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运动性损伤的预防浅析

2016-10-21滕兆运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运动性关节运动

滕兆运

【摘 要】对造成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性损伤的原因做了归纳分析,对预防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动性损伤提出了几点建议,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运动损伤防治

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一些伤害事故,特别是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运动性损伤,这些运动损伤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此,教师、学生都应该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动性损伤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性损伤产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性损伤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思想麻痹大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思想上不知道运动损伤的危害性,缺乏安全意识,这是学生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出现运动性损伤的主观因素。因为学生对预防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所以就在运动前的热身活动中不认真准备,结果造成热身不充分,肌肉关节活动不开就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二)体育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当

这是造成教学过程中运动性损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当包括两个方面:准备活动不充分和不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导致部分肌肉关节没有充分的被拉伸、舒展,机体没有完全进入工作状态,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挫伤。不做准备活动直接进行剧烈体育活动更是会大大提高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

(三)教师的教学组织不严密、教学方法不科学

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必须要遵循人体运动科学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系统性的组织开展运动热身活动。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按排不恰当、教学任务布置不明确、教学方法运用有错误,导致学生对具体学习内容不明确,让学生辅助练习没有完成就直接做一些动作,学生还没有掌握动作要领就进行测试,非常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四)学生缺乏运动经验与自我保护能力

在运动中当遇到意外情况时不知道如何处理,惊慌失措或者缺乏自我保护的经驗也是造成运动性损伤的原因之一,譬如,摔倒时用肘部或直臂撑地,很容易造成肘关节、尺骨损伤;从高处往下跳时,脚后跟落地或膝关节缓冲不够,就易造成腿部、腰部损伤。

(五)技术动作错误造成运动损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技术动作的要领掌握不正确,在做动作时往往会使身体局部受力过大或导致身体失去平衡控制而造成运动损伤。

(六)体育教学活动组织纪律混乱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体育教学会用到一些体育器材,如果学生不按照教师要求练习,进行体育活动室组织安排不严密,会出现一些因混乱拥挤造成的运动损伤,有些学生因为好奇、好动、好胜,在运用一些体育器材时,不按照教师的组织要求操作,也非常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为学生不穿运动装、恶劣天气、器材设备损坏等原因造成的一些运动损伤。

二、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性损伤的预防建议

(一)加强运动安全教育与组织安排教育

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保护措施,学生在思想上有安全意识、有自我保护意识,对潜在的一些危险有判断能力,掌握一些运动损伤经验,学校和教师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把安全教育作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增强预防伤害的意识,懂得如何进行预防。同时要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安排教育,多举一些因学生不遵守组织安排造成的一些运动损伤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体育学习过程中遵守组织安排的重要性。

(二)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很多运动损伤都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克服身体的生理惰性,充分的准备活动能提高肌肉、韧带的弹性和柔韧性,使肌体各部分的机能达到最佳的状态,从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准备活动还能增加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强肌肉的力量、弹性,可以提高关节的运动机能和灵活性,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关节滑液增多,从而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拉伤。在进行准备活动时,既要让躯干、肢体的大肌肉群和关节充分活动开,还要注意各个小关节、小肌肉群的活动,热身充分才能把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降到最低。

(三)排除潜在安全隐患,加强保护与帮助

要经常对运动场地、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对可能发生损伤的地方、对已经破损的运动器材及时维修,不能出现因为学校运动场地、器材导致学生发生运动的问题。体育教学前要对学生的衣着、随身物品做一个检查,衣服里不能有尖锐物品。教师要教会学生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方法,教师教学时要做好保护工作,学生在练习时要让学生彼此之间加强保护与帮助,在有同伴保护与帮助的情况下完成运动技术动作。

(四)合理按排组织教学,注意个体差异

合理安排组织教学,科学地增加运动量,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因人而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量要本着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原则,防止运动过猛造成运动损伤。

三、小结

对体育教学中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该对这项工作进行积极的研究,把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降到最低。同时还要掌握发生了运动损伤时的处理办法,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帮助学生恢复运动损伤带来的身心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武超,顾霞.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03)

[2]陆彦丞.浅谈大学生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4)

猜你喜欢

运动性关节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冬季项目运动性损伤防治研究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给手指“松关节”为何会发出声响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疯狂的运动
海军某部运动性中暑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