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既定的教学模式,营造“快乐学校”的氛围
2016-10-21李淑梅
李淑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能否成为合格且优秀的教师,是门学问亦是事业,更需用几世纪的试炼来诠释积实。“前人之荐,后人之师”,从先者的经验和论著中汲取营养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开拓创新的基石,对前人的检验和借鉴并结合现实的实践,梳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远比闭门造车来得事半功倍。研究世界知名教育家的著作一直是我乐此不疲之兴事,尤其研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文,更使我受益非浅。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专攻于解决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如何提高教育方式的改进,教学质量增进的方法,有实际的例子又有理论的指导,它没有拘泥于某个具体技巧的推行和炫耀,而在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开放式的启迪和渗透,让读者在结合自己的实际过程中自己总结具体的方式方法。在研究他的每个论断时,我都会对照自己,看自己做得怎么样,同时反思和总结我从教22年所走过的路。可谓眼开心明,触类旁通。
苏霍母林斯基回忆在 “快乐学校”进行识字教学的往事,认为儿童应该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儿童迈步踏上认识的阶梯的第一级时,他的自我感觉如何,他的心情如何,都影响着他今后怎样走过通往知识的整个道路。我觉得这就是认知的兴趣,我们老师为了让学生对我们所教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着,从每一节课的导言,从课堂的环节设计,我们都是那么的精心,孩子们最初的学习兴趣有了,但我们有没有注意到随着年级的增高,随着知识的加深,这种兴趣会减弱,甚至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会说:孩子压力过大,各种课外补习班掠夺了他们全部的业余时间,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像力,这种现象我们扭转不了,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决定着在选拔人才时只能使用应试教育,这也使得我们上面提到的小学生所处的状况在近一时期不会改变。但对于我们的小学教员,怎样在这种现实的教育形式和要求下,教育好我们的学生,这值得我们共同思考和研究。我个人认为小学阶段孩子对于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而让孩子初步形成正确的意识品质和良好的人格品质,让学生们正确树立为什么而读书的观念更是重中之重。如果你调查现在的孩子为了什么而读书,他们会说:为了以后能过上好生活,或是为了能出人头地。没有孩子能说出如10岁的周恩来所言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然这和每个人所处的时代、環境和社会需求的不同有关。但做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要求是固定的,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德、智、体全面发展,而把德放在首位,也鲜明的告诉我们,德育在学生的成长和培养中有多么的重要。大家都知道一个中国重点大学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从实验室取来硫酸,投给了动物园的狗熊,最后因伤害国家保护动物而锒铛入狱,还有某校大学生马家俊因自己家里穷自卑仇视同学,一连杀害几名同自己共同生活四年的同窗。这些事例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光有骄人的学习成绩不是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有着完善的人格,正确的社会意识的新世纪的接班人才是我们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对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良好品质、学习习惯的培养。去年我刚刚送走一个六年毕业班,在毕业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记得临毕业考试前期学生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时,我班被推荐参加全国班队会地评选,我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因为我深知一次成功的班队会,一个准备充分的班级活动会给学生很好的锻炼机会 ,不但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同时也能使思想品德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对今后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教育学生们,在你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这样的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如果一个人总是把个人利益看得很重,只能和整个社会道德要求背离,最终被身边的人所抛弃,被社会所不容。实践证明我是正确的,不但班会开得很成功,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也丝毫没受到影响,相反班会所倡导的精神激励着学生学习更加努力、刻苦。
我一直教育学生懂得生活在群体中,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遇到冲突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送走了六年毕业班,又接了一个新一年,要说六年学生懂事了、成熟了,可以用道理教育他们,而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又应该如何去做呢?大家都知道,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中的位置是可想而知的,每个孩子也都想让老师喜欢他们,而对老师说的话言听既从。所以利用这样的心理我会在他们面前说:“老师喜欢爱学习的孩子,也更喜欢团结同学,关心班级,有爱心的孩子”。就是这样简单的话,在孩子身上就会有很大的反应,哪个孩子有了关心集体和他人的事例,我就会在班级提出表扬,树立典型,慢慢的学生学会了相互谦让,遇事会为对方考虑,多在自身找不足。用这样的激励方式既让他们在意自己的学习,又留心身边其他的事情,总之,重视教育过程中的心理体验是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德性和健全人格的人的最好方式。
老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完善自身的精华,更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去其糟粕,学会分辩是非,学会与人共享。教师的工作只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降低德育工作起点和重心。同时不忘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自己工作的办法富有时代特色,就会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同时也能培养出我们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