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管理措施探索

2016-10-21周慧珍

科技风 2016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定位建设

周慧珍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本文针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长远规划、实验室仪器设备短缺、实验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人员流动性大、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分配不合理等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对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定位;管理;建设

实验室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3 ]随着高等院校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方式向大众化教育的轉变,办学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 4-5 ]因此,探索高等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实验室建设初期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定的管理措施。

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

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大批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面向行业经济和区域的发展,积极开展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发展应用技术产业,培养具有相对特色应用型人才。[ 6-7 ]

在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围绕着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而展开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开展应用型开发研究为目的。其科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开展高新技术研究,使高新技术得以发展和创新科学技术来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 8 ]

2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一些高校实验室对实验室采取松散式管理,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实验室设置上缺乏统一规划,比较随意,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实验室管理和发展。[ 9 ]

实验室虽然已将具备一些规章制度并且装框上墙,但由于部分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而实验人员的管理能力较弱,在实际管理操作中会经常出现管理混乱、实验教学文件不完整等现象。

即使有相应的责任制度等,但由于使用者一般不承担实验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责任,导致部分师生对所使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不予以爱护,使得教学和科研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2.2 规划不合理

在建校最初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是抱着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的方法办学。实验室是在满足学生基本实验的前提下建设,而由于建设初期,学生的实验教学大纲调动会相对较大,实验室的建设也就随之而发生变化。致使有相对数量的仪器设备得不到使用而出现闲置浪费。专业性的实验室建设基本上会被忽略。

2.3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短缺

现在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在不断的扩招,而学校投入到实验室建设的资金很大程度上跟不上学生增加的速度,这就直接导致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短缺。而且实验室的建设需要较长时间,实验仪器设备的购买需要申请、审批、竞标、验收等一系列程序,这样导致前期实验教学学生几个人一组共用实验设备,得不到很好的动手机会,导致实践能力较低。

2.4 实验室人员流动性大,整体水平偏低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全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很多高校无论是在职称评定还是待遇方面都存在对实验室工作人员不重视的现象,而一般会把实验室工作人员列为教辅人员。[ 10-12 ]

此外,实验室人员外出培训的时间少,知识更新速度慢,目前的这种状况不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均较强的人才。实验室工作条件相对而言比较艰苦,很多时候都要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事情繁琐,待遇低,导致实验人员流动性大,使实验室管理难度增加。

2.5 设计性、综合性及开放性实验少

很多高校包括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验内容开设方面都是以验证性、演示性实验为主,很少开设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更不用说开放性实验。而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教学模式呆板、内容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要想达到此目的,我们必须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以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1 ]

虽然有部分重点高校有开放实验室,但大多数高校实验室还是采取传统封闭式管理,学生只能做学校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验。而即使有实行开放实验室,又因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实验室开放混乱。[ 12-14 ]

3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措施改进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实验室管理的规则和依据。[ 15-16 ]要想实验室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及规范化,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

澳大利亚高校实验室在管理制度上的先进理念、运作机制和相关制度,值得我国高校实验室借鉴和学习。比如在安全管理上他们采取:

1)安全责任管理:实验室中实验的所有参与者都应当明确个人进入实验室后能对自己的安全负有责任,确保参与实验的每个人都充分了解与其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2)风险评估管理:实验室在开始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风险的实验之前,每个实验参与者都必须事先完成实验的风险评估工作。

3)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师生如需做开放性实验,需在专职的实验室工作人员领取实验室钥匙,并作登记。

在领用钥匙期间,实验室的水电等安全由领用钥匙的师生负责,并不得随意将钥匙外借给其他人。实验完成后,应及时归还实验室钥匙。此外我们还应建立相配套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办法、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

3.2 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与管理

实验仪器设备是高校的立校的根本,是实验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保障。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体制上,很多高校并无学校统一的实验室管理机构,而是将权限下放到各个教研室,由各个教研室直接代为管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和使用灵活性。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上,我们应争取做到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样就使得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增加,也不会造成大型精密仪器购买后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相应的也能减少一些实验仪器购买成本。

3.3 实验教師队伍的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有的甚至要求是博士研究生学历。而在基本学历保障的前提下,首先,应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和业务的发展空间,稳定实验人员队伍。在职称评定方面,应给予降低一定的难度系数,应尽可能地设定教授级高级实验师岗位;学校还应适当给予实验室工作人员一定的加班费用;对于经常接触有毒害物品的工作人员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其次,应经常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一定培训,让其能“与时俱进”,能快速掌握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实验室管理方法。

3.4 设计性、综合性及开放性实验的开设

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起了一种十分有效的作用。在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独立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学生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到现在的主动学习,是实践能力锻炼的重要前提。同样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在开放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了问题,通过不同层面的思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15 ]

开放性实验既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在国外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时占大多数。国内“985”、“211”高校也有大量的开放性实验室,甚至是有一定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实验室。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我们在实验室管理中就有章可循;实验室管理责任明确,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相应的提高;实验教师队伍会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大量的流动;

学校的经费可以用在合理的地方,而不会出现需要用的地方缺少经费,充足的地方出现浪费等现象;可以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4 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验室教学方面与其他很多高校有所不同,它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院校发展的重要环节。解决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质量水平,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基础。以上是我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些思考, 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希望实验室的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刘晓花.论远程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2).

[2] 潘美亮.成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6(3).

[3] 李志峰.江秀兰.论高校兼职教师的创新性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4] 赵桂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8(1).

[5] 李英俊等.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25-27,30.

[6] 朱科蓉.应用型大学开展院校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4):92-96.

[7] 朱科蓉.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4):9-12.

[8] 北京联合大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探索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82-87 .

[9] 杨沛霖,赵继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2008,17(4):122-124.

[10] 许安国,赵艳娥,张家栋.建设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6-8.

[11] 钱小明.新时期高校实验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203-205.

[12] 陈先宇.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开放[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版,2007,7(5):142-144.

[13] 文顺国.试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J].中国保健营养,2012,(4):653-654.

[14] 杨玲,高杨,徐金荣.实验室安全防护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71-274.

[15] 李秀珍,李勤,王征.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保障实验室安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01-203.

[16] 贾友波.民办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259.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定位建设
寒露
难与易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理想的定位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