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视阈下公务员服务理念的转变
2016-10-21候庆超李敏义
候庆超 李敏义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计划控制型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己成为我国政府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政府改革目标。公务员作为政府职能的履行者,是政府形象的直接代表,公务员服务理念的转变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关系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败。政府公务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自觉锤炼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务员;服务理念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政府改革的目标和定位越来越明确:就是要在社会本位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配置政府的职能,从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控制型政府,向有限权力的服务型政府转变。
近年来,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被明确提出并被写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政府模式,构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改革目标。
一、服务型政府视阈下公务员服务理念转变的必要性
(一)公务员服务理念转变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构建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职能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要求公务员转变思想观念和办事方法,适应政府的工作要求。公务员是政府管理活动的主体,是政府职能的具体履行者,是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者,是政府形象的直接代表者,其对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影响政策的执行落实,推动社会的发展,尤其在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资源动力中最为关键。公务员能否秉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直接关系到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能否得到贯彻和执行,关系到公共资源和服务供给的绩效与质量,直接影响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败。可以说,能否真正建立服务型政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的服务理念是否真正转变。
(二)公务员服务理念转变是完善自身、服务公众的需要
公务员服务理念转变是完善自身的需要。首先,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具有良好的服务理念应该是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之一,公务员要转变“官本位”的思维方式,形成“服务型”工作模式,因此公务员要转变服务理念、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其次,良好的服务理念能够提升公务员的公众形象,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更加顺利的完成本职工作。第三,拥有良好服务理念的公务员能够更好的解释并有效执行上级制定的相关政策,使政策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执行性,更好的为公众谋利。第四,公务员服务理念转变是服务公众的需要。在公共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是政府执政为民的责任与担当。周到、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是公务员服务理念的本质要求。
二、公务员服务理念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公务员队伍建设主流是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然而,由于受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中不良思想的影响、市场经济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公务员自身修养不高等因素制约,部分公务员的服务理念与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淡化
公务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是政府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但也应看到,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一些公务员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特权思想严重。一些公务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利用手中的权力搞特殊,少数官员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完全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了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群体。一些公务员难以转变“官本位”的思想,并不认为自己是人民的“公仆”,罔顾民生,从而影响个人和国家的形象。正是因为公仆意识的淡化,才会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阻碍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二)缺乏担当精神,责任意识淡薄
公务员作为政府职能的具体履行者,必须认认真真地履行党和人民所赋予的职责,切实做到尽心尽责。而在现实中,一些公务员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准确,在工作中放在第一位的不是满足群众的利益需要,而是与自己的个人利益联系紧密的上级领导,这种工作价值取向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还有有些公务员在工作中缺乏敢于担当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抢着干,而对自己没有好处的工作,哪怕再重要也是能拖就拖,敷衍了事,出现问题不敢承担。这样不但会影响政府职能的行使,更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缺乏竞争意识,效率观念不强
虽然我国已经实行公务员制度多年了,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影响以及竞争机制不完善、考核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制约,部分拥有“铁饭碗”的公务员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思想,没有行政成本观念和竞争观念,缺乏效率意识,存在拖拉延误、不讲时效、人浮于事的现象;同时,缺乏竞争观念还使部分公务员思想处在停滞状态,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更助长了不正之风的形成。公务员代表着国家形象,公务员工作消极滞后、办事效率低,损害政府部门形象,严重影响国家公务的顺利进行。
三、服务型政府视阈下公务员服务理念转变的途径
在服务型政府视阈下推动公务员服务理念转变,总体上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出发,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制度规范等方式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公共服务能力。二是作为公务员自身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在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高度,努力转变服务理念,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一)加强道德教育,树立正确公权力认知观
公务员作为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如果对公权力的认知不端,将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影响公务员公信力的实现,为腐败现象提供滋生的土壤。这就要求公务员树立正确的公权力认知观,正确认识为谁而用权力、怎样运用权力、怎样约束权力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为达到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不断更新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把道德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正面宣传教育与批判反面典型相结合、外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多种社会途径加强公务员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加强公务员勤政敬业、廉洁自律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觉悟。公务员应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代表人民在行使国家的权力,应该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履行政府职能的出发点和归宿。公务员必须摈弃封建社会“官本位”、“权本位”等旧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加强服务意识。只有权力观端正了,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服务型政府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真正地实现。
(二)明确服务职责,培养公共服务精神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其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保障服务和教、科、文、卫等公共事业,扩大社会就业,发布公共信息等。由此可见,公共服务的核心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目的是满足公众的公共需求,范围包括提供公共设施,发展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确定公共服务的内容,就是为了使公务员明确公共服务职责,树立公共服务精神。公共服务精神是指公务员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时的思想观念、心理意识和价值观,其精神风貌和服务态度是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以公众满意为目标。公共服务精神对公共服务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它能在公务员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时,引导他的价值取向,决定他的服务态度,支配他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公务员只有树立了公共服务精神,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
(三)加强考核评估,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首先,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并完善一套能够表示社会公众满意程度的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根据各类公务员从事工作的性质、责任、内容和环境等条件进行分类,以此为基础构建针对不同类型公务员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其次,明確绩效考核评估的标准。“社会公众满意”应成为绩效评估的首要标准,把为人民群众做的好事、实事纳入绩效考核评估内容,社会公众支持率、投诉率、认同率等均应成为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估的标准。再次,改进绩效考核评估方法。开展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估应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的程序和方法,尤其要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使公务员充分重视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最后,合理运用绩效考核评估结果。考核评估要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要提高考核结果的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开,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将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切实发挥绩效考核评估对公务员服务意识的提升作用,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 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著,丁煌译.新公共服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6-3-6.
[3] 卢尚月.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原因,对策[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4] 黎秋晨.服务型政府中公务员素质建设[J].商业经济,2011(14).
[5] 江政华,旷重林.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作者简介:候庆超(1988-),男,山东菏泽人,齐齐哈尔大学在读硕士;李敏义(1956-),男,齐齐哈尔大学教授,从事思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