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16-10-21冯广红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打造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冯广红

【摘 要】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素质教育更为人们所青睐,人们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角色及授课方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打造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人们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角色及授课方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教师应注重打造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及心理规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语文活动中来,致力于使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在语文上有所发展”。

一、课程导入,充满新意

高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拥有精彩纷呈的导入就如同拥有了一把钥匙,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求知的大门。精彩的课程导入,既情趣盎然,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不仅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还能增加学生深入学习课程内容的信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的课程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讲故事、小游戏、情景剧等。采用何种导入形式,主要是取决于班级情况、学生人数和授课内容的。

二、课中授课,注重联系

提高新授课教学效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在课中授课时强化联系,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实现高效课堂创建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挥实践智慧,强化思维训练。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学科,体现出准确性、广泛性、抽象性的特点,语文教学是一种充满思维魅力的活动,教师要有实践智慧,要有高超的组织艺术,将各个层次的学生引导到语文学科学习中来。

二是做好课程预设,运用生成资源。预设是教师在课程标准基础上,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做出良好设计,旨在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除了做好精心预设外,还要注重生成,教师需具备生成意识,有效选取和应用生成资源。

三是增强环节联系,创设语文思维场。与其他活动不同,语文活动是学生形成语文思维的思维场,是让学生体味语文化过程的活动,也是让学生建构起语文知识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作用,但并不直接作用于学生思维,更在于强化各个教学环节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创设思维场。

三、课后训练,发展思维

课后训练具有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功能,发展思维是一项需长期开展的实践活动,是展现师生交流的窗口和途径。课后训练不应是单一的、重复的和千篇一律的,而应该充分体现其活动性、发展性和现实性,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后训练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训练设计充满童趣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现实生活与童趣世界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动机”,使学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热情参与者,如笔者设计了“帮助小猫找门牌号”的游戏,小猫应小兔邀请去做客,可到了小兔居住的小区,发现门牌号都是隐藏在一些小故事里,一时难以找到小兔的家,你们能帮助小猫找到小兔的家吗?”这样的小游戏,能将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变得充满趣味性,将语文教学融入到故事环节中来,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与技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是训练设计充满探索性。语文学习不能单纯依赖于简单的记忆和模仿,更依赖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形成广泛的语文思维与坚实的活动经验。教师从事课后训练设计,需运用灵活思维,适当采用课后作业形式,如观察作业、调查作业、实验作业和小课题探究作业等。

三是训练设计具有生活性。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通过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场所,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做课后训练设计时,创设一些具有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使得学生能够通过不同角度,积极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及掌握的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加体验语文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们生活离不开语文,生活中也处处有语文。

四是训练设计讲究层次性。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鲜明差异性,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要求教师做训练设计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粗暴方式,更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作业,激励学生成为成功的实践者。

四、教学反思,做好总结

课堂小结和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促使课程教学真正实现系统化、网络化和条理化,在降低学生记忆负担之余,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首先是课堂小结,是对课堂教学的归纳和梳理,能带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促使学生更好掌握知识规律,为后续学习架设桥梁,埋下伏笔,也是学生日后复习的依据。总体而言,课堂小结主要有归纳式、悬念式、激励式、引申式、游戏式、竞赛式、渗透式等几种形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认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美国知名学者波斯纳所言,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学目标实现及教师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教师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拓展知识层面和提升理论水平,更有利于教师形成自身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教学反思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回顾和归纳,往往起着画龙点睛作用。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有效的课外阅读任务,使学生在学好课程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语文阅读,能逐渐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使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都更为广博和充满趣味。

总之,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素質教育更为人们所青睐,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成为该学科教学的重要举措。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绝非简单易行之事情,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努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应重视发挥学生个性思维,拓宽学生思维空间与认知空间,才能变得爱学、会学和善学。

猜你喜欢

打造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搭建发展成长平台 打造高绩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