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适宜介入,推进游戏情节深入发展
2016-10-21刘影
刘影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幼儿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我们深知,角色游戏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怎样才能推进游戏情节深入发展呢?我结合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观摩现场,五天追踪观察“山山的飞机场”,对于“教师怎样的适宜介入,才能推进游戏情节深入发展”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分享。
观摩对象:
角色一:山山,出生于2008年10月17日,性格外向,见多识广,其母带着山山和哥哥去国外体验生活,曾去过美国,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巴西等14个国家。
角色二:李老师,从教20年,是一位成熟型教师,对角色游戏开展有自己的认识。
角色游戏观摩现场:
第一天:
今天,确定了岚岚是机长,山山和轩轩是副机长。游戏开始,山山一直走来晃去,见状,李老师说:“飞机的翅膀在哪啊?乘客怎么进去呢?”山山走过来说:“我想开个淘宝店。卖些衣服什么的?”李老师说:“可是,目前你是机长啊!”山山拿着自己的机器人玩具放在机舱的座椅前面,摆弄了起来。轩轩走过时,他不让轩轩通过,两个人扭打了起来。李老师马上制止了这个行为,对两个孩子进行了正面教育,并互相道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有些行为是不正确的,在开展游戏时要学会合作。
第二天:
山山继续做机长。见商量角色时间较长,李老师问:“你们的游戏开始了吗?”见安检无所事事,李老师问:“飞机造好了吗?机长,安检人员应该在哪工作呢?”山山说:“他应该站在这里。”李老师说:“你需要一个通道,你看客人不知道怎么上飞机,不知道往哪儿走?”山山说:“对,做个指示牌。”李老师说:“这样行吗?需要个箭头吧。”并帮他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山山与副机长一起寻找做箭头的材料,认真的画箭头,剪箭头,贴箭头。
第三天:
游戏开始前,李老师说:“在上次的游戏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山山说:“飞机没有飞机票。”李老师说:“请机长来介绍一下,你想到了什么办法?”山山说:“我把我旅行的飞机票带来了,家里一共20多张,我带了3张。”李老师说:“你准备怎样使用呢?”山山说:“我想继续做机长。这次有机票了,我想看看机票有没有作用?看看飞机飞不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老师说:“上次没机票,今天有机票了,看看他们的飞机是不是能起飞?”接着,山山进行角色分配,山山一再对轩轩(副机长)说:“你来卖票,你来卖票!”轩轩很不情愿地说:“你再让我卖票,我就把机票扔了!”说着拿着机票走进了卫生间,山山追到卫生间大叫一声:“不能扔!”并抢过机票,大声说:“轩轩,你被开除了。”轩轩马上情绪激动地说:“你才被开除了呢!”两个人进行了身体上的对抗,两人都哭了。李老师一边帮山山揉身体一边说:“你们两个都很聪明,可是不合作,飞机怎么能开呢?”于是,对两个孩子进行了正面的教育,鼓励他俩合作,接着两人互相道歉,情绪逐渐恢复了平静。
第四天:
游戲前的回忆,李老师说:“谁还记得,我们上次讨论的重要的游戏规则?”大家说是“合作”。李老师说:“怎样合作?”山山说:“在一个游戏中,两个工作人员不能出现打闹的现象。角色分配必需商量着来解决,不然就玩不成了。”李老师说:“山山先让大家冷静一下,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然后再进行游戏。别的游戏也请学习机场游戏,遇到问题会商量着解决。”山山说:“我今天还想做机长,就是我把飞机票带回去了。”李老师说:“糟了,那怎么办?”一幼儿提议可以做。李老师说:“不过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做机票上,要做的又快又好,飞机要起飞哦!”角色分工好,主副机长找来材料,准备做机票。
观察后的总结:
连续四天的角色游戏观察结束了,而我的思考却在继续,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山山从“心不定”到“有计划”,是教师游戏中的个别指导起了积极作用
我惊喜的看到:由于教师的个别指导,山山连续四天在“飞机场”进行游戏,不断丰富游戏情节,乐此不疲,责任感明显增强,并依靠自己乘飞机的丰富经验,使游戏不断深入,任务意识和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并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游戏中教师的适宜性介入,才能引发幼儿快乐而有成长的游戏情节
1.适宜性介入,推动游戏情节深入发展
当山山在游戏中无所事事,角色意识薄弱时,教师帮助其建立角色意识。
当山山与轩轩两次发生过激行为时,教师坚持正面教育,使双方保持冷静,并引导合作。
当山山会安慰别人时,教师的适度表扬,增强了山山的责任感。
当山山与轩轩制作飞机票时,教师尽快帮助回忆机票内容,把握制作要素。
2.干扰性介入,限制真实的游戏情节发展
当山山不知道怎样让乘客进入时……
老师马上给出及时建议,帮助山山尽快想到了解决办法,教师的办法虽然很直接的能解决问题,可是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解决的办法,获得真实的游戏体验,也许对孩子更有意义。
当山山在提供用餐服务出现一些状况时……
教师的及时介入,虽然能帮助山山明确角色。可是,我也有些困惑,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山山为飞机上的乘客服务,一直乐此不疲,而很显然此时的游戏状态不是教师希望的那样理想的状态。我在想,教师是否能追随孩子的游戏意愿,而不是生硬地将幼儿纳入到自己预设的发展轨道中,能否准确的把握幼儿的兴趣热点,更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呢?满足幼儿为大家服务的愿望,做一个默默的观察者,理解孩子的意图,如果不急于介入,不知会有怎样的精彩?
三、游戏介入,是一个引导幼儿从“计划”—“观察”—“过程”—“引升”的循环往复
在四天的观察中,我发现,教师一直用这样的模式进行着角色游戏,我觉得这样的游戏模式很适合大班幼儿,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游戏水平不断提高,游戏情节也不断深入,特别是充分发挥交流分享的功能,使每次的交流分享都成为一次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作为一名观察者,我一边观察一边用心感悟。我想说,游戏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