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2016-10-21李晓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注意力学会习惯

李晓

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这样的抱怨:“唉,那些孩子一点也不怕我,一节课下来我的嗓子都吼破了。”“那些孩子一点也不听话,他们根本就不听讲,我讲我的,他们做他们的。”“他们很活跃,有兴趣时就不听指挥了,控制不住课堂……”“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那么,对一年级的学生该如何培养和指导他们学会倾听呢?

一、为学生学会倾听作好准备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有待培养,所以老师要为学生学会倾听作准备。首先要让学生做到心静。心静是倾听的前提条件。学生如果不能做到心静似水,就不能真正倾听。如何使学生做到心静呢?如学生正在户外活动,听到上课铃声后他们会迅速奔进教室,此时学生是心神不定的。因此老师要等待一会儿,让学生完全定下神来再开始上课。其次是教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的课上和他感兴趣的课上,才能做到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如果老师经常批评他或者过分严厉、凶狠,学生就会产生惧怕心理,对这些课就不感兴趣,课上注意力就不能集中,学习效果必定很差。所以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交心,课上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为学生的良好倾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多表扬多鼓励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受人赞扬,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动力和自身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去拼搏,去努力取得成就,目的就是为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许和重视。一个人的辛勤努力,长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适时的评价。适时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可以达到强化这一习惯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能做到认真倾听的学生给予及时地鼓励,如“你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就能养成“听”的习惯。除了教师给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互评,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向他人学习,从而达到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明确目标

不时的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另外的却在干别的事情,课堂上老师找个别学生读书时,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因为他们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老师在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所以要把“听”和“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当别人发言的时候,其他的学生的是要有任务的,那就是对这个人的发言作出恰当的评价,及时表述自己对该意见是否赞成,不赞成的表述自己的意见。我教学时,常问学生:老师刚刚讲的是什么?你说说看。同学发言的时候,问:“你听懂他说的了吗?”“你赞成吗?”“你有什么疑问要问?”“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他哪些地方說得好?你能比他说得更好吗?”……

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学生他们渴求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一科,也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的讲课。所以老师要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每一节课教师都面带微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当孩子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亲亲他们的小脸,摸摸他们的小手。这时候的孩子们笑得是多么的甜。营造的充满师生情感的课堂,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乐在其中。

五、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教师只能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那种强迫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做法是徒劳无效的。

首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自己的讲课思路上。如果设计的思路既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就一定会引导着时刻都会脱缰而去的小野马们跟着自己一步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的教材中,引入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借助文章题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其次,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学的重难点上。

六、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并形成约定

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语文课上我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还可以适当运用全班对口令的形式,这样既组织了纪律,又让学生马上集中注意力,如:老师说“小耳朵”,学生答“仔细听”;“一二三——快坐好”等。

七、持之以恒

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一种新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除了有意识的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学生养成,还要坚持,坚持到每一堂课,坚持到每一个活动。

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让我们注意到每一个细节,让新课程给孩子注入新鲜血液,给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孩子们笑得更灿烂。

猜你喜欢

注意力学会习惯
让注意力“飞”回来
学会分享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