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16-10-21张秀琴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途径活动

张秀琴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紧紧抓住生活化,以生活为媒介,可以实现“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的目标。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活动资源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而言,可以从触发学生写作动机、生发写作素材、丰富生活体验三个方面展开,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关键词】缘由;途径;表达效果;活动

笔者认为,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开展各种活动,以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下面笔者通过几个精彩事例对如何结合活动进行作文教学做一分析。

【案例1】

那是一节体育课,体育老师出差了,学校叫我代课。我走到操场,学生已经整整齐齐排好了队。他们说,今天要举行跳圈活动。体育委员很快地摆好了跳圈,全班学生排成两队。一场有趣而激烈的跳圈比赛就开始了。操场上,同学们跳着,笑着,快乐的笑声在飞荡。大家跳圈各有各的样,有的轻巧,一跃而过;有的拖泥带水,钩动了圈,趔趄几下,差点摔倒;有的故意来个高难度动作,在一声声尖叫后扮个鬼脸,收拾了一地赞叹。我也兴致勃勃,不时拿出手机,帮他们拍下精彩的瞬间。两天后是周五,我按照惯例布置了写周记的作业。学生们都盯着我,问我写什么。当我说是自由作文题材不限时,他们却一片哗然,说没事情可以写。我突然想起了那节体育课,告诉他们,那节体育课中的跳圈比赛可以是选择的一个题材。学生还是无法欣然接受,都说已经忘记了。我灵机一动,把拍下的视频放给他们看,并当了一回解说员。这一下他们兴奋了,终于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写的题材。于是,开开心心接受了。

【解读】活动触发动机

学生有了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开展活动的次数肯定都是比较多的。大型的,如跳蚤书市、广播操比赛、朗诵比赛、运动会、篮球赛;小型的,如跳绳、拔河、观看影片等。对于小学生来说,喜欢活动是他们的天性,每次参加活动,都兴致勃勃的,相当投入。将活动与作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作文,激活学生的习作兴趣,解决无米之炊之困难,提高习作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案例2】

这是一节作文课,要求是“写一写童年趣事。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作文要求一提出,学生个个愁眉苦脸。问他们原因,都说没有童年趣事。我犯难了。左思右想之下,我决定组织开展一次活动:带一个鸡蛋来学校,看看谁能把鸡蛋保护好。我把这次活动命名为“护蛋行动”。活动开展了,一天,两天,不断有鸡蛋因为各种原因破碎。每破碎一个鸡蛋,我都不肯“善罢甘休”,不是跟着学生哈哈大笑,就是追查破碎原因。三天后,再开始写作文,翻开草稿本,不用多说什么,学生稍作构思,就开始“沙沙沙”地写起来……

【解读】活动生发素材

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礎,智慧从动作开始。”活动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诱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启迪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教师应充分发挥儿童爱玩的天性,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空间,投身到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尽情地玩耍、嬉戏,玩出童心、玩出水平,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

小学作文多以命题作文为主,内容一般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但即使这样,很多时候学生还是觉得没什么好写。于是,我经常选择各种活动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体验,在活动中引导观察、加强指导,从而积累写作素材。有了丰富的活动,也就有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有了丰富的素材,学生就不会“一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了。

【思考】

1.活动要精心准备

活动是作文的前提,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的活动求新求趣,如组织春游活动,我们不满足于远足踏春,还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在春游的地点搭起帐篷,摆开烤架……在学生欣赏完春天的景色后,再积极参与烧烤活动;又如,组织拔河比赛,可以邀请一些教师参与,有了教师与同学的比拼,学生的劲头更足了;再如,组织《西游记》知识抢答,分成几个组,学着电视节目中的必答抢答与评委转身,能让学生乐翻天……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由教师组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玩。

2.活动要全员参与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写好作文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如果仅仅是极少数学生参与,那么其他学生只能是旁观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情感体验,写起作文来,自然还是一些空话,一些套话。所以教师设计活动,应注重活动的全体性、参与性、互动性,可以是活动中的“角色”不同,参与的感官不同,但活动不应该忽略任何一个学生,做到人人参与。

3.生活化活动要有隐蔽性

作文教学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活动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但不宜在活动之前就“明确作文要求”。有了要求,学生就有了心理负担,必定玩得不尽兴,也就缺少了一定的真实体验,作文还能写得生动吗?最简便的一个方法,教师要“勤”一点,在学生活动的时候,把学生的活动拍成照片、视频,在写作文之前播放给学生看,教师在旁引导学生体味在活动中自己的心情,从别人的表情上揣摩别人的心情。

庄子《逍遥游》有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得法课内,得益课外。”我们应该开展好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通过有效的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生活化作文训练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2(1).

猜你喜欢

途径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