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项目预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10-21田慧君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施工项目预算建筑

田慧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筑事业的繁荣,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降低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而且还可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探讨了建筑施工项目预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预算;问题;对策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单位如果想提升自己的利润空间,降低成本,保证信誉,增强影响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保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各环节的成本控制,设计过程中做到一丝不漏,重点关注施工工程中的造价管理,把造价预算工作做到位。

一、建筑施工项目预算工作存在的问题

1.相关企业部门对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企业不能认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在新经济条件下仍延续传统意义上的预算管理方法,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仅预算管理看作是一种控制成本的手段,却轻视了其作为确定合理造价这一职能,预算管理并没有单独划分,与生产经营计划概念混淆,造成了预算失控,只能依靠减少一部分必要支出来弥补预算赤字的现象。而如果企业相关部门足够重视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按部就班进行工程施工,这种欠周祥无计划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可极大程度上改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这一局面。

2.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系的静态滞后性

建筑工程造价的复杂性在于其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不确定性大、风险来源广、可预测性差等特点,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立项、设计、施工、结算等各个环节相互影响,要求我们建立动态的、科学的审核体制。现有的审核体制却有着明显的静态滞后的漏洞。首先,预算的编制方法较为落后,现有的管理系统不足以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基础资料欠缺、建模的方式不够科学、预算表编制粗放等问题使得工程造价与竣工结算价格偏差幅度极大。其次,原料价格是随着市场情况不断波动的。而编制人员对于市场价格变动处理的滞后性也是造成得预算与结算结果有失偏颇的一大因素。

3.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系的片面阶段性

现行的工程预算管理体系是阶段性管理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缺乏沟通,信息共享滞后,造价目标无法切实统一,工程监理单位多为管理工程施工质量及进度,极少在决策分析环节中给予仲裁。可以看出,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各大单位的“分工制”使得管理系统由于各单位的阶段性管理方式,缺乏全面系统的评定标准,各大单位之间缺少联动性,造成预算管理的片面性。一项建筑工程立项竣工的完整过程,包括前期投资决策阶段、中期工程设计阶段、后期具体施工阶段三个部分。工程预算处于第二阶段,也就是中期工程设计阶段,而资金周转流动过程贯穿于建筑工程始终,在施工真正开始前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的造价必然有所偏差,而如果仅凭这一阶段性的结论用来保证预算结果的准确性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4.立项造假,提高预算现象严重

这是最能体现从业单位企业素质与法律素质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家投资立项的建筑工程量不断增多。一些单位和部门在立定涉及国家投资的项目时,人为编制超高预算以图套取国家资金,这就是所谓的“钓鱼工程”。当工程预算确定之后,通过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手段将那些超高部分的资金转变为企业自身利润。这种通过损害社会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也有一部分公司通过寻求施工体系漏洞,利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提高建筑工程的造价。例如: 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本可以按时完成任务,却为了收取赶工费而故意延期,拖慢工程。当投资方项目设计发生了变化,施工方也会想方设法索取更改费用,即使更改内容减少了原工程量。

二、提高建筑施工项目预算工作的对策

1.完善工程预算的编制方式

尽管建筑工程预算工作是工程建设项目中一项重要的部分,但人们希望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提升工作的速度,减少整个工程项目花费在工程预算上的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与其他在工程预算方面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建筑工程预算方面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一些工程企业,仍旧存在着由于其所采用的工程预算技术比较落后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佳的问题。为此,在对工程预算的编制方式完善的过程中,要结合当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智能高效的工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使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工程预算工作时,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建设出来的信息处理平台,还能与社会上所通用的编制方式有较好的衔接,对工作质量的提升有巨大的帮助。

2.建立科学、动态的工程预算管理体系

2.1运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随着科学发展的不断进步,运用建模等手段,通过大量实时有效的基础资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预算方法落后,数据信息滞后,基础资料片面等问题导致的预算准确性不高的现象,这要求我们相关建模人员大量市场调研,多方比较取证,同时也应依据不同工程、地域的特异性做出适当调整,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完善预算管理方法。

2.2建立全过程、动态化预算管理体系。建筑工程包括概念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收尾阶段五个阶段。而预算管理涉及内容从工程设计阶段的限额制定,到工程施工阶段的合同制定,设计变更,工程预算额的确定,再到最后工程结算时的决算管理,可以说涵盖了建筑工程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把立项、设计、施工、结算、运营等环节有机结合,达成各大企业部门造价目标一致。

2.3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职业素质。从业人员及企业部门是预算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是拥有先进的管理方法,丰富的管理手段,如果缺乏相关从业人员的努力配合及积极改进,预算管理这一庞大的体系也难以协调运作。因此,预算管理体系要求施工各阶段从业人员,严格依据相应章程操作,例如施工方应按照图纸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相关部门职业技术水平,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形象都可以赋予预算管理体系改革新的活力。

3.运用合理的审核方法,加强审核力度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确保项目上行造价不高于限定额度。该原则利于各企业间协调造价,控制预算,确立资本规模。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审核力度,提高审核质量,检查工程造价中是否存在错算、重算、漏算的现象; 针对重点项目应详细核算,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 加大图纸的审核力度,应做到科学合理,安全经济。

4.建立适当的奖惩制度,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企业部门可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来激励从业人员,提高职业素质,以保证预算管理的科学准确性; 可以建立社会监督机构,通过媒体等非官方组织监督市场管理,使得那些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恶劣行为的企业失去公信力,改善市场秩序; 政府机关也应积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招标暗箱操作,部分企业恶意提高造价,施工单位以非正当理由阻碍施工正常实施从而牟取利益等恶性竞争行为的惩治力度,防微杜渐,维持健康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

总之,建筑预算是工程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工程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积极推进建筑预算质量的改进工作,努力提高建筑预算的准确性,提高建設单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薇. 黄莉. 浅析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6).

[2]唐颂云. 铁路建筑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1(06).

[3]暴丽清.浅析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信息系统工程,2011(08).

猜你喜欢

施工项目预算建筑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