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体育教改的自主创新教学模式

2016-10-21屈利军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改自主创新

屈利军

【摘 要】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被课堂和课本禁锢,这种让学生被动学习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合如今的体育教学。在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将“自主学习,创新发展”作为新的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不再是“五环式”模式。释放学生的智能,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此次教育改革使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体育;教改;自主;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教育。“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时代已经过去,为迎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教育界进行了一次全所未有的改革,学科不同,改革的方向以及方法也有所差异。而体育课程的改革重在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时都会有阻力,教改也如此。

一、引入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传统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都是围绕三个中心开展的:即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課堂为中心。这“三个中心”将教师的教学思想禁锢在一个狭小的领域中,在课堂上无法进行创新;将课堂的气氛“冻结”,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将学生的潜能“软禁”,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材,不能彰显个性。这不仅是学生的技能得不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自主创新能力更是止步不前。“讲解—示范—练习”。改革前,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可以简略的归纳为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灌输型”教学。这也迫使学生只能单方面被动的接受。长此以往,不仅会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单一化,还会使学生的视野广角越来越狭窄、固化竞技观念。这也是很多学生对体育产生厌烦情绪的根源。

其次,固定化的教学评价、教学设施不完善。在应试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往往存在不由自主的“三忽略”现象,即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忽略,对学生的主观能力的忽略和对教学过程的忽略。这样就让整个教学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不能估计到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挫伤学生对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学校对体育用地的整修不当以及由于扩建占用体育活动场地、日常对体育器材的购置不及时、维护不尽心等,这些人为的因素应该尽量避免。

二、探讨如何在体育教改中实施自主创新教学模式

(一)让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更新换代”

将“填鸭式”教学彻底“赶出”体育教学,一改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受教师支配的现象。这就使体育教师不能再刻板的执行教案的要求,不能再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成为整齐划一的被动者。教师应该适当的融入到学生的队伍中,不再扮演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的那种角色。可以在教学中成为学生比赛时的裁判员,也可以成为运动员和学生一起比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模式上,要推陈出新,抛弃旧的以老师教为主的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此时应该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提示和指导学生学习、讨论课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会,寻找学习的真谛。[1]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点和提拔,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掌握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再走“考什么教什么”的旧路,要适当的扩展教学内容,做到全体、全面、基础、主体四大特征齐聚课堂,使体育课真正的能够成为学生们的素质教育课。

(二)知己知彼,因材施教

在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深入的了解学生,合理安排教学的主次。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又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所以,每个人所擅长的体育技能也是千差万别的。被这个因素所牵引,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了解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例如年龄、身体状态和素质、体育基础等以及学生们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做好“前期准备”,就可以将学生依据个人的特点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体育的动机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例如有的人是健身需要,有人是娱乐需要,有的人是竞技需要。同学学习体育的出发点不同就决定了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身体体质的差异要合理的安排每个学生的运动量。与此同时,还不能让体质较差的同学由于课堂上不能参加很多活动而产生自卑。教师要拿捏好这个度,做到恰如其分的安排学生运动。

(三)创造和优化教学环境、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在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上面标新立异,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例如活动场地和器材的使用,在不干扰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应尽量将色彩和音乐伴奏融入其中,缔造一种很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令师和学生均乐在其中。[2]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为学生播放各种体育赛事的视频,也可以在教师组织的小组比赛上将比赛过程录制下来,播放给学生看。既可以看清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令学习气氛和谐、宽松、民主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忘记自己是“发号施令者”,面对学生要有良好的教学态度,还要给其一定的自由度,这样学生才会敢发言、擅思考、爱讨论、勤发问。其次,教师要多设置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自己探寻答案,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的最佳渠道,也是民主创新实现的有效途径。

结 语

在“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教学中,一方面,通过教学形式及模式的及时调整,让教师开始充当学生的指引者,引发学生大胆的假设、然后进行思考、尝试,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答案。这样一个可以让学生充分实践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更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探求真理的精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总之,自主创新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带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祝剑:《新时期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究》,《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1.

[2]邓耀凯.刍议在体育教改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J],才智,2012.

猜你喜欢

教改自主创新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措施研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