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如何对未来二胎自理能力的培养

2016-10-21姜秋菊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系鞋带自理独生子女

姜秋菊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宣告实施了长达35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人们在独生子女的政策下习惯了,这突然来的“惊喜”很多人又不知所措,曾经,我们盼望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我们却又要面临许多新问题。纵观人类历史,教育的对象大多是针对非独生子女的,也就是说,计划生育之前的大多数教育方法与研究方式也是围绕非独生子女展开有,“独柴难烧,独子难教”正是前人留下的教训。而现今的独生子女也确实出现了过分溺爱、小皇帝、小公主式的掌上名珠。也由于家长的过于疼爱,出现了重学轻德、教育过度、呵护有余、创新不足、冒险精神缺失等。生育二胎,可以规避独生子女教育所固有的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缺陷,使得子女教育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计划生育政策以后我们一直在做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大多数的教育方式方法也是针对独生子女的,二胎政策的放开,让我们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对“二胎”的教育,而幼儿园将做为孩子第一个集体学习场所,面对众多二胎孩子的学习生活,我们怎么样才能教育好,培养好这一批孩子,尤其是在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将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学的幼儿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一、在家庭教育中要树立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意识

现在的大多数家长都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想法,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其中一个原因是家长对孩子过于疼爱,经常想自己小的时候受过的苦,因此,就想方设法不让孩子受苦,尽可能为孩子创设条件,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生怕孩子磕着或碰着。另一个原因就是有的家长怕麻烦,常常认为,有教孩子做事的时间,自己早就动手做完了,还不够麻烦的呢,因此大多事都由家长自己包办代替了,也就是说家长常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甚至于想喝水,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自理能力与责任心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孩子的家长在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时,没有给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没有给他提合适的机会和条件,那么时间长了,他就会丧失做人的一种能力,无法站在已有的经验高度上体会对他人的责任心,包括对朋友和父母。

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幼儿园的主要内容是在游戏中学习,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的游戏,通过开展游戏的过程使幼儿自己组织并继续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游戏不仅是幼儿认知、个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游戏中,幼儿既要能操作各种游戏材料,又要与同伴交往和互动。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他的动作、言语、思维、想象、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是幼儿园的基本原则,在落实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现。在实践中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发挥游戏对幼儿的教育功能,也要善于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机会,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目的。

三、要教给幼儿培养自理能力的技巧

要让幼儿能够做到有自理能力,首先要明确一些生活中自理的方法。例如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自理方法。一是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二是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没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三是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如小班幼儿吃饭,开始可能会撒饭粒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练习,幼儿会逐渐正确掌握吃饭的技巧,少撒饭粒或不撒饭粒。四是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孩子学会了自理,人生就成功了一半,就为以后进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坚强的面对生活,坚强的自立于社会。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大兴农场幼儿园)

猜你喜欢

系鞋带自理独生子女
系鞋带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系鞋带
自立当从“自理”始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