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

2016-10-21高建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高建文

【摘 要】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语文学习中高效预习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解读文本,夯实基础,培养语文基本能力。也能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让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增进个性化的解读,从中体会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现实的教与学,对预习的要求和方法指导不够明确,通过教学实践,研究预习的有效方法,从而找到课堂的高效学习策略。

【关键词】预习目标与方法;预习兴趣;预习质疑;预习收获与展示

以学定教,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前高效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预习是学生进行高效课堂学习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潜在动力。学生预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习的效果。高效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生成,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预习习惯,学生就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逐步养成一种探索的精神,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具体教学实际中,我对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前高效预习做了一些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预习明确预习目标,规范预习程序,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着这一原则,在预习中教师由易到难,由引导到放手,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目标设计,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收获。

(2)教师的课前预习内容要规范化,需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课前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教给学生具体可操作的预习方法

1.立足文本对话,强调阅读感悟。

基础预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较容易的事,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预习多数是阅读,阅读之后很少有实质性的学习内容,究其原因是不能在阅读中与文本进行对话。因此在预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标识圈点勾画,用心读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就走出了预习坚实的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抓重点字词句来品读文本,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起来。在课文旁空白处书写自己阅读的感受,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真正达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在学习时一目了然,抓住重点,有目的的学习,进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做到有效的学习。

2.预习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检查必须认真。

教师要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过程中要對预习效果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体会,口头布置的作业,而不实施检查,这样的作业属无效行为,学生们不会自觉完成。在实施高效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做到课前自主学习,需对课堂教学内容时行预习,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对预习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则必不可少。自主预习的内容,教师一定要认真查看,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认真地考评,交流预习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分享成果、表现自我、展示个性、体验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舞台,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展现。

允许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时出错,在预习的过程中,错误绝对是一种经历,真实而自然,它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任何正确的认知和理解,都是经过预习探索才能得到的,这种认知过程,能有效激活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这样预习之后,课堂上就能引领学生由模糊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全面。在预习展示中发现学生有错误,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良好的引导时机,提示,鼓励,发挥错误的最大价值,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预习应重视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预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水平,知识积累难免有差异,学生的每个感受都是独特的,是与文本亲切对话后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需要我们用平等的,尊重的眼光来看待。因此,在预习检查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同学,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所收获,让学生在体验中激发内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

3.丰富预习形式,提高学生预习兴趣。

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根据不同课型,不断摸索预习的新的具体形式。

面向全体,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生资源,合理利用导学思考题和辅导书籍。学生能力层次存在差异,如个性气质,兴趣、爱好等。教师应正视这些差异,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因人施教,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优美的词句,选择感情深沉的片段,选择幽默风趣的章节,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来完成。总之,在预习过程中要让他们思维运转,不爱拘束,轻松快乐,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引发学生课前预习动力。教师善于以自己的激情与智慧,在有效课堂教学的学生合作交流汇报评价中去引导探究,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所有好奇心与积极性参与到预习中,让学生得到鼓励和展示自我的信心。想课堂上能发言必须要在预习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合作竞争天地。在合作与竞争中,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合作,思维的火花才能碰撞,有竞争,学生的创造才能才会被激发。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探索与创新预习方法,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课文,巧设新颖的预习目标,采取不同的预习形式,如在教学实践教师设置专用预习纸张,分类对文章进行预习,便可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

4.引导学生预习质疑,提升课堂教学深度。

预习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减轻上课时的负担,更主要的是能在掌握已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可以通过教师设疑和学生自主质疑的方式使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产生阅读期待和疑惑,对即将到来的语文课堂上深入探究课文有浓厚的兴趣。

5.深化预习活动,提升学习素养。

要使预习收到实效、长效,可将预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活动的前期准备过程或初步开展过程成为预习的过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还可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综合能力。

教与学相长,通过教学实践总结高效预习的有效方法,运用于教学实际,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减轻了学生面临新课的心理负担,高效的预习是课堂成功的开始,经过了高效地预习,学生带着自信、期待和激情投入语文课堂,这正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