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人教版“你知道吗?”的教学思考

2016-10-21王晓如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教版知识点内容

王晓如

【问题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各种版本的新教材都着力落实数学文化的要求,不仅在数学知识的编写中有机渗透了文化内容,还专门开辟了“你知道吗?”栏目予以体现。“你知道吗?”作为小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载体,在教材中的具体分布及次数如下表。

在五个版本教材中的分布和次数

从上表可得:人教版(2011年版)每一册都编排了”你知道吗?”这样的史料,且其数量较其他版本的教材要多。其中介绍了数学知识、生活常识、数学史话,或专门介绍某个数学领域的发展过程……这丰富的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但很多老师对于“你知道吗?”不够重视,都只是停留在偶尔关注阶段;关注的内容,也多数倾向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知识点;至于教学的方式:要么让学生随意地自由阅读;要么教师随意地谈谈,一笔带过;更有甚者,索性对其视而不见。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它成了一个摆设的史料,其中数学文化的价值功能自然也被无声的忽略了。

【问题解决具体难点】

教师对于人教版(2011版)“你知道吗?”所蕴含的教育功能理解不够明确。对于教材中大部“你知道吗?”的使用要求,新课标及教师参考用书都没有明确点出,这就造成了教师理解上的差异,导致了具体实施或指导不到位。

大部分的数学老师(尤其高年级)总是拘泥于作业的批改和订正之中,这限制了老师的备课时间,如何将“你知道吗?”融入课堂,很多老师不仅无从入手,更多的感觉就是“想教却没时间”“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于学生的数学意识、兴趣、能力等隐形数学文化素养很难测试,考试只能针对数学技能的实际情况,这也导致许多教师基本不使用“你知道吗?”史料的状况。

【解决思路】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1年版)教材“你知道吗?”栏目的内容在各册不尽相同。教师先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体系,进而结合教学进度及相关内容设计每次教学案例,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在各教学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使得此部分内容真正发挥其作用。

一、梳理内容

通过整理小学数学人教版(2011年版)“你知道吗?”栏目,其内容如下。

表一主要内容为数字的发展史;表二主要内容为符号的发展史。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知识,我们才能对人类的孩子应该如何获得这样的知识作出更好的判断。”这两部分的内容均为数学发展史,其中的内容告诉我们,每一个数字,每个符号的发现、表示方式及所表示的意义都有着丰富的经历。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数学史,借鉴对教学有价值的内容,可以使得数学的教学更有趣味,更加有效。

表四主要内容为时间、长度、质量、货币等测量单位知识及图形。此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帮助学生学好数学、理解数学、用好数学甚至进一步“爱上数学”。

表六主要为有关数的拓展内容。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对于优生来说,可谓另一方天地,他们可在此部分进一步拓展思维。

二、教学实践

1.在课前引入

法國数学家庞加莱说过:“如果我们要预见数学的将来,适当的途径就是研究这门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在介绍数学相关概念时,可由数学史(例如表一、表二)引入课堂。教师介绍数学史正如讲故事般创设了情境,这比开门见山直白讲授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引领他们到趣味数学课堂中遨游;再者,由数学史引入课堂,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在课中介绍

关于表三内容,是少部分教师指导用书有明确指出教学建议的内容。此部分主要介绍了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关于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内容只教学列举法,对此部分“你知道吗?”教师指导用书给出的建议是“学生自学与老师指导相结合”。此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自学难度较高,而对于学生解决求公倍数和公因数的问题具有良好教学效果,老师应在课中进行介绍,让学生扎实掌握方法技巧。

3.在课尾拓展

在主要知识点教学后,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尾进行相关联的各方面拓展,例如表四、表五内容,教师在结束课堂之余如能信手拈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势必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他们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点滴之中——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4.专辟活动予以呈现

关于表六内容课堂予以讲授,对于后进生来说在可能较为难以接受,但对于优生是“跳一跳够得着”的知识。教师可在平时兴趣班、小社团、大课间活动中对有兴趣的学生予以呈现,对课堂知识进行深化,让“优生也吃饱”。

三、反思与建议

1.把握时机,整合资源

就问题解决难点,许多教师对此部分内容是“没有时间教”,那么就应该将相关联的“你知道吗?”知识点进行整合,把握好教学时机,在恰当时间集中一起进行教学。例如一年级上册的“用算筹表示数(1至9)”“用象形文字表示算式”(表一)可在教学《得数是10的加减法》之后一次呈现。这样既节省讲授时间,又系统地渗透数学史,同时更有利于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

2.充实材料,拓展视野

由于篇幅的限制,“你知道吗?”常将一些知识点进行提炼,令人阅读完产生意犹未尽之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网络、图书文献等现代信息化工具进行拓展(低年级可由亲子活动共同完成),深化了解相关知识,这“抛砖引玉”的做法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3.形成作品,分享交流

对于”你知道吗?”内容,就某一具体知识点,在学生查阅拓展相关资料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数学日记,学(读)后感,或手抄报等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然后进一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进行即时的激励性为主评价。

新人教版“你知道吗?”这些材料所涉及的内容相对于浩瀚的数学世界来讲虽只是沧海一栗,但它们具有典型性和高度的概括性。纵观以上各表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材料不仅仅蕴含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价值,更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可选素材。教学者可以把握教学时机,结合各类信息化手段使得其中的数学文化更显生动活泼。对于“你知道吗?”这部分内容,我还在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反思。我深信,积极探究“你知道吗?”的数学文化价值有效生成,将对学生、也我们教学实践者提高文化修养和文化品格有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我校教学实践的学生作品)

猜你喜欢

人教版知识点内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