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差异性方法的思考
2016-10-21朱玲玲
朱玲玲
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对语文思想意义的领会,更是因人而异。所谓海深有底,书深无底,其实指的就是语文学习。就学生个体而言,对语言教育的领会,也是迥异的。
民间有“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的俗语,就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来说,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所有这一切,就决定了面对有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师的,就必须进行有差异的、个别的,而不是一刀切的、一个模式的语文教育。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仍然还是一刀切的作法,不少教师要么是不懂儿童在心理、接受能力方面具有差异性,要么是急躁冒进的性格,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对上课思路跟不上自己的学生,对检测中成绩不合自己心意学生,一概斥之为“笨”。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显然还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要充分地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差异化的教学。
一、阅读的差异性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知道,对于一篇文章,学生的领会有深有浅,因而,我们的教学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不妨先让学生充分预习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谈感受和写预习感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握学生的认知。然后设计易,中,难几类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再回答,这样,便可最大程度地照顾到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选取适合自己的问题来进行思考回答,继而,鼓励D等程度的学生去做C类题,B等程度的学生去做A类题,A等程度的学生去向老师要求更难的题来做,这样,不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照顾,并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适应这种差异性的教学,我將一部分的课文问题让学生设计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感兴趣的问题和不理解的问题。这样教师在教学之前将问题归纳整理好问题后,让学生通过小组来共同探讨和商榷。在这个过程学生的参与意识有了提高,对语文的学习也空前高涨。例如:在《夸父逐日》中学生对夸父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的母亲是谁?等等我看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想象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将学生分为A,B,C,D四类,在四人的小组中再分成两个小对子,在小对子中有不同的分工如:课前预习的检查,小组的记录员还有通过坐庄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锻炼展示。
二、作文的差异性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最大的难点,这是所有教师,所有语文教师都一致公认的。那么作文教学怎样进行差异化教学呢?回顾传统的做法,不用说,对于绝大部分老师来说,也是一刀切:规定相同的字数,相同的题材,在几年前还要求用相同的文体,让学生进行习作。相同的题材,体裁是否有必要可以商榷,但统一的字数,即不少于多少多少字,就没有商榷的余地了。作文无非是要学生说真话,诉真情,而不是让学生无话找话,弄虚作假,无病呻吟,另外,有的学生阅历多,见识广,善于表达,字数不妨多点,而有的学生天生笨拙,想像力差,阅历浅,见识少,不善表达,你怎么能一概地要他去写那么多的字呢?这样一来,不是逼人做假,就是要他去抄书,东拼西凑,这样,不仅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就连做人的基本品质都让他学坏了。
在我看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写,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就行了,字数不一定要多,只要表意准确就行。我们的学生,通过循环作文的形式,小组评价点赞,程度高低的学生都会各有所得,皆大欢喜,学生也就不会对作文望而生畏了。通过激励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对于特别怕写作文的学生,只要他的作文里有一两处肯定的句子哪怕是一个词,就适当地给予表扬,他的通顺的语句就会越写越好。
本学期我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的水平,我在一个月至少抽出一周的时间,专门做一周的作文辅导周,这一周将学生的每次习作进行系统指导。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不仅将作文的分数提高了,而且也将学生的某一段或者是某一句写得好的地方,让学生宣读。这样学生更对自己的作文有了兴趣和自信。经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在作文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最后再通过让小组制作手抄报的形式在全班展示,如:作文的小标题,作文的开头,化诗入文的巧妙,作文结尾的旁征博引等,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写作的兴趣。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同于别的学科的教学,语文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每周一我班要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同读一本书,在书中积累词汇,在交流中增长见识。
因此,只要我们紧紧抓住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这个大纲,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不会有所抱怨,相反却能乐在其中,有所发现。
让我们在研究中成长,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让他们体验快乐,感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