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主义财富观的特征及其悖论
——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分析

2016-10-21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金钱资本主义财富

汪 璐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南京 210003)

资本主义财富观的特征及其悖论
——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分析

汪璐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南京21000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生态危机这个现实问题出发,展开了对资本主义财富观的批判。以交换价值为根本的财富观忽视了自然财富的存在,只去追求无限的物质财富,“越多越好”、“人无我有”等原则成为了社会的真理,人们甚至将人生价值也定位在金钱的数量上。这种物质财富观产生了种种悖论: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增长的不相称、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疏离、物质财富增加与精神痛苦加剧的矛盾、现代化贫乏的出现、财富创造与创造性遗失共存等等,这种金钱主导的财富观最终将导致人与自然的、全球性的危机。

资本主义财富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交换价值

财富观是人生观的核心,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倾向,还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发展状态。当今世界受资本主义金钱至上、利益最大化、无限占有等财富观的影响,人们往往忽视了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使得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这种财富观的支配下,人类生活行为也出现了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危机。理清资本主义财富观的特征及其悖论,有助于我们思考自身的发展状态,克服资本主义财富观的弊端,从而树立起正确、合理的社会主义财富观,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梦的实现。

一、资本主义财富观的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催生出具有资本主义特色的财富观,这种异化的财富观扭曲了财富的本质,进而使人生观发生错位,最终人和自然在资本面前都纷纷失语。

(一)交换价值的财富本质观,滋生了生态资本化

将财富的本质定位到交换价值上,即将一切财富都通过交换来实现价值,并将交换作为最终结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受市场价值主导的社会。在计算与核算原则的控制下,人们将财富直接等同于交换价值,任何东西都是可以交换的,真正的价值被交换价值所取代,交换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成了生产和生活的共同目标。

这种财富本质观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的生产目的指向了利润,利润成了经济活动的唯一尺度和最终目标。正如蕾切尔·卡逊所说的:“当今世界崇拜速度和数量,崇拜快捷地赚取利润”[1]。

另一表现就是人们误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用价格来表示。高兹认为,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不仅生产被商品交换所支配,社会、教育、劳动、消费等等也都被纳入到了价格体系之中。将交换价值等同于财富的观念已从生产领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游离于商品线索之外,就连和我们生产、生活都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也不例外。然而自然资源真的就可以单纯地价格化吗?福斯特指出,即便在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里,自然也不可能被碎片化而纳入到价格体系中,自然不能用“成本—效益”这个模式来分析。舒马特早在《小的就是美的》一书中,就批判了将自然环境的分析纳入到成本效益中的做法,认为这种行为的最糟糕之处就是“自以为一切事物都有价格,或者说,金钱是所有价值的最高体现”[2]。

(二)多多益善的占有观,放大人类的物质欲望

多多益善的占有观,即忽略财富获取方式正当与否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将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视为更有益于自身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突破了知足常乐、朴素简约的人生观,“越多越好”的原则已经成了日常支配性的意识形态。

在此影响下,人们在对数量的追求中消解着自我限制。因为没有最大的数字,没有“足够大”、“足够多”的概念,人的欲望便无限膨胀起来。高兹用经济理性来描述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坚持的是“越多越好”的原则。“量化的标准从根本上承认没有自我限制的原则,‘足够的’、‘太多了’之类观念同样也与资本主义不相容……不存在企业挣钱太多、工人太能生产这样的说法。通过数字核算,经济理性也因此消除了允许人们对自己所拥有的、已做的和要做的事情感到满足的标准。”[3]莱斯也指出,资本主义的标准就是量的标准。这种占有观已经异化了人的生存方式,正如弗洛姆在《占有还是生存?》一书中所说的,人们已经从“存在”的生存方式堕落到“占有”的生存状态。生活变成了一个追求金钱、权力和荣誉的场所,越来越多的人将毫无批判地接受“占有”这一的生活方式,并将其视为唯一的合理的存在[4];人们强调的是更多地占有金钱,甚至是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

“多多益善”的占有观不仅突破了数量的限制,还衍生出了金钱化的人生定位。对更多私有财富的追求使得财富已从手段转变为人生的目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从两个层面对个人进行定位的:一是使个人将获取金钱当做工作的唯一目的;二是将成功的客观标准设定为所挣钱的数量和积累的财富的多少,成功已无关乎一个人的生活品质,也不再是一种自我实现,它的衡量标准只是金钱或是财富积累的多少。金钱这个他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却成为了个体的仲裁者。正如高兹所言:“利润的多少成为衡量人们付出努力和它取得成绩的客观标准,成功由财富多少、挣钱的数量来衡量。”量化的标准已经不需要任何价值观念或是权威规范来确认,“效率是衡量每个人的道德和能力标准:更多比更少好,挣钱多的人比挣钱少的人好”[5]。物质财富的多少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价值的主要标志,数量成为人追求的唯一的价值目标。

(三)人无我有的炫富观,导致人们的攀比行为

资本主义社会极力宣传“消费的多少决定着一个人的富有度和幸福感”,使社会普遍认同“人有我要有,人无我也要有”的理念。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个体层面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无休止地互相攀比、互相竞争,人们将消费视为一种炫耀的方式,以占有来证明自我的存在,证明自己优于他人,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于是就出现了消费的异化,人们渴望拥有更多更新的商品。无度的消费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奢侈消费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早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之前的鲍得里亚就曾指出:“不少人在消费奢侈品时,并非是出于对该品牌文化和定位的了解和喜爱,而是在‘炫耀’自己在财力方面的高人一等”[6]。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沿袭了这一批判路径。高兹还以汽车的消费为例,认为对交通的真实需要已经被社会承认的需要所代替,以满足个人的炫耀的心理。他还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大家都有用而且人人都能得到的商品却是没有价值的;人无我有的东西才能显示自己的富有,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要有好于别人的东西。然而,这种消费所带来的幸福仅仅是符号的积累,是攀比产生的虚幻的满足与幸福。

(四)补偿式的消费观,异化了劳动的目的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资本主义中的财富消费,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人们希望可以在其中实现对异化劳动的补偿。资本主义逐利的本质使得资本家不断地压榨着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劳动者也在认可资本主义财富观的前提下,自觉自愿地牺牲更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到模式化的工作中,以获得更多的为了消费的物质财富。在广告宣传的控制下,人们已经把注意力转向了消费领域,到劳动之外的消费领域寻找自由和幸福;在消费领域,只要有钱仿佛就能买到任何东西,甚至包括幸福和自由。于是,消费的数量、规模、档次不断提高,更多的消费转变为人的必要消费,“人们已习惯把自己期望的那份物质丰裕看作是异化劳动的补偿”[7]。

二、资本主义的财富观悖论

在资本主义财富观的引导下,社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然而,在这一片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却是资本主义财富观的一个个悖论:个人财富的增加与公共财富的增长呈现出负相关性;使用价值被交换价值所替代;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出现了精神上的痛苦;甚至还出现了“现代化的贫困”,富有与贫乏的共存、当今创造财富与对破坏未来财富的矛盾等等,但这些问题却都被淹没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喧嚣之中。

(一)个人财富与公共财富的矛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在物质财富观的统治下,财富的积累是以牺牲公共财富为代价的,社会发展的主旨就是为私利而攫取公共财富。在分析的过程中,他们特别强调了自然资源这一公共财富在资本主义财富积累中所受到的损害,认为自然是一种公共物品,不能通过交换价值的方式来反映,使用价值是其唯一形式。

福斯特借用了罗德戴尔悖论来说明资本主义财富观下公共财富和私人财富之间的矛盾。罗德戴尔指出,公共财富是由对人们有益或可以产生愉悦性的东西而构成的,而私人财富不仅要有有益性或愉悦性,还要具有稀缺性。一些物品的日益匮乏,反而会增加私人财富。他以水为例,如果丰富且为生活必需用品的水被垄断,公众就要为获取水资源而付费,虽然大家获得水的机会减少了,但这却扩大了私人财富。资本主义社会就是通过人为制造对人们普遍有益且必需的物品的稀缺来增加私人财富的,私人财富便随着公共财富的减少而增加。这就反映了公共财富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根本性的对立。

福斯特认为,罗德戴尔悖论依然适用于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早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财富的集中就遭到了批判:财富集中在私人手中,是资产阶级得以统治的基本条件[8]。而如今,“随着垄断的日益发展,对私人财富的狭隘追求可能会与社会和共同体的公共财富产生巨大的裂隙”[9]。这种以牺牲共同财富为代价来增加私人财富的模式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一致的。“资本主义经济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所以要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包括剥削和牺牲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10]这种对物质财富的无度追求,使得本是公共财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为地控制,成为个别人或社会集团的财富,并进而成为赚钱工具。国家财富的增加损耗着全球的自然财富,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自然资源的这种稀缺趋势的严重后果,只看到它给私人财富的剧增所提供的大好时机。

莱斯则从反思西方文化中的“控制自然”的观念入手进行了分析,认为如今这种观念已由对自然的控制延伸到对人的控制,并在技术的推波助澜下达到了极致。在财富上的表现就是私人财富与公共财富的冲突。莱斯指出,控制自然表面上看是在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实则却是为个人或某一利益集团牟利。控制自然就意味着个人对一定范围内自然财富的控制,并且这种控制是尽可能地排除他人利益的。

随着作为公共财富的自然资源的全球性损耗,资本主义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商品化,但这只会再次增加私人财富,对生态破坏问题并没有起到缓解作用。出于增加私人财富的需要,他们希望造就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态商业,以将环保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企图在转嫁和治理生态危机中获利,而与自然财富本身的存在无关;同时,这种生态商业所产生的利益也与绝大多数人无关,仅被有特权的人拥有,高兹就明确指出,那些用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费用所产生的利益仅为有特权的人提供了更多的财富,财富上处于优势的个人或集团将从其竞争对手的危机困境中获益。福斯特还以实例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环境保护与私人财富之间的冲突。美洲西北岸的森林多是私有化的,被极少数人所控制,政府在环保主义者的压力下设立了保护区,但政府依旧以各种政策保护了森林所有者的利益,最大的损失依然在因此而失业的工人身上。同时,这种保护区看似限制了对森林的经济利用,但这只是国家调节经济的表面现象,一旦发生战争或是经济危机,保护措施便形同虚设,森林还是要为资本服务的。另一方面,资本家将财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转嫁给社会,使自然条件恶化,进而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生产成本,这又加剧了个人财富与公共财富之间的冲突。

(二)财富与使用价值的疏离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观中,财富就是具有交换价值的物品。追求交换价值不仅主导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还决定了生活中的选择,使得使用价值逐渐地从财富中消隐和分离出来,代之以交换价值的快速增长和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重交换价值的财富观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对物品的使用价值并不关心,它所关心的只是经济核算,是交换价值的实现和利润的多少,是如何“花最少的成本生产出最大限度的交换价值”[11]。福斯特和高兹都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和积累财富,而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只注重产品的交换价值,而忽视了使用价值。奥康纳还关注到了生产条件,他认为,正是由于资本的挤压,使得本不具有交换价值的劳动力成为了商品;同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公共设施、社区等生产条件也都被人为地虚拟成商品,实质上,他们都不被价值规律所支配。

使用价值从财富中分离的现象同样出现在生活中,尤其表现为被广告所包装的消费产品。资本主义的生产以利润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会在生活领域中宣扬消费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使得消费品从生产到被拥有都受制于交换价值。鲍德里亚早在《消费社会》中就描述了这一现象:“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日常交易不再是同类人的交易,而是接受、控制财富和信息”[12]。这种对财富的控制的实现使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越来越从属于它们的交换价值。生产出的使用价值主要是为了满足虚浮的消费,甚至对人类和地球具有破坏”[13]。并且,这种交换价值对使用价值的支配,使得消费只是为了炫耀和得到他人的肯定,真实的需要被利润所利用,很多商品出售的仅仅是它的品牌、包装和广告,商品的使用价值反而退居次要地位。高兹认为,这种情形既是受意识形态的控制,也是资本逻辑的使然。同时,当一件商品能被大多数人消费得到时,这件商品反而贬值了,尽管其使用价值并没有改变。这是因为,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耐用的、使用价值高的产品并不受资本的喜欢,社会要求的是更多的产品的更新换代,以产生更多的交换价值。

(三)创造财富与摧毁财富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将目光放在了交换价值的体现者——金钱上。企业追求利润,劳动者追求工资。“劳动不再成为有创造性的了,不再是对普遍力量的肯定,它使从事劳动的人非人化。”[14]人们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摧毁着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

1.劳动者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摧毁着自主性。当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被计划的社会,劳动是被他人决定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观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越是想通过劳动创造和占有物质财富等外部世界,他就越失去外部世界,失去自主性,受到自己创造的财富的支配。高兹认为,如今的社会是泰罗制、福特式和后福特式的模式。后福特制表面上是承认工人是“活跃的主体”,但主体的活动却是被企业的价值观所决定的,是服务于生产过程的一个工具,个体的主体性和认同都是被控制的。即使是具有一定自主性的工作组,也是被用来为资本服务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的逻辑、竞争和利益的功能正阻碍着个人获得独立和自我实现”[15],人只是实现财富生产的无意识的工具而已,在失去心理感受的同时也丧失了主体性。

2.劳动不再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仅仅是作为赚取金钱的工具。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割裂开来,人们的劳动是指向未来的消费活动,而不是指向当下在劳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劳动的创造性及乐趣被金钱所能买到的物品所替代。经济学家舒马赫也指出,现代的技术在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剥夺了人类的创造性和乐趣。高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不再表示一种活动或者甚至都不表示是一种主要的职业,它仅仅是生活边缘的一个空白间隙,要加以忍受,以便挣得一点点钱”[16]。但金钱仅仅是他们强制性工作的补偿,甚至有些人在工作之外不知道干些什么,工作取代了生活,生活的意义被消解了。

更重要的是,在利润的动机下,人们的欲望无限放大,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无视生态环境,既使得自然财富过度损耗,又产生了巨大的污染物,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四)物质丰裕与精神痛苦的病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以拥有更多财富为目的的社会文化心理使得人们的物质欲望日趋膨胀,人们成了一个丧失了精神世界的物化了的人。当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所谓的“富裕社会”,本质上是一种消费主义的病态社会,财富的增长与精神痛苦的强化是同步的。人们将全部的精神生活和人生价值都异化为建立在金钱之上的物质满足,将幸福等同于占有和消费尽可能多的财富。

在生产领域,创造财富的活动已经脱离了人的精神需求,不具备应有的自由自觉的意义,而往往体现为一种恶性的竞争。企业通过不断地生产、缩减成本来获取高额的利润,广大民众则通过拼命工作来得到更多的报酬。资本家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和最大限度地对工人进行剥削和控制,不断使工作标准化、程序化、自动化、碎片化,使每个工人只能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工作,人成为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齿轮、一个零部件,颠倒性地置于了机器的控制下。这种日趋机械化、模式化的工作,只会带来无聊、烦闷、压抑、孤独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工人同时也在不断地丧失总体的意识,丧失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否定、革命的意识,而技术的发展也只会增加人的压抑而已。同时,人们为拥有更多的财富而竞争,将占有财富等同于幸福。“一个拜金主义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价值观念颠倒、道德尺度失衡的社会。资本占有者也难免处于一种异化状态。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恶性竞争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破产沦落甚至自杀,仍是大资产者个人难免的噩梦。”[17]

在财富的消费中,人们同样没有能够得到精神上真正的愉悦,而是失去了独立性并成为商品的奴隶和劳动的工具。阿格尔认为,由于为了工资而进行的工作“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18],人们便只能越来越依附于消费行为,到消费中寻找幸福。将精神上的需要、乐趣、满足等都金钱化,如何占有财富并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人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生活,而是为了完成对商品的消费而存在。这样,虽然拥有了更多的物质财富,然而精神上的痛苦却有增无减。

1.人们并没有在消费中得到应有的自由选择和审美等体验。资本主义为了将产品转化为消费品,就制造着“虚假需求”。“资本家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不断制造出所谓的消费时尚,广告宣传和流行时尚便成为控制人们消费的有利武器。”[19]个人的需要和由此产生的消费受广告所控制,可以说,消费只是在资本家通过广告媒介诱导下的一种行为,是满足资本家获利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对物品的病态的、无度索取和占有;而人们却将它当作自由和幸福来体验,“把关注于消费当作满足需要的唯一源泉”[20],“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等都被打上了物质性的痕迹,从而脱离了人的真正需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的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21]。

2.资本主义精神突破了需求有限论。每个人都想消费更多、占有更多,人们所能拥有的物质财富永远满足不了急速膨胀的欲望。高兹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你只有拥有了比别人更多更好的东西时,你才会受到尊重。这种将精神上的满足等同于物质财富的占有观念是受资本逻辑所控制的,当代资本主义就是在这种价值观的保护下不断地制造着稀缺,不断地制造着新的需求,并使其速度永远地快于已满足了的需要。为了新的消费,人们又投入到更加繁重的工作中,忙于赚钱,感受到的便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对广大民众而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购买力是有限的,而购买的欲望是无限的,这一矛盾使得人们的期望破灭,在追逐财富、占有财富的同时倍感失落与痛苦。

3.消费中得到的满足也只是暂时的。阿格尔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使人们错误地认定异化消费是对劳动所带来的痛苦的一种有效补偿,通过金钱所交换得到的快乐与满足远比因功能性的劳动而失去的自由重要。而“异化消费只不过是一种暂时性幸福的虚假反映,是一个冠晃堂皇自由的幌子”[22]。人们在物质带来的新鲜感和刺激感中,寻找短暂的幸福感,落入“较多富裕和较少快乐的生活”的怪圈,正如马斯洛所言:“满足于对金钱、物的无度追求,不仅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是导致神经症的重要原因。”[23]克沃尔更是指出了异化消费带给人们的痛苦,资本家通过消费贷款等来刺激消费,因而,每个工人家庭又背负着消费债务,整日处于担惊受怕之中,无论银行还是广告,都提醒这种人们去支付。

(五)富裕与贫乏的共生

在资本逻辑下,财富的增加是与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贫困成正比的,广大的劳动者没有因劳动而致富,反而是壮大了资本家的力量,产生了更多的异己力量。高兹肯定了财富积累的必要性:没有增长就意味着萧条和贫富差距的加剧;同时,他还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个新的财富悖论,这就是“富裕的贫穷”,是一种“因特殊的生产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创造的状态”[24]。高兹首先对贫穷做了界定,认为贫穷和不平等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增加财富的同时生产着贫穷,这种贫穷是由商品的性质与生产方式所导致的而非源于消费品的供应不足。贫穷是一种相对的状态,如果所有的资源都是平分的,那就不会有贫穷。贫穷产生于对他人财富的剥夺,没有贫穷就没有富有,当所有人都拥有足够的财富时,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富,这同样适用于贫穷。贫穷同样也来自“越多越好”的原则,是“虚假需要”和虚荣攀比得不到满足的心理。高兹还对发达工业社会中导致贫穷的三种主要原因做了具体的分析。

第一种是“有害的专用”,即本来对大家而言是足够的物品却被富者所垄断了。这种贫穷显然不是真正的匮乏,而是阶级间的统治。第二种是“只对富人开放”,即排他性的占有,人为地制造匮乏。这种专用权象征着财富和权力,导致富人和穷人之间新的不平等与分化。第三种是“特殊的消费”,即人们通过对高价或难得物品的消费来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或威望,一旦一种稀缺的物品变得被广大群群众所拥有,那么新的替代品将会出现,以显示富人的优越性和特权,贫困的底线也将被重新界定。高兹指出,看似平等的消费实际上是建立在不平等的收入上的,特殊的消费往往不是为了真正的需要,而是为了使其他人变成穷人,在个体层面不断制造和强化着不平等。高兹还指出,资本主义为了避免利润率的下降即市场的饱和,有意地加速消费品的过时,使商品越来越不耐用和难以修理,这样,新的产品才有被制造的需求,进而引导穷人像富人那样消费,以产生新的不平等、新的匮乏、新的贫穷。然而,这只是制造出了新的匮乏与新的贫穷,人们的满意度和生活水平却没有因此而增加和提高,反而使生产越来越具有破坏性和浪费性。因此,高兹指出,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是被不平等制度刺激起来的综合过程”[25],其财富的积累和消费模式与社会平等和人的解放的实现是不相符的,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增长不会消除贫穷,贫穷只会随着等级之间的不平等的消失才会根除。“以较少程度的富足是可以过得更幸福的,意味在一个没有特权的社会没有人会受穷”[26]。

三、资本主义财富观的危害

资本主义的物质财富观实现了对自然和人的双重控制以及对人的身体和思想的双重统治,人们在不自觉中“失去了精神的、道德的超越追求和生活的丰富性,失去了关系的他在性、整体性和生活的生态性。”[27]社会中,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人与自然之间只留下工具关系,人与人之间只留下了金钱关系,国与国之间出现了新的殖民主义。

(一)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生态危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就是破坏,“富足之日就是恶果来临之时”[28]。在无限度地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强调控制自然,忽视生态道德的文化观念,对自然进行“自我摧残式的利用”,财富的创造与自然环境之间出现了结构性的分裂和内在价值上的对立,对生态造成不可挽回式的破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指出,生态危机就是由资本的“高度重视谋利以及与此相随的效率、物欲、经济增长等价值观,并进而激发技术服务于这些价值观,甚至不惜毁损地球”[29]而造成的。这种危机既有过度利用而引起的资源短缺,也有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

资本的逻辑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这不仅意味着要将自然纳入到价格体系中,使之成为市场运行中的有用物;更关键的是,还需要扩大资本主义的生产规模,这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系统的多样联系变成了单一联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淡化为赤裸裸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福斯特指出,资本主义财富观及鼓吹个性贪婪的经济学是导致自然财富被滥用的经济学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将扫除一切阻挡它获取财富的障碍,效率的提高只能意味着对环境更大程度上的威胁和进一步地开发。奥康纳从对生产条件的分析入手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将财富的积累视为最高目的,人们为了利润而去追求生产,这种生产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就必然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金钱的诱使下,“资本主义从经济的维度对劳动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空间,以及外部自然界或环境的自我摧残性的利用和使用”[30]。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为了保证自己的高额利润,还会借助科技对自然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

“多多益善”的物质财富观下,生态环境不仅被过度地损耗,还被严重地污染了。资本主义高生产、高消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废弃物,最终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阿格尔等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进一步分析认为,受追逐利润的驱使,资本主义生产存在着成本外化的趋势,资本家追求的是利润,不可能牺牲利润去保护环境,相反,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想方设法地把生产成本推向企业外部,把废弃物排入大气、江河和土壤,“资本家即使从事环保工作,脑子里想的也是赚钱”[31]。

(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社会关系的物化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存在,决定了包括人的存在价值与社会关系在内的所有存在物都被迫服务于财富积累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家庭关系中“温情脉脉的面纱”,使得一切都变成了“金钱关系”[32]。福斯特指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联系仅仅表现为金钱联系。“金钱关系”说明资本只关注交换价值,只关注利润、剩余价值,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它漠不关心,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和价值尺度。奥康纳同样认为,对金钱的崇拜破坏了人们之间原有的统一性。

金钱化的社会关系扭曲了人的社会性。高兹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只剩下人们之间的金钱关系和阶级关系……作为经济理性的后果……劳动不再具有创造性……劳动者丢失了人性的光辉”[33]。本是对他人情感上认同的社会性却服从于以金钱利益为特征的资本逻辑的需要。每个人自身是占有性的主体,他人仅仅是手段,在对财富排他性的占有中,社会成了孤独的自我组成的封闭式的社区,人与自然、人与人相继分离。人是为资本服务的,凡是那些看来是不符合财富目标的都要被剔除,没有金钱报酬的活动不被大家所认可,穷人得不到一定的社会地位,金钱或是资本,替代了其他价值,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人们也不再关注人性的发展,而是将拥有充足的物质财富视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将占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生活甚至是个人生命的主要尺度。然而,财富的增长并没有使人的世界得到发展,反而使“整个世界高度理性化而且毫无人味儿……这一切都是生命支离、工作破碎的公民为他们的富裕丰饶所必须付出的代价”[34]。

金钱化的社会关系驱逐了道德伦理等价值因素,破坏着人们之间其他一切合理性的关系,驱动着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与冷漠。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本主义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使“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唯一联系。人们将金钱视为一种自身之外的偶像式存在,并在赤裸裸的金钱化的人际关系中使假象成为了实在。在金钱的假象面前,人们开始变得贪婪、自私、冷漠,甚至用金钱关系取代亲情、友情和爱情等等。而当一切都指向金钱时,只会出现马克思·韦伯所说的一个“无情的职业和没有灵魂的交往中的技术专家的世界”。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还试图用金钱关系掩盖阶级之间的矛盾,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资本主义要实现对人的全面统治,必然要将与之相适应的财富观灌输给人们。“在这个社会的任何领域获得成功,都意味着人们已经充分内化了与更高的不道德有关的那些价值标准”[35],在思想深处认同了资本主义制度,这种认同是由文化工业的宣传所掌控的。资产阶级通过提供给工人阶级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来淡化阶级的对抗性,用制造出来的“虚假需要”来控制和引导他们的消费,以此维系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正如马尔库塞指出的那样:“统治者所能提供的消费品愈多,下层人民对统治地位的官僚们的依附,也就愈牢固。”[36]阿格尔指出:“资本主义制度许诺的未来富裕今天在政治上控制了穷人”[37],人们在对物质财富的占有中自我麻痹并消解革命性以及对于资本主义的判断力,思维是形式化了的人们“失去了任何反思性的自我考察的可能性”;同时也失去了对生活的体验,人们不再有主体性的参与,继而成为这个物化世界的“陌路人”,面对的是“生活艺术、交往和自发性的衰落”[38],最终成为资本主义统治的消极工具。

(三)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全球环境危机和“丛林法则”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为了占有得更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将魔爪伸向了国外,尤其是占有他国的自然财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便在当今世界有了新的表现,即新的殖民主义——生态殖民主义,疯狂地掠夺他国的自然财富,转移污染物,将环境危机全球化,使“全球环境之间形成了一个潜在的灾难性的冲突”[39]。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并没有消失,反而由于垄断性跨国公司的繁荣,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已经“由国内有产者和无产者的贫富对立,转变为世界性的富国与穷国的对立”[40]。正如斯普雷纳克所说的,工业国家的财富和个人财富是建立在对第三世界国家剥夺的基础上的。奥康纳也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积累,正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41]。资本主义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在全球范围内掠夺资源,使财富不断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他们往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维护自身利益,使得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质财富力量越来越弱,大批的民众陷于贫困之中。一是与欠发达国家进行不平等的贸易往来。压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和劳动力价格、抬高自身出口品的价格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物质财富;通过廉价进口资源来掠夺他国的自然财富。这些价格低廉的未加工的生产资料和能源,降低了资本积累的成本,加快了资本的积累速度又反过来加快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速度,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二是在用和平手段达不到帝国主义贪婪、剥削的目的时,就不惜发动战争。福斯特认为,第一次、第二次海湾战争就是典型的例子,美国对伊拉克不惜动用一切战争手段,就是为了获取丰富的自然财富,为了掠夺石油这种“黑色黄金”。三是通过以排污、过度开发和捕捞的方式滥用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通过转移污染产业和污染物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财富[42]。高兹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将制造业等会产生大量污染的行业转移至国外,国内只留下服务业与科技工业,以便拥有好的环境、休闲和富足。以上的发展方式衍生出了生态殖民主义,一个“凌驾于生态之上的经济帝国 —— 一种取代不再奏效的旧殖民主义的新殖民主义”[43]。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以一片繁荣的景象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树立了发展的模式,成为“世界的羡慕目标”[44],引来了更多国家对其价值观的认可以及发展模式的国际效仿。

当面对全球性的贫富差距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还否定了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的经济援助。福斯特在《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中分析了经济援助的后果,一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生产关系也转向竞争型,资本主义的影响力扩大;二是加剧了这些国家的不平衡。援助的好处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更多人的人却要承担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后果;三是造成代际间的不公平。援助项目多着眼于短期内的利益,而将不利因素留给了下一代;四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观念被消费主义价值观所取代等等。这些都强化了全球性的、代际性的生态危机。

[1]Rachel Carson.Lost Woods:the Discovered Writings of Rachel Carson[M].Boston:Beacon Press,2002.

[2]E.F.Schumacher.Small Is Beautiful[M].NewYork:Harper&Row,1973.

[3][5][14][33][38]Andre Gorz.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M].London and New York:Verso Press,1989.

[4](美)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一个新型社会的精神基础[M].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12](法)让·鲍得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9](美)约翰·贝米拉·福斯特,布莱特·克拉克.财富的悖论:资本主义与生态破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2):89-96.

[10]David Pepper.Eeo-Socialism:From Deep Eeology to Social Justice[M].London:Routledge,1993.

[11][26][31]Andre Gorz.Ecology as Politics[M]. 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13][35][39][43](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5]AndreGorz.Capitalism,Socialism,Ecology[M]. London:Verso Press,1994.

[16]Andre Gorz.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An Essay on Post-Industrial Socialism[M].London:Pluto Press,1982.

[17][40]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财富观[J].哲学研究,2010(10):24-31.

[18][20][22][37](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9][44](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3](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的潜能与价值[M].罗杰斯,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4]Wlilliam Leiss.The Limits to Satisfaction[M]. Montre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8.

[25]朱波.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27]杨英姿.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J].求索,2012 (5):134-136.

[28](美)芭芭拉·沃德,勒内·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M].《国外公害丛书》编委会,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9](美)丹尼尔·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0][41](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2]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9.

[34](法)安琪楼·夸特罗其,汤姆·奈仁.法国1968:终结的开始[M].赵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42]康瑞华,李英等.生态马克思主义环境公正思想与中国环境公正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13(5):131-134.

责任编辑:韦自露

D5

A

1009-4245(2016)04-0005-08

汪璐(1991— ),女,河南郑州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金钱资本主义财富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比金钱更值钱的
二则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火红财富”的拥有人
吃苦也是一种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