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市放射源密封放射源的使用及分布

2016-10-21王开钦

科技风 2016年8期

王开钦

摘 要:通过开展福建省核安全文化宣传贯彻专项行动以及辐射监督性检查,经仔细排查和监督检查,掌握福州市密封放射源的使用、分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该文分析了密封放射源按核素名称、区县、类别及用途的分布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加强放射源的监督管理,防止核与辐射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放射源;密封放射源;使用及分布

1955年1月15日,党重要做出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的战略决策。至今已经过61个春秋,核技术利用已趋于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医疗服务、科学研究的方面。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提出新的核安全观,提出新的核与辐射安全要求,以应对新形势下核与辐射安全挑战[ 1,2 ],强化核与辐射安全从业者法规意识,全面提升核安全文化,实现监管能力和监管体系的现代化,根据2014年5月30日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办公会决定的核安全文化宣貫推进专项行动总体方案,按照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的总体方案》要求以及福建省环保厅下发《关于开展核安全文化宣贯专项行动的通知》(闽环保辐射〔2014〕16号)的要求,福州市环保局开展了以彻查隐患、强化监管为重点的全市核安全文化宣传贯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后,笔者总结了全市放射源使用及分布规律,为我市的放射源管理决策做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排查福州市所有的使用放射源单位(不含外地在福州使用的放射源单位)。重点围绕福清市等使用放射源较多的区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放射源基本情况、涉源单位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检查中严格按照《福建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大纲》以及《核安全文化宣贯专项行动实施情况评估表》规定的检查程序进行检查。

认真核对涉源单位的放射源以及编码。通过全过程档案的核对,确保放射源都处于安全状态。通过反复统计核对,最终得出福州市放射源的数量。

2 调查结果和分析

截至2016年2月16日,通过分析国家核技术利用监管系统及实地检查得出,福州市核技术利用单位共有276家,占福建省总数的16%。使用密封放射源单位65家,占核技术利用单位的23.4%。密封放射源枚815枚(不含移动使用放射源以及废物库放射源)。

表1为福州市各区县密封放射源使用情况分布。参照《放射源分类办法》,从高到低将放射源Ⅰ、Ⅱ、Ⅲ、Ⅳ、Ⅴ类。

从密封放射源的活度种类来看,福州市Ⅳ、Ⅴ类放射源相对较多,占比分别为21.2%和58.9%,主要用于液位、测厚;Ⅱ类、Ⅲ类相对较少,分别占8.3%和1.3%,主要用于探伤、放射治疗;Ⅰ类占10.2%,主要用于辐照。

从密封放射源分布来看,福清市内使用的放射源数量最多为502枚,占61.6%,连江(在建探伤源库)的密封放射源数量最少为0。一般工业发展越强的地区使用放射源的数量就越多,在市区范围内,医疗机构使用放射源数量也不能小视。

从企业分布来看,福清核电以331枚放射源位居第一,其次是福建省康普顿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仓山区)82枚放射源位居第二。

根据表2,按核素分布来看,Cs-137核素最多(约占44.4%),Co-60次之(约占21.2%)。主要用于工业,如液位,探伤等。Ra-226、Pb-210等最少,一般用于核电站和医院。

3 存在新问题

在实际检查过程中,涉源单位的使用管理放射源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3.1 培训不够

放射源作为生产过程的材料,其管理主体应该是企业本身,政府的监管主要包括企业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从业人员有相应资质。南京辐射事故就是因为违规让未取得资质的人员操作放射源最终造成事故。

对于人员培训,相关法律法规早有要求。对于某些单位来说,由于现在探伤行业竞争较大,存在借证,挂靠等现象,操作人员去异地使用放射源持证替代还未普遍。

3.2 异地使用技术及管理有待提高

据统计,辐射事故主要为低类别密封源的丢失、被盗,导致公众受照。

因此放射源核心就是预防丢失、被盗等失控状态,在监管体系中,异地使用由于使用情况特别复杂,往往最需要特别关注。目前,我国在移动放射源管理技术手段上研究主要侧重网络技术在线监管手段,如华瑞科力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了移动放射源综合监控系统。连云港辐射环境站提出移动式放射源网络巡检管理模式,也有基于RFID技术,利用物联网技术在线监管放射源。但是,福州市涉源单位没有采用新技术管理,普遍采用档案、人员巡查等方式。个别异地放射源使用单位甚至未完全做到全过程记录。

3.3 放射源分布集中

福州市放射源60%以上在福清,而福清又相对集中在江阴至福清核电一带。I类、II类放射源集中在辐照厂及大医院内(我市康普顿辐照技术有限公司使用81枚Ⅰ类放射源,占我市Ⅰ类总放射源的97.6%)。大医院的伽马刀中使用几十个II类密封放射源进行放射治疗(但在许可过程中是几十枚II类放射源等效Ⅰ类放射源)。放射源分布较为集中,对监管带来方便,但也使得一些边远地区的放射源的管理难度提高。平时从业及监管的疏忽都可能产生辐射事故。

4 建议

辐射事故无小事,辐射事故不仅会对社会财产造成损害,甚至还危害人员健康。因此加强放射源管理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由于管理放射源的地方环保部门目前面临的其他方面工作压力越来越重。因此对辐射的管理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除了我们常使用的许可备案制度外,适时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无疑能减少放射源的管理难度。这其中远程监控技术是受到关注最多的。

远程监控技术的使用可以发挥先进地区的技术管理优势,整合各种应急资源,对放射源实现实时的监控,并能及时调动各单位的应急资源,区域联动。国际上,研究较多是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管理放射源,目前,我国已对远程监控技术有一定的研究。比如,远程监管技术与云平台整合,实现环保部门远程整合各种资源去管理放射源,实现放射源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切实保障放射源安全。

5 结束语

放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是一种文化的挑战,是核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分析福州市密封放射源的使用情况、分布状况,对制定放射源监管手段是具有相当益处的。对于放射源管理除了平时日常管理制度执行,相应的技术手段也应该适时采用,从而减少因监管人员缺少对放射源疏于管理的现象,从而切实保障辐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杜思耘.习近平首次阐述中国核安全观[J].时事资料手册,2014,(第3期).

[2] 习近平.核安全峰会首次全面阐述中国核安全观[J].中国科技信息,2014,(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