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探讨

2016-10-21商博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体结构技术

商博

摘要:近年来,主体结构在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砖混结构施工,以及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等方面研究了主体结構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

关键词:主体结构;建筑施;技术

前 言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施工内容,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主体结构施工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建筑施工工作的整体效果。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建筑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增大,因此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建筑行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建筑行业的而发展,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各种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质量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随着这些材料和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而且还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通常会应用到主体结构施工技术。随着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和促进建筑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地作用。运用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而且还能够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因此使得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倍受青睐。而为了使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必须要加大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

二、砖混结构

根据施工的顺序,没有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基础顶面抄平、对齐、放线和立皮数杆,立门框、摆砖样、砌筑第,建立第一个施工层砖砌墙砖样品(包括把楼梯组件)的底部墙玩线(500毫米地面水平线)设置窗口框架-脚手架第二结构层砌筑砖墙(包括放置楼梯组件和预制门的过梁孔)和墙上弹性线(l00mm水平线在地板上)和找平层-挂在脚手架安装地板和阳台板-铸造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和裂缝密封-(从建筑第一层楼上重复——建筑层砖墙屋面板检查)建设铺设砖或石头栏杆和烟囱,管道出口等。

1.材料、半成品。通常在基础施工的阶段,将会有大量的土方开挖与回填,但场地有限,与此同时,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需要大量的材料和半成品,如砖、楼板、楼梯、过梁、门窗框等等。所以可以在施工的后续阶段,按照施工建设布局,有效组织大型机械设备、材料和半成品按照顺序进场。假如选择塔式起重机在垂直运输机械上,就应该先安装起重机,待起重机安装完成后,再组织材料和半成品有秩序的进场。

2.放线和抄平。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建筑平面尺寸和每一层的高度标准是否正确,所以,在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需要施工人员仔细做好墙、柱、地板、门窗等轴线、标高的放线和抄平工作,而且一定要完成在施工开始之前,到特定的部位做好标志。

3.立门窗框。设置门窗框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压口”,意思就是首先先立好门框,然后再砌砖,树立好窗框然后再砌窗墙,通常木门窗框,都应该利用这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是“塞口”。就是说先把洞口留出来,后来再把门窗框钉在洞口的木砖上,或者是焊在预留洞口边的钢筋上,东口的尺寸每边比框至少大20毫米。此种方法适用于钢门窗框。

4.摆砖样。摆砖样就是我们常说的撂底,在基础墙上,根据墙体的长度和叠砌的方式构建铺设砖或石头,首先尝试用砖头,确保墙体的每一层的砖块摆放和灰缝的宽度都是均匀的。砖样摆的好坏,直接对墙体质量、外观、铺设效率、材料消耗量等有显著影响,所以这部分工作必须由有经验的工人完成。

三、现浇混凝土结构

1.模板工程。使混凝土根据构建要求的外形和尺寸形成的模型称之为模版系统。它是由荷载的支架两个部分组成的: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模版和保持模版的形状和位置、而且承受模版和混凝土。由于其工程项目数量大,所以对整个的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劳动人员和物质消费、工程造价和工期具有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冶金工业建筑中,每个l00m3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一个展开的模板面积约900平方米,其材料成本约占整个工程建设成本的20%~35%,而用于木模组装和拆卸的劳动力占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总劳动力的60%以上。

建筑的施工管理墙、柱模板安装底面应平整,而模版的边缘线应该在模版安装之前就完成。如果模板的柱、梁和板都是支撑在地面上,那么就应该事先对地面进行夯实以保证其平整性,支柱的底部需要有垫板,确保每个支柱之间都有拉杆连结。上下层的模版支柱应该在同一条垂直中分线上。待模板安装完成以后,再安装钢筋然后是混凝土浇注,只有当浇注的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才能拆除模版。拆除模版时,必然要根据拆除的程序实行。如果不是承重的模板,当混凝土的强度能确保其表面和边缘不会由于拆模而受到损坏时便可以进行拆除了;如果是承重的模板,就一定要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以下数值时,才能删除:当不低于50%的板的跨度小于或等于2米,2米以上到时8米不低于70%;当梁跨度小于或等于8米不低于70%,超过8米不少于100%;当悬臂梁、悬臂板的跨度小于或等于2米时不低于70%,大于2米时不少于100%。

2.钢筋工程。按照钢筋直径的大小可以把钢筋分为钢筋和钢丝。细钢筋直径是6~12毫米,因为它总是卷成盘,所以也叫做线材或盘条、盘圆。中等粗钢在12~22毫米直径,粗钢筋的直径超过22毫米,长度为6~12米。钢筋加工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车间进行的,主要流程包括冷拔、冷拔、扩展、矫直、剪切、弯曲、绑定或焊接成钢筋网或钢架等。钢筋在安装的过程当中,必需留意确保钢筋级别、直径和根数和间距都切合设计的要求。在绑定的时候绑定接头搭接长度必须契合标准要求,确保绑定牢靠。应力钢筋绑扎接头位置要交错开来,在应力钢筋直径的30倍的范围内(不少于500毫米),有约束力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的百分比,张力区域控制在25%,在受压区控制在50%以内。绑定接头的钢筋搭接长度的尾部和钢筋弯曲位置的间隔,控制在钢筋的直径10倍之内。而且接头不能在组件最大弯矩的地方。钢筋在安装或者是现场绑定时,一定要考虑模板安装;倘若是柱钢筋,就一定要在柱模版安装之前进行绑定;如果是钢梁,一般都会在梁模版装好后,在模版上面扎好,然后再放到模版里面;如果它是一个大型梁,应把一边的侧模留出来不安装,等到模版内部扎好钢筋之后,然后再安装侧模;如果是楼板钢筋,就要先安装楼板模版然后再进行绑定。

混凝土当中的钢筋要具有一定的保护层。工地里常常用事前准备好的水泥砂浆块垫在钢筋和模板之间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施工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不要把楼板或者雨篷等其他的面层钢筋踩低,避免出现质量的问题。一般来说,钢筋工程属于隐秘工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对钢筋和预埋件验收,与此同时把记录做好。

四、结束语

通过对主体结构在建筑施工中技术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该项工作良好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施工工作多项关键要素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建筑工程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主体结构施工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田升宝.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274-275.

[2]赖国忠.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探究[J].科技论坛.2011(08):21-22.

[3]赵世新,向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4(03):158-159.

猜你喜欢

主体结构技术
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安全评定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分析
浅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