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教社会学视野下西部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调查的维度选择

2016-10-21琼达卓玛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宗教维度信仰

【摘 要】宗教信仰是一个多维、多向的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由内在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和外在的行为活动、组织制度等要素构成。华人宗教信仰有别于西方制度化的特点,和世俗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调查或测量西部地区居民宗教信仰,宜选择信仰归属、信仰动机、宗教实践、信仰程度等四个维度。

【关键词】西部地区居民;宗教;信仰;维度

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现实的文化存在。它为人们提供着世界图景的知识体系,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满足人们对终极关怀的需求。在现实社会中,它的功能是复杂的、多向多维的。它既可以维系社区、民族、社会和国家的整合与均衡,也可能引发冲突、解组和失范等现象;既可以促进社会变迁甚至引发社会革命,也可能阻碍社会变革和进步。

西部是我国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西部一些民族甚至全民信教。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的特點。因而,调查西部居民的宗教信仰状况,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西部的人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宗教信仰的概念和特征

前人对宗教的界定可分为实质性定义和功能性定义。实质性定义旨在回答宗教是什么,揭示宗教的本质属性。泰勒曾将宗教界定为“对属灵的存在物(或神灵)的信仰”(belief in Spiritual Beings)。杜尔凯姆认为,“宗教是一种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实践组成的统一体系,也就是说,被分开与被禁止的事物——信仰与实践,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中”。社会人类学家斯皮罗则定义为:“宗教是一种由与在文化上得到规定的超人的存在物进行的在文化上得到规定的互动做组成的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实质性定义:“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与此相区别,功能性定义旨在回答宗教为个体和社会做了些什么,关注宗教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例如,贝拉认为:“宗教是将人与其终极的生存条件联系起来的一套象征仪式与行为。”在社会学视角下,孙尚扬将宗教界定为:“宗教是以对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信仰、或对超验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为基础的人类制度,是人类赖以面对和处理各种终极性的问题、建构神圣的秩序和意义系统的组织与行为系统。”

信仰,是指人们的心灵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是一个包含着多个层次的,从精神到行动的复杂体系。宗教信仰,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一种“自我异化”,“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在这种异化中,人造就了神,却失落了自我。神作为宗教信仰的对象是一切宗教体系的核心。宗教以信仰的形式来型塑信徒对世界的认知,将日常经验难以驾驭的各种外部力量神圣化为超自然、超人间的力量,以之为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宗教信仰不仅是一种自成一统的观念体系,而且还包含关于善恶的判断标准。信徒的多数价值、规范和态度都来自宗教信仰,即宗教的行为规范、诫命是宗教信仰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宗教本身的构成要素。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复杂的、重要的社会现象,对它进行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世界上的宗教都具有这样一些共性:

第一,宗教与神圣事物有关。宗教把世界分为了两个部分:世俗的与神圣的。一方面,有世俗的日常事件和事物的经验世界;另一方面有一个不能用日常经验方式去把握和控制的超验的世界。人们必须以神圣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这些神圣事物。于是就有了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宗教生活。

第二,宗教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宗教生活中,人们以特定的态度和行为与神圣事物打交道,在神圣物面前,人们要有特殊的态度,进行某些特殊的行动,或讲出某些特别的词句。各种宗教都为信徒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模式。

第三,宗教有一套信仰体系。宗教与神圣事物的关系,使其关于神圣事物的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思考、解释和回答,形成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基本原理和教义、教条,并系统化为信仰体系。不同的文化传统下形成的宗教信仰彼此之间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成为各个宗教互相区别的基本标志。

第四,宗教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现象。任何宗教都有宗教徒在其中过宗教生活,进行宗教活动的组织机构,以及指导宗教活动的规章、教法、体制、惯例和传统等宗教制度。

二、宗教的构成

佛教将佛、法、僧视为其“三宝”,佛教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就是这三者。这给我们认识宗教的构成要素,确定调查一定地区居民宗教信仰的维度提供了有益的线索。超越佛教这一具体类型,从宗教的一般形态和结构进一步深入,从结构的角度看宗教,其基本构成要素可划分为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两大部分。其中,内在要素又由两部分构成:宗教的观念或思想;宗教的感情或体验。外在要素也由两部分构成:宗教的行为或活动;宗教的组织和制度。一个比较完整的成型的宗教,便是上述内外四种要素的整合。

内外四种要素在宗教体系中的关系结构,从逻辑上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处于基础层或核心层的是宗教观念(主要是神道观念),它反映了宗教的本质,是决定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的基本要素。宗教的感受或体验属于伴生于宗教神道观念的第二个层次。宗教崇拜的行为(巫术、祭祀、祈祷、禁忌等)属于宗教体系的第三个层次。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则是宗教观念信条化、宗教信徒组织化、宗教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结果,它处于宗教体系的最外层,对宗教信仰者及其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和宗教行为起着凝聚固结的作用,保证宗教这种社会现象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发挥其存在于社会之中的功能。

三、华人宗教信仰的特点

要调查个体的宗教信仰状况,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测量宗教信仰。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针对宗教“世俗化”理论所提出的宗教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开始衰减的研究增多,宗教信仰的多维度测量方法大大发展,理论和新的思考层出不穷。Glock提出了个体信仰测量的4个层面,即宗教信仰、宗教实践、宗教体验以及宗教后果。随后Fukuyama提出了宗教知识这一维度。Glock将这一维度纳入到自己的研究之中,并与Stark提出了宗教的五个测量方面:信仰,意指个体相信各宗教的理论,信条等,不同宗教拥有不同的信念,同种宗教中不同的传统也有着不同的信念;仪式,它是信众对信仰的崇拜以及忠诚的具体体现,信众通过实践来展现自身对信仰的承诺(它分为两个方面,宗教仪式以及个体的日常宗教奉献);宗教知识,指个体对宗教的信条、信念的知晓程度;体验,指信众所经历的超验体验、宗教情感、激情等等;最后一个维度为宗教的后果,包括对个体道德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常常作为因变量而被纳入研究。不同的层面或指标都可以独立地作为自变量或者因变量。因此,有可能一个人可以在其中某层面具备较高的值,其他项却显示较低。King和Hunt丰富了教义认同、虔诚、教会参与、社团组织活动、经济支持、宗教知识、成长与勤勉努力的去向、外在去向、外显性行为和认知等十个项目来剖析宗教信仰的内涵。

国内有关宗教信仰的定量研究较少,并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就华人社会的特点来说,中国的宗教传统是一种扩散式的宗教,而非严格的制度化的宗教,在中国的宗教传统中,教义、仪式与组织往往与世俗的社会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李亦园在研究个体宗教信仰的问题时,将中国的信仰传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系统:个体或有机体系统、人际关系系统以及自然关系系统。这三个系统成就了天人合一等哲学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祖先崇拜、占卜、风水、神明意识等。也有学者用宗教行动这一范畴来判断台湾民众的宗教生活图像,其一是行为没有主客观之分,因而较为容易掌握。其二是华人社会的信仰认同与西方社会有一个较大差异,即信仰的界限或界定较为模糊。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宗教行动和宗教信仰类别的确存在某种程度的对应关系,但某些宗教行动是跨越了宗教信仰类别的界限的,也就是说宗教行动与信仰歸属有可能是不相一致的。

四、西部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调查的维度选择

综合上述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测量中国西部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研究者的维度,而应结合华人宗教信仰的特点,既要反映其内在动机,又要反映其外在行为;既要了解其信仰归属,又要测量其信仰程度和水平,因此,我们采用信仰归属、信仰动机、宗教实践、信仰程度等四个维度来测量西部地区个体的宗教信仰状况。

信仰归属,测量个体是否信仰宗教以及信仰哪一种宗教。在调查中,我们询问西部居民“是否信仰宗教”,对于信仰宗教者,再进一步询问“信仰哪种宗教”,所提供的选项包括“佛教、道教、民间信仰、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他”。提供这样一些选项,基于华人社会的信仰与西方主流的宗教信仰有较大的差别,华人对于宗教信仰的界定比较模糊。在以往的调查中,被试者对“你有没有宗教信仰”、“你信什么宗教”的回答比较模糊,不同的个体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标准。以往的观察发现,那些宣称自己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或多或少都还信仰者中国的传统宗教。就华人社会的特点来说,宗教往往与世俗的社会生活联系比较紧密,那些宣称自己没有宗教信仰的,只能说明其没有信奉制度化的宗教。瞿海源对台湾地区民众的宗教信仰研究指出,在20~70岁的人口中,有65%左右可认定为民间信仰的信徒,是台湾民众最为普遍的宗教信仰形态。他认为民间信仰对神明的概念模糊不清,其相信与否的判断标准为该神明的灵验程度,其信仰的功利性也比较明显。

信仰动机,测量个体出于何种原因信仰宗教及个体信仰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主要分三个问题进行,分别是最初信教的原因和现在信教的原因,及接触宗教的途径。

宗教实践,测量宗教信仰的行为表现。信仰是一个由情感、态度和意志参与的认知体系,内心的坚信不疑最终要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由于情感、态度和意志等宗教体验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要客观地测度它极为不易,因此,我们选择了最能反映个体信仰水平的几个实践指标,如,动员身边人参加宗教活动、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繁程度、对寺院或宗教的经济贡献、阅读(观看)宗教书籍(影像资料)等。

信仰程度,测量个体宗教信仰的虔诚度。其实,信仰程度与信仰动机、宗教行为直接相关,但这种相关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我们既可以说信仰动机越强烈的人、参与宗教活动越频繁的人其虔诚度越高,但受其他条件制约,也可能信仰虔诚度高的人,其信仰动机并不强烈,参与宗教活动也并不频繁。因此,我们采用个体自述的宗教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来衡量其虔诚度。一般来说,凡认为某种宗教在自己生活中很重要的人,其信仰的虔诚度也越高。

参考文献

[1]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E.Durkheim.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The Totemic System in Australia.Translated by K.E.Fields.New York:Free Press.[1912]1995:44.

[3]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9.

[4] Robert N.Bellah.Beyond Belief.New York:Harper & Row,1976:58.

[5] [英]麦克斯·缪勒著,陈观胜,李培茱译.宗教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5.

[6] C.Glock.Christian Beliefs and Anti-Semitis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4:127.

[7] Y.Fukuyama.1961.The major dimensions of church membership.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Vol.2154:61.

[8] C.Glock ,and R.Stark.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ension.Chicago:Rand McNally,1968:137.

[9] M.King,and R.Hunt.1972.Measuring the religious variable:Replication.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Vol,11.

[10] 李亦园.文化的图像(下)[M].台湾: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2.

[11] 陈家伦.台湾宗教行动图像的初步建构[A].宗教与社会变迁研讨会论文集[C].2001.

[12] 刘怡宁,瞿海源.尘世的付出,来世的福报——台湾社会中的宗教捐赠现象[A].瞿海源编.宗教、术数与社会变迁(一)——台湾宗教研究、术数行为研究、新兴宗教研究[C].桂冠图书公司,2006.

[13] 瞿海源.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与奉献行为[A].台湾宗教变迁的社会政治变迁[C].桂冠图书公司,1997.

作者简介:琼达卓玛(1979- )女,藏族,西藏拉萨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宗教维度信仰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信仰
漫画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