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县施肥状况分析
2016-10-21邵磊
邵磊
摘要:青龙县耕地面积48.4万亩,其中,中低产田面积达 39.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2.2%。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全国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值变化在4.08-9.37之间,平均6.54。基本处于中性土壤状态。全氮含量和钾硫、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如何通过对施肥状况分析,提高农民施肥水平,提升耕地地力,對增加农业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龙县;施肥政策;效益对比
1 习惯施肥存在的问题
1.1施肥观念落后
由于农民缺乏科学施肥知识,不掌握施肥技术,在化肥施用上,受“肥大水勤,不用问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等传统的施肥观念影响,只注意了化肥增产显著的一面,而不懂得肥料的报酬递减率,盲目加大施肥量。
1.2有机肥施用比例下降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化学肥料的推广,在施肥上,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有机肥施用比重逐年下降。
1.3化肥施用不平衡
在化肥施用上,玉米施肥普遍存在重氮、轻磷、不施钾、忽略微肥的现象。不能因土、因作物合理搭配氮、磷、钾和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比例,单质肥、低浓度肥施用比例过大,复合肥、BB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高浓度肥施用比例明显偏低;微量元素肥基本不施,氮、磷、钾肥投入比例失调。
1.4肥料使用方式不当
一是氮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降低肥效;二是施肥时期不合理,影响肥效的发挥,降低产品品质。据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农民在施肥上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
2 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后果
2.1化肥浪费严重,成本增加化肥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生产成本增加,单位肥料增产效果降低,增产不增收。
2.2造成作物营养不平衡。由于施肥养分配比不合理,导致了农作物营养不平衡,病害增多,影响产量。
2.3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长期的偏施氮磷肥和不施有机肥的习惯,造成了土壤养分不平衡,供肥能力降低,导致土壤板结,结构变差,综合地力下降。
2.4造成环境污染 化肥的大量使用,引起地下水、地表水富营养化,污染了生态环境。
2.5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长期的大量的化肥施用,使农产品的品质下降,营养成分减少,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施肥成本效益测算(以玉米种植为例)
3.1玉米施肥成本测算见表1。
3.2玉米施肥效益核算见表2。
3.3常规施肥与测土配方施肥效益分析
(1)节肥节本。玉米配方施肥亩施纯氮17.2公斤,常规施肥亩施纯氮20.2公斤,亩节约纯氮3.0公斤,平均亩节氮肥成本12.0元。玉米配方施肥亩成本平均126.3元,常规施肥成本平均137.5元,亩节约施肥成本11.2元。
(2)增产增收。玉米配方施肥平均亩产555公斤,常规施肥平均亩产517公斤,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35公斤,增加效益60.8元,加上节本11.2元,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亩增加纯效益72元。
4 施肥建议
4.1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
要根据土壤的农化特性和作物的需肥特点选用合适的配方肥品种,如施用与土壤特性和作物的需肥规律不相适应时,不但会造成某种养分的浪费,也可因此导致减产。
4.2配方肥与单质肥料配合使用
配方肥料的成分是固定的,难以满足不同土壤、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不同要求。应针对配方肥的养分含量,配合施用单质化肥,以保证养分的协调供应。
4.3选择适宜的施用方式
配方肥在施用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方能充分发挥肥效;配方肥做种肥,其效果优于其他单质化肥。
4.4使用科学施肥方法
配方肥料作基肥施用要早,才能使肥料中的磷、钾(尤其是磷)充分发挥作用。一年生作物结合耕耙施用;多年生作物(如果树)则较多集中在冬春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