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案例教学法
2016-10-21胡斌
胡斌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分成案例选取、案例展示、理论学习、案例讨论、老师点评等五个环节。恰当的采用案例教学法会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案例问题(或情境),让学生参与思考、分析、讨论、解决案例问题(或情境),通过探究案例来学习、掌握课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参与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分为五个步骤:
一、案例选取
案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收集的与课本理论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典型人物、事件或热点的时政问题,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精心选择适合的案例,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它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选择的案例要 “例”“理”“德”相结合,寓“理”于“例”之中,寓“德”于“例”之中。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案例要尽量涵盖教材的概念和理论。案例教学法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学习掌握、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案例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应尽可能多地涵盖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案例过程中掌握全面的、更多的知识。
2.案例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或至少和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环境相类似,又与课本理论知识有着密切联系。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才有真实性更有说服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教学效果。
3.案例要新颖、典型,要有时代性、代表性、思想性和教育性。案例要和国家当前的时政热点有关,或是大家共同关注感兴趣的或是体现健康思想有教育意义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实施智育和德育并举,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增强教学效果。
二、案例展示
教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案例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或情境)去探讨课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理论知识打开思路的大门。
教师在展示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做好展示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要吃透教材和案例,设计好案例展示的方式,确定案例的焦点或争论主题,以便上课时能详尽描述给学生。有的案例复杂要提前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预先阅读思考或提出问题,或写出分析提纲和思路或就案例自发进行初步讨论。
2.课前教师要根据案例和教材内容,设置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或情境),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索课本理论知识,尝试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案例问题;或是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去感悟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设置的问题(或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设置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由案例到教材内容,难度题量适中,有针对性,寓“理”于“题”、寓“理”“情境”之中。
三、理论学习
学生带着初探案例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寻找解决案例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师可把书本的理论知识问题化提纲化罗列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解决简单的知识点,记录好个人学习的疑难点,然后让学生同桌或前后桌之间进行互学探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把疑难理论知识反馈给教师。教师深入学生随时掌握学生自学互学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并面向全班学生精讲讨论存在的疑难点及重点的理论知识,为学生解决案例问题(或情境)扫清理论知识的障碍。
四、案例讨论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学生运用教材中刚学的或是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概念或是其他课外的知识对案例展开讨论。组织案例讨论可分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一般4-6人一组,小组讨论时学生相互发表各自的见解,设有小组发言人,记录发言要点、解题思路及小组讨论中存在的疑难点,作好小组发言的准备并积极发言。其他小组提出补充意见或是反对意见,也可从其他方面另行分析 。然后学生或教师对案例讨论作总结,针对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全班讨论或辩论,教师加以引导启发。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迪,从中得到启发教育或产生新的知识,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在实行智育的同时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老师点评
教师总结点评是案例教学法的归宿。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学生讨论案例的优缺点,分析案例问题的疑难点,有针对性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地点拨,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解决案例问题,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教会学生有效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案例或实际问题。教師在总结点评中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热点、时政焦点及自身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延伸、应用,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生参与来完成教学任务。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参与合作的能力,才能最终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