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理分析法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统整策略

2016-10-21陈丹萍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陈丹萍

【摘 要】纵观当下初中古诗文教学,耗时长、效率低、课堂枯燥的问题跟初中古诗文教学忽视语言文字源流特点不无关系。同时,汉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汉字学包含了古诗文教学中较好的统整资源。本文试图在课程统整的理念下,从“文”“言”结合的角度探求字理分析法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统整策略。

【关键词】课程统整;汉字学;初中古诗文

汉字学是以汉字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汉字的形体以及汉字的产生、发展及其发展规律等。汉字学在小学的识字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较有效的运用,但在以发展进一步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却渐渐被淡化。而纵观当下初中古诗文教学,耗时长、效率低、课堂枯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匮乏、文言阅读能力落后。究其原因,跟初中古诗文教学忽视语言文字源流特点不无关系。同时,汉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承载着古代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等生活常识、文化积淀等,这些都使汉字学成为古诗文教学中较好的统整资源。本文试图在课程统整的理念下,从“文”“言”结合的角度探求汉字学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统整策略。

一、探源溯流,积淀文言基础

古诗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无疑是汉字字义的古今变化,形成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而随文释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把活生生的汉字流变肢解成一个个单一的字义来死记硬背,固然枯燥而艰难。因此,利用汉字学知识,对初中常见的文言文字词的字形字义流变进行梳理,将零散的文言知识统整成条理性、逻辑性较强的知识链条,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文言知识积累,为古诗文学习积淀厚实基础。

例如,“间”字在初中古诗文中出现多次,且有jiān和jiàn两个读音,学生容易混淆,从字理角度,对“间”字进行分析:门上有一弯明月,月下有两扇大门,表示由门隙间可以望见明月。之所以能够望见明月,也正因为两扇门之间有空隙,所以“间”字的本义就是门缝、缝隙、空隙。再根据字源流变的关联性出后起的引申义:学生自然很容易理解“间”字的一词多义。

除了从本义和引申义来更好地区分义项,运用汉字学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今异义的知识点。如“去”字今义为“到某地”,后接目的地;而在古义为“离开某地”在“乃记之而去”、“辞去”、“去国怀乡”、“相随饷田去”等语句中皆取此义,学生容易混淆,而如结合汉字字形流变解释,“去”是会意兼形声。其甲骨文字形(图2)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金文、小篆中也仍可看出。

教学实践证明,将汉字学整合运用于古诗文字词教学中,对字形流变进行探源溯流,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有条理地、系统地理解文言词汇的不同义项。

二、析形活文,深化文意理解

疏通文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鍵环节,也是其古诗文阅读能力的体现。古文字中保留着很多古代生活和文化的印记。析形活文,即借助对学生理解的重点难点所在的关键字词的字形分析,再现古人的生活和文化情景,深化对文意的理解。

再如《大道之行也》中“货恶其弃于地也”一句,“货”容易直观地理解为“货物”即一般用于交易的物品,那么,把货物扔在地上,这就使得学生不好理解了。而其实,“货”字的本义是“财也,从贝,化声”而最早的货币是以贝壳等物充当的,“贝”表示货币,以“贝”作为形旁的字也多与钱财有关,如“财、赁、赎”等。在此句中,理解为“财货”即有价值的钱财物品等,就体现出“收贮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为了据为己有,而是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样的社会风气了。而“男有分,女有归”的“归”字的意思是“女子出嫁”,学生虽知道古今义不同,却容易理解为“女子回娘家”,即与《社戏》“归省”一词和《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混淆。但如果能从汉字的源流上讲清楚,便能避免这一误区。“归”字的甲骨文和小篆字形(图3),均由“止”和“帚”构成,“止”表示走,而“帚”是“妇”字省去“女”字(见图4),本义为女子从娘家走向婆家,即出嫁。“男有分,女有归”中“归”字用的正是本义,而“出嫁后回娘家”是后来的引申义。

通过对关键字的字形、字源分析,使学生既趣味盎然地理解了字义,又了解了古代文化知识,对文意的理解和疏通就不再是枯燥而单一的记忆过程,而是不断丰富生成的、活灵活现的文化探寻之旅。

三、析言入文,探究文本内涵

文言文教学中讲求文言并重,二者不可偏废。而文的内涵往往是通过“言”这把钥匙开启的。借助对关键词的理解和品析,立足古人的生活情境和文化氛围,捕捉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失为探究文本内涵、理解作者情感的有效途径。

四、整合文化资源,涵咏诗意美点

古诗文教学中有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诗文所用不过是平常语词,但其中封存了作者敏锐的感受和独特的发现。若抓住这些语词,教学往往能走进文本的深层,深入体会作者的感受,领略中文本内在极致的美感。这种现象在古诗是炼字中尤为明显。

统整汉字学与古诗文,也是将汉字学包含的历史、文化学等学科知识与语文学科统整的教学过程。

而统整汉字学中蕴含的古代地理知识也能为古诗文教学起到巧妙的作用。如“阴阳”一词,古代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说法,结合现代地理知识便知,是与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大部分时候太阳从南面直射,山的南面往往阳光充足,而背面则较少照得到太阳。这样讲解,学生对《望岳》中“阴阳割昏晓”一句所表现的山势高陡而南北两面明暗截然不同的景象便有了具体可感的印象了,而古文中常出现的“山阴”“江阴”等固定含义的地名也不需要死记硬背了。

在资源统整和文言并重的教学理念下,将汉字学的字形字义知识及其包含的古代历史、地理、生活、文化常识等知识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统整策略,可灵活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础积累、文意理解、文本探究、美点赏析各个教学环节,实践证明,该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有助于夯实学生文言基础,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提高初中古诗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2]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62年

[3]邹晓丽.《基础汉字字形释源》[M].中华书局,2007.08

[4]王小东.探微“文”“言”处理路径[J].语文建设,2014(5)

[5]冯现冬,张伟忠.古诗文教学中的唤醒方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