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2016-10-21朱红英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应用

朱红英

【摘要】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具有研究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高校为了有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始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在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本文就对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

建筑材料学是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关系着学生的就业和生活。而建筑材料实验作为该课程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对材料性能加以检验,对试验方法和基本理论进行学习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素养和精神[1]。目前建筑材料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一、研究性教学概述

一般而言,研究性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作用下,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身的研究课题,并独立进行研究活动,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研究性教学对学生的内心直接更为重视,要求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开展研究活动,并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构建学习的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建筑材料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针对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让学生能够从科研的角度对实验知识进行学习和检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提高學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时,往往采用“赛教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研究性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中;二是实验教学中;三是实验教学评价中。

(一)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教师在建筑材料实验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如教师在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首先可以将12学时实验课程进行总体设计,使其成为竞赛型的课题,并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让学生了解课题,组织学生形成实验研究小组。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进行搜集与查阅,从而增强学生对课题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活动中。

(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在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首先应将实验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仪器设备介绍给学生,指导学生对实验步骤加以探索,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2]。其次学生对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加以掌握后,可以以研究小组计划为依据进行实验。最后当学生完成相关的小实验之后,再对研究课题进行逐步完成。一般而言,实验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学习为依据,教师只需发挥出自身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当然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思维,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从而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建筑材料实验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教师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在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时,必须要对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加以重视,将学习过程性有效纳入在评价方式中,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学习效果。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反思研究的结果以及学习的过程,促进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此外,对于实验教学评价而言,其必须要将课题的完成情况和平时成绩进行有机结合,对各项权重进行合理分配[3]。课题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对学生的课题思考和创新、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设计等加以考察;平时成绩则是对学生的实验表达和实验习惯加以培养,如学生在课堂讨论环节,对课题报告的书写、实验记录和准备、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等方面的情况加以查看。

三、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构建平等的教学关系

在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应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教师主要是对学生的研究课题进行指导,是学生课题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要能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的探究。一般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可自行选择研究课题,并进行自主研究;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思路加以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

(二)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活动不再只是对实验方法和基本理论进行简单的讲解,而是使学生利用实践的课题研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提高实践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教学内容更具开放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其要求教师在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能够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4]。而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活动时,可以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在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验教学以及实验教学评价等方面。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构建平等的教学关系,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提高建筑材料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吕兴军,曹明莉,王宝民,艾红梅.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3,(05):85-87.

[2]艾红梅,王宝民,曹明莉,吕兴军.建筑材料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3):267-271.

[3]商艳.新建高校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3):144-145.

[4]艾红梅,王立久.建筑材料学课程教学模式及教与学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02):81-85.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