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合理组织

2016-10-21茹海亮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小学体育

茹海亮

【摘 要】鉴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径,我们必须采取下列措施合理组织小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此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创新,形成校本体育课程特色;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合理组织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体育课程因为在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与束缚下,而导致很多教师严重忽视体育课程,学生也由此无法在体育课堂中获得应有的体育知识。这一不良现象引起了我国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颁布后,众多小学体育教师开始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并逐步尝试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功能。但从目前来看,多数教师还缺乏合理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相关技巧与经验,从而导致无法正确发挥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效率,导致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形成虚设。故此,笔者拟在本文谈谈合理组织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诸多技巧与策略,以期为广大同仁指导学生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提供参考与借鉴,并借此推动与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一)自制器材

鉴于高跷器材的不足,我校体育教师用铁丝和钉子把踏脚固定在破旧课桌的脚或者拖把柄底部等自制高跷。踏脚离地面一般为20-25厘米。高跷器材自制完畢后,我们将之分发到各班。由于班级较多,我校体育教师制作的高跷无法满足全校各班学生大课间活动的需求。于是,我们发动学生与家长也来参与制作高跷。学生与家长在参与制作高跷的过程中,积极性非常高,很多学生也因此在大课间活动时爱上了踩高跷这一体育运动。

(二)技术指导

鉴于踩高跷是技术活,所以,在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中,我们必须对学生加强技术指导:既要讲解踩高跷的技术要领,又要及时通过示范指导学生领会动作要领,还要利用下列口诀引导学生记住动作要领:“高跷斜放用力抓,紧贴直臂用力抓夹。靠边踩上马上走,手脚协调不放手。”

(三)友谊竞赛。

定期在大课间活动中组织开展小组与小组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踩高跷友谊竞赛活动,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大课间的踩高跷活动中,并鼓励学生在参与踩高跷竞赛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体验快乐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二、积极创新,形成校本体育课程特色

(一)改革出操、退操队形等

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各班级必须按照规定的次序进出场地,并严格规定上下楼梯靠右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后,必须迅速排列成拐弯成直角、整体的队形等,在“动”的过程中完成进场和退场。体育老师必须严格监督与检查各班级的做操情况以及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引进和创新体育活动项目

目前,很多小学的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以及铁环、长绳等。为了拓展活动领域,并体现“以人为本”以及“健康第一”的精神,我们有必要积极引进和创新体育活动的内容,并尝试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对场地及器材要求不高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羽毛球、跳皮筋、跳房、飞镖、以及小型高尔夫等,也可以尝试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时尚及高雅的活动,比如轮滑、街舞、定向越野、生存训练等。

(三)注重娱乐化与趣味化

我们可以在校园草坪当中组织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观摩活动或者竞争活动,也可以在校园的足球场中运用整体组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方式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此促使大课间活动朝着娱乐化或者趣味化方向发展。在节奏明快、强劲奔放、磅礴激昂的音乐伴奏下,小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接受不断加大的运动负荷,健身效果也会由此提高。

此外,还可以定期在大课间活动时间内开展全校性的班级广播体操比赛或者班级集体跑步比赛,以此激发学生做操、练操、跑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一)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

要想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与成效,我们有必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方案。其评价方案的制定必须以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情况为根据,先拟定初稿,然后分别征求相关人员的意见。评价方案首先考核各个班级的学生,其次评价各个班主任组织该班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情况,最后评价体育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评价方案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必须以检查当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为根据进行修改,以此保证评价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建设高素养的评价队伍

确定评价方案后,必须建设一支公平、公正的评价队伍。我们可以采用兼职与专职、轮换与固定结合的方式,确定评价人员。评价人员由学生体育骨干检察员、体育教师、值班教师、专职检查老师等组成。除两名专职检查老师长期进行检查之外,其余人员每隔一周轮换一次。同时,由少先队、教导处、值周领导考核班主任以及体育教师。如此,则可以保证评价队伍人员构成的合理性,促使评价人员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此外,学校还必须定期培训评价人员,使其明确职责,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以此保证评价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三)及时反馈与激励

评价人员必须按时公布评价结果。各班班主任如果发现评价结果存在不公之处,必须及时向评价人员反馈信息,评价人员经过核实后,及时加以更正。学校定期奖励先进的班级,勉励后进的班级,以此有效地保证与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成效和质量。

无需置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径。故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作用,重视并合理组织小学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此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晓燕.南京市秦淮区小学大课间体育调研[J].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11月.

[2]詹美晶.小学体育大课间 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J].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11月.

猜你喜欢

大课间活动小学体育
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