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之我见
2016-10-21任星武
任星武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21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学的目的,真正落实“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其主要目的不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而是要让学生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信息技术课的教材都是由专家们编写的,其科学性和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方面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按照教材安排的每课内容按部就班进行的话,也会遇到一些小的问题。如果能针对出现的问题作稍加改进,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画图”软件时,因为学生刚开始接触电脑画图,学生对自己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非常珍惜,不舍得由于关闭画图程序而失去他们。此时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把后面要讲的保存文件及调出文件放到这里来讲,更会满足他们的需求,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会更高。
二、兴趣引导法。有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理的利用学生的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设置文本框填充效果》这一课时,在上课的最初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把课先准备好的两份电子报刊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对比:电子报刊一:未设置文本框填充效果的作品。电子报刊二:模拟实际纸介质作品。之后进行语言引导:同学们,你们想让自己的作品比它还漂亮吗?这样在让学生观察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注意到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让学生在对比的同时,渗透审美情感。
三、任务设置引导法。在信息技术课中,常常用到“任务驱动教学法”,老师在设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德育的渗透。如:在讲授《使用PowerPoint进行作品欣赏》时,老师设置了一个让学生自己选择电子报刊进行浏览的任务,在浏览之前,老师出示了一个小贴士,其中有一条写到:“不修改,删除别人的电子报刊。”这样就在道德法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再如:讲《用椭圆工具画鱼》时,教会学会方法之后,老师并没有给学生只出示一个用椭圆工具画的圆,而是出示了许多用椭圆画成的鱼的实例,之后让学生自己用椭圆工具创造性的画鱼。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不仅提高了,而且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把德育很自然的就融合到教学之中。
四、 創设情境 提出任务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五、作品展示激励法。在大部分信息技术课中,都会有作品展示这一环节,它可以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在这一环节应当渗透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科学精神,追求健康高雅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德育。如:在讲授《使用Word设计、制作板报》一课时,学生制作好了自己的板报,师把学生制作好的作品,通过大屏幕展示在学生眼前。师:“同学们,你们就找出板报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吗?”这样,通过学生对展示作品的评价,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再如:在讲《机器人转弯》一课时,老师让出现错误的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之后让其它同学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学习精神。
六、及时进行课后总结与反思
每一节课都有它的成功之处,同时也一定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果我们把成功之处及时地进行总结,那么就是我们宝贵的教学经验。把不足归纳起来,认真的加以分析并针对它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就会使我们有新的提高。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使教学高质高效的进行,并且使教学经验理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我实施新课改以来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见。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必将给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新课改工作也必将日益完善,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