪里呢?比如孩子吐口水,說脏话、偷东西、攻击他人、伤害他人、不遵守社会秩序、无节制地提出物质要求等等,对于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家长确实不能纵容,这就是原则。生活中吃穿住行都要在一次次中得到锻炼、调整,才能内化成孩子自己的自我效能和自我边界感。

(二)具体目标: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物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管理自己的学习目标,听课方式和作业完成。

(1)制定目标。你学会怎样说不,不要去做额外的或者不必要的事情。为了从事重要的事务,你可以决定对“急迫”的事情置之不理。

(2)确立目标。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可观察、具体而实在的),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迷你目标。每一个迷你目标都要比大目标容易达成,小目标可以累积成大目标。

(3)只管开始做。只管开始做不要想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小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是“我一坐下来就要把事情做完。”而是:“我可以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什么?

(4)现实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待时间。问自己:这个任务事实上将花去我多少时间?我真正能抽出多少时间投入其中?你在15分钟时间内所做的事情是相当有意义的。不是:“我只有15分钟时间了,何必费力去做呢?”而是:“在接下来的15分钟时间内,这件事的哪个部分我可以上手去做呢?”

(5)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困难只不过是一个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它不是你个人价值或能力的反映。不是:“老师不在办公室,所以我没办法写作业。我想去看会课外书。”而是:“虽然老师虽然不在,但是我可以在他回来之几个题目。”

(6)奖赏你一路上的进步。将奖赏聚焦于你的努力,而不是结果。小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你可以说杯子是半空的,也可以说它是半满的。记住:即便是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不是:“除非我全部完成,否则我就会感觉哪里不对。”而是:“我已经走出了几步,而且我做事非常努力,这感觉很好。现在我打算去看点课外书了。”

(7)鼓励行动,留意你的借口。记住:你能够。不要习惯性地利用借口来拖延,而要将它看做是再做15分钟的一个信号。你可以从学习、成长和挑战自己中获得快乐。你不必等到完美之后才觉得自己具有价值。

学生的拖拉作业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因此改正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们的行为会有反复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抓住问题的本质,对他们进行与耐心的有规则的爱和有界限的爱,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要和他们共进退,帮助他们建立信心,鼓励他们做出行动。

参考文献:

[1]桑标.儿童心理世界[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2]陈琦.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时间管理自我效能感学生
学生写话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浅谈秘书工作的时间管理艺术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