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的重要性以及技术控制要点探究

2016-10-21宋鑫

装饰装修天地 2016年4期
关键词:模板施工技术控制重要性

宋鑫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在日益更新,良好的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质量完成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模板施工的重要性以及技术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重要性;技术控制

前言

模板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一场巨大的革新,模板施工技术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模板应用技术,将模板与建筑工程构件建设相互融合,使得建筑工程中的构件施工如同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同一产品都是根据一个模板生产的,不会存在大小或其它方面的差异。此外,模板施工技术不仅仅可以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时对于施工速度也有着积极影响。因此探讨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很有必要,也非常重要

一、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概述

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成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结构及构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而确保相对位置的准确性。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建设部提出以钢代木的政策起,我国建筑行业便由此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建筑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建筑项目在性价比、抗震能力等方面上的要求,建筑工程结构也逐渐转化为浇混凝土结构,从而也促进了模板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相关的研究人员不断对模板施工技术进行改革创新,使模板施工技术逐步实现标准化、多样化、商品化、系列化,目前我国在模板施工技术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模板施工的特点要求模板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以及足够的稳定性,以便于在模板施工过程中的安装与拆卸,其次对模板表面的光滑平整以及密实度等方面也有严格要求,尤其是高层建筑模板施工。

二、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及重要性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结构就是所谓的模板工程,由模板和支撑体系组成,支撑体系就是各种联接件、杆件。模板工程的形式分为很多种,目前常见的包括木模板、钢模板,由于竹胶板只能使用一次,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比较少。

作为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模板工程必须要真正的重视起来,加强对性能的研究力度。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模板施工技术可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对其他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模板的尺寸和位置要满足建筑工程图纸的规范要求;第二,模板的強度和稳定性可以承受建筑工程结构所有重量,在模板承受压力范围内;第三,模板的构造要简单化,便于建筑施工中装拆工作的进行;第四,在模板的接缝部位不得出现漏浆问题,确保模板连接部位的紧密性。

总而言之,模板工程的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施工的进度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质量、进度、成本等各个方面深入研究,尽可能减少工程的资金成本,缩短工程工期,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模板的材料,保障模板整体的施工质量也就是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

三、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流程

模板施工技术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基础梁和底板模板的安装。这是模板安装的最基础的一步,它的内容很复杂,主要是:放线→底板砖胎模砌筑、砖胎模抹灰、防水施工、防水保护层施工→底板、基础梁钢筋绑扎→钢筋隐蔽→基础梁模板支设→基础梁支撑加固→模板验收。这里的每一步都必不可少,同时,每一个构件必须按照图纸的设计来,必须严格遵守图纸的要求。

第二步,是墙和柱模板的安装,它主要分为两部分—墙和柱模板。墙体的安装步骤为:放线→墙、附墙柱钢筋绑扎→钢筋隐蔽→支一侧模板→穿套管、螺杆→支另侧模板→安装斜撑→模板紧固校正→模板验收。柱模板的安装又可以分为两种—独立柱和墙柱。两者之间也有不少不同,因为墙柱的根部需要后期再处理。独立柱的安装:放线→独立柱钢筋绑扎→钢筋隐蔽→支整体柱模板→模板紧固校正→模板验收。墙柱根部处理也不能忽视。它与浇筑顶板混凝土这一步骤联系紧密,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必须把墙柱根部15cm范围内的混凝土压光。顶板混凝土能上之人后,先弹出墙柱边线,再从墙柱边线内返3mm弹线作为切割剔凿的位置线,切割剔凿出线内的浮浆。支设模板前在距离墙柱边线2mm的位置处粘贴憎水海绵条。

第三步,顶板梁模板安装。首先要保证一点:顶板梁模板支设时上下层顶板养护支撑必须保持同轴。具体的步骤为:放线→安装梁支撑→支梁底模→梁钢筋绑扎→支梁侧模及顶板模→顶板钢筋绑扎→钢筋隐蔽→模板验收。

2.模板工程的操作方法以及安装工艺

(1)关于柱模板的安装

柱模板的安装工序为:首先便是安装就位第一片的柱模板,并且设置临时的支撑。随即要安装第二片的柱模并且在第一片的模板以及第二片的模板接缝位置处粘贴2毫米厚避免漏浆的海绵条,要用连接螺栓来连接这两块柱模板,并且做好固定以及支撑措施。重复上面的这些步骤来完成第三片与第四片柱模板的就位、安装以及连接的工作,在安装完成之后的柱模板要呈方桶型。接下来便是安装柱套箍,安装的顺序是要从下往上来安装,较正柱模轴线的截面、位移、对角线以及垂直的偏差。且要做好支撑与加固的措施。使用小型钢间距为50厘米,分下、中、上来固定柱模板。接下来便是要校正柱模的轴线的位移、两个方向上面的对角线、垂直以及截面偏差,最后要把柱模板固定的牢靠。

(2)有关墙体模板的安装

关于墙体模板安装的工序是:若下层外墙混凝土的强度大于或者是等于7.5MPa时,要利用下一层外墙的螺栓孔挂金属三角模板架。之后要根据先横墙后再纵墙的安装顺序,墙体模板根据两面模板分成负模板以及正模板,将一个流水段的内墙正号模板按照顺序吊到安装位置之后初步要就位好,接着要用撬棒顺着墙的位置线及模板的起止线来调整好模板的位置,将螺栓要穿到模板上,并且要调整到基本的水平托线板,要用托线板来测量垂直度并且校正标高,把模板的各个方面都要符合好设计要求,是用钢管就位后,要立即把螺栓来拧紧。在合模前务必要检查预留的洞口、门窗钢筋、模框、水电预埋管件及穿墙的套管有没有地方遗漏,安装的位置是不是错误。接着要安装反号的模板,反号模板的安装同正号的模板一样,安装好且经校正垂直后用穿墙的螺栓将正反号模板紧紧的锁住。之后安装外墙的内侧模板,找到正大模板就位能够按照楼板上的位置线来确定。

(3)有关梁模板安装

梁模板安装的工序:通常在梁下支柱支撑的下面若是基土的时候,应把基土平整夯实并且加上木垫板。支撑间距通常是700mm到1000mm。还有的支柱下面应用木楔垫块。之后按照设计的标高来调整支撑的顶面高度,之后要进行梁底模板的安装,拉线找平,当梁的跨度大于或者是等于4米时,应该根据梁跨度的1/1000到3/1000对跨中梁底处起拱,在主次梁的相交位置,应先起拱主梁,之后起拱次梁。安装完毕后,务必要校正梁中线、断面尺寸和标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模板的施工技术是一项科学严密的过程,预先的施工图纸设计需要有精密的计算,并且需要一定的人员投入,对其它相关环节也提出了要求。同时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强、操作过程繁琐的项目,因此,在相关环节的改革中需要牵扯到诸多或大或小的因素,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模板施工技术应用方面要进行科学的考量与改进。

参考文献:

[1]丁维翔.试析工程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

[2]张瑜珈.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

[3]周海磊,钱聪.基于房屋施工的模板技术应用问题及对策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4(05).

猜你喜欢

模板施工技术控制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钢筋砼连续梁施工裂纹分析与控制措施
探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
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控制分析
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