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实践点滴
2016-10-21杜海龙
杜海龙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我们学区在2012年开始提出构建“个性化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我个人对“个性化学习”是这样理解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结合我对“个性化学习”的理解,我在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不算成熟的做法,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要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既要重视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重视数学思想与方法
就北师大版数学来说,每一节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情境活动,二是知识内容,即平时所说的“例题”,其中情境活动主要体现数学基本经验和数学基本思想;知识内容体现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老师们非常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确定每一节中每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尤其是情境中数学活动环节,不能一带而过,而应该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感受体验中理解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否则,孩子就只能答题,数学素养很难得到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创造力更无从谈起,“个性化学习”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要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准确了解学生,因此要重视数学课堂前测
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其中恰当的课前检测是了解学生情况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在上课前几天,教师要根据教材重点内容设计出有层次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或查找资料进行预习,教师及时进行检查交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然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数学编码》一课为例,我认为四年级学生对身份证知识知道较少,各种编码规则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前做了课件,录了微课,设计很复杂的教学设计;但在课前预习检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编码一些知识,由此我在课堂改变了策略,让学生通过自学这部分知识,然后小组内交流、汇报,改成这样的设计,学生学起来很轻松,教师也不累,效果还很好,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我们的教师都会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毛主席说过: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我们在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就会机智、沉着应对每一个“意外”,才能有更好的生成。
三、要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课堂上就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恰当组织和引导
1.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上课伊始,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和学习内容,创设一定情境,可以是复习旧知;可以是生活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接着顺水推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之中,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情景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会提出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与数学有关,有些问题与数学无关,有些问题甚至是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放任自由,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表揚激励学生,引导学生从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然后再从有关的数学问题中找出本节课学习的数学内容。学生语言可能很不规范,也不准确,教师要因势利导,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自己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来描述数学问题。
2.用学习提纲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教材所学内容,选定恰当的教学方式,给出适当的学习提纲,让学生有的放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
3.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恰当指导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所有的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是个性化学习的关键。教师在这里要做一个精心的组织者。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中虽然学生是主角,但教师仍需精心组织相关过程。各学习小组共同探讨一些问题或某一学习小组自主探讨一些问题,一个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向其他小组请教,各小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适当点拨。教师作为一名组织者,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既不能过分参与也不能不管不问,不管不问会造成那些成绩较差而又不爱学习的学生只会看着别的同学学习,自己一筹莫展,无动于衷。教师对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应进行表扬,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那些不爱表现的学生则要注意引导、鼓励。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还要注重评述,也可组织学生评述。让学生知道采用怎样的思考角度、怎样的思考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要从不同方面进行精心组织,让学生的学习有序的进行。
4.学生汇报时,教师要适时点拨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个性化学习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根据进行有层次的汇报,教师要对疑难处和重点处加以指导和点拨,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师生再共同进行讨论、研究,使所用的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看书,使所学知识真正内化、提高。 在小组汇报交流时,教师应适时点拨引导。因为学生的知识积淀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要么出现困难,要么只停留在表层,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进行点拨、引导。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教师还应注意调控其他各组成员注意倾听,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也鼓励他们对前面汇报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时间久了,学生倾听、质疑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立体交叉的课堂模式也随之建立起来。
总之,个性化学习听起来不太好理解,但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不知不觉中践行着,只是没有静下心来思索自己的教学。我认为,要想个性化学习落到实处,教师要有一种意识: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了解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不同思维,教师不能急躁,不能过于“求全”,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学生学习兴趣一定会提高,学习方式一定会改变,学生的个性化一定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