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理导航
2016-10-21曹成慧
曹成慧
结合本校政治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本人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有效把握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导航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要遵循“立德树人”的宗旨,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课堂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制。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将表达机会留给学生,将结论发现过程留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快乐心理体验。在这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之间沟通理解加强,关系亲密,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奠定了学生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基础。同时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互帮互助,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将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情绪状态和人格,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充分挖掘思品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做到润物细无声
思想品德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自我新期待、做情绪的主人、扬起自信的风帆、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磨砺坚强意志、走向自立人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把握青春把握情感、理智面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等,是任何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本人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善于把握这些资源,营造氛围,遵循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适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触动学生心灵深处,做到润物细无声,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例如,初一新生入学,许多同学面对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陌生且繁深的课程,兴奋之余,顿感茫然、手足无措。这时及时结合七年级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第二课 把握学习的節奏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对学生进行入学心理适应教育,引导新生积极与同学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学习的管理者。
再如,一次复习课上,复习到挫折、珍惜学习的机会等相关知识点时,一位考试中“失利”的同学,一蹶不振,又趴在桌上睡觉。这时我轻轻地走过去,小声问:“时间都去哪儿了?”他先是一愣,然后满脸羞怯。没等他回答我又问:“人生难免有挫折,面对一次考试的失利,我们应该怎么做?”同学们纷纷献策:冷静对待,自我疏导,反思不足,用科学的方法,坚强的意志战胜挫折,努力进取……我又接着问:“面对飞逝的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做?”同学们再次踊跃发言:珍惜时间,珍惜青春时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同学们的发言声我见他显然被触动,身体也坐直了,认真地听着、思考着。这对他,对其他同学何尝不是一次心理的洗礼呢。这个课堂小插曲,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偶发因素,及时对初三学生进行了“学习心理”知识教育、挫折心理教育等,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特殊个体,因材施教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细心挖掘思品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适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还要关注个别差异,关注特殊个体,因材施教。对特殊个体出现的心理问题,老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下是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案例。
小A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寄居在姨妈家,最近发现她表现的很浮躁,成绩也停滞不前。课间时间我与她进行了沟通,她抱怨道:天天做卷子,都腻了,越临近中考,越不知道学什么,整天忙忙碌碌,成绩也提不高,我很急,找不到冲刺的感觉……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小A的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心理学上讲的“高原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时期叫“高原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理疲劳;二是复习方法不当;三是长时间熬夜学习,造成身体疲劳;四是意志品质薄弱,遇到挫折、困难就易失去信心等。这时我及时对她进行了心理干预:首先要注意心理调节。牢记三个字“静”,保持平和的心态,培养抗干扰能力;“竞”,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的动力;“进”,保持自信、自强的心态,相信“我能行!”“有志者事竟成!”再次,要优化复习方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一段时间后,看到她恢复了自信、成绩也明显提高,就知道她已顺利穿越“高原期”。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循循善诱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及时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避免偏差心理的发展,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我将继续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调控技能,潜心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有效把握思品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顺利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