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6-10-21陶泽兵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陶泽兵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应紧紧抓住教材,并紧扣教材教学,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改革教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并在积极启发和尝试讨论中引导学生创新;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就要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创新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虽说我们喊了多年教育改革,但是看到,旧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有所改变,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还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处于应付领导检查的状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没有真正形成气候,其主要症结在于只注重对现实要求的满足,为了考试而教,为了升学而学,而忽略了对学生潜在能力与发展后劲的培养。应该看到,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老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因此,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比掌握书本知识更具有永恒的价值。同时,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现由重视知识到重视能力,再到重视素质的转变。为此,要贯彻如下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原则。把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体现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培养教师的创新作风

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我们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只有教师具有很高的创新才能,才会培养创新人才。否则,教师如果没有创新能力,不懂得教学中如何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教学活动就会失去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创新人才就可能被埋没。由此可见,教师养成创新作风对创新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创新教育作风,主动放弃自我权威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提出新的假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那种给学生对照答案的教育方式,允许主观题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三、开展良性竞争、鼓励学生进取

竞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由竞争而产生的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竞争环境的心理能力都是二十一世纪不可缺少的现代人素质。我们教师必须结合语文教学,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竞争的机会,让全体学生在竞争中一展所长,不断进取。如:学习完阅读课文《将相和》后,老师要求各小组学生把最精彩的部分演出来,看准演得好?同学们都开动脑筋,积极商量,终于在表演时,每组同学都在前一组同学表演的基础上吸取优点,改进不足。第一组演完后,第二组加入了简易道具,到第四组时不仅加入道具,而且演技都提高了,甚至能脱稿表演?可见是用了一番心思的,到后来为止第一组要求再表演一次,声称能比前面的一组演得更好?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们进步的呢?是创新,是进取心为内驱力萌发的创新灵感,因此进取心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个性品质,也是让现在学生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语文课上进行朗读训练时,一位老师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们找自己的榜样,敢于向榜样挑战。在教学《匆匆》朗读时,有的同学向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挑战;有的学生向老师挑战;还有的甚至向朗读磁带的播音员挑战,就在学生多次的失败与成功地朗读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让他们很好地体会课义感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进取、不甘落后的创新个性品质。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树立全新的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树立创新教育观念的同时,要注意批判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中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批判长期积淀在教育领域的应试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为了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现场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更多地接触自然的实物、社会,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习惯。

其次要创设创新教育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良好条件和土壤。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要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给学生以自由想象和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信心百倍地去学习。因为一个人创新精神越强烈,其人生价值也越高,他对人类的贡献也就越大。

再次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因为知识是创新能力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知识结构越趋于合理和优化,创新能力也愈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切忌以长者自居,把课讲得天衣无缝,毫无遗漏,使学生提不出问题,也不能把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困难和挫折解决在先,应当给学生留有充分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克服障碍,以激励学生积极的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精神。

最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一切成功的人才和有成就的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这是构成一个人知识与创造力之间网络联系的交叉点。发展学生个性,从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角度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激情,磨砺创造意志,优化创造品格。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尽快使自己成为创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师。时代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語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语文教学小学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