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滨江地区发展制约因素
——对比于上海
2016-10-21尚晓文
◎尚晓文
经济智库
南京滨江地区发展制约因素
——对比于上海
◎尚晓文
南京滨江地区的发展处于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条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南京滨江地区的功能侧重于工业生产和港口运输,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对比于上海、天津等已经发展成形的滨江、滨海城市,还未成规模。加快滨江地区的开发建设对提升南京城市的综合功能、经济实力、提高整个城市人口生活的品质等都有很大益处。本文作者经过实地调研后,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从近几年南京滨江地区发展的现状出发,研究其发展的条件,对比于上海外滩的发展案例,探究南京滨江地区的发展制约因素,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明确了南京“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江滨城市”的发展目标。《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确定了“多心开敞,轴向组合,拥江发展”的现代都市区空间格局。随着南京城市区域的扩大,城市跨江发展的目标推进,原处于边缘位置的南京滨江地区,也将逐渐过渡成为城市的另一个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南京滨江地区在整个南京的发展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南京滨江地区的发展也是一个越发热门的话题。
然而,虽然南京滨江地区的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也有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是,在总体规划批准了二十多年后,南京滨江地区仍处于一种缓慢的发展趋势,相较于现在享誉世界、繁华忙碌且已拥有多处地标的上海外滩,南京滨江地区的发展形势并不乐观。基于现在的发展形势,研究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比成功案例,调整发展策略,是南京面临的主要问题。
南京滨江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条件 南京地处长江中下地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正处于中国沿海开放地带与长江流域开发地带的“T”型生产力布局轴线的交叉位置,具有“承东启西、承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南京市有十一个区,滨江地带拥有八个区,由此可见,南京滨江地区岸线长,开发空间大,再加上长江的水、电、生物资源等十分丰富,南京滨江地区具有优越的发展自然条件基础。
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增长趋势平稳据可靠资料得知,在2014年,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20.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南京的产业结构还在进一步优化过程中,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优,旅游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对外贸易规模稳中有增。
南京滨江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幕府山、燕子矶能够充分体现出南京滨江的自然景观风貌;下关大马路地区、南京长江大桥具有浓厚的历史记忆;近几年修建的休闲公园河西滨江公园,设计新颖,绿化率高,符合各个年龄层的需要。
综合性服务稳步增强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信息中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京的地位仅次于上海。并且南京有众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创新服务功能强。除此之外,南京还是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旅游城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南京综合性服务的水平。
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南京基础设施的逐步健全为滨江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过江通道和地铁线路的增加缩短了南北的时空距离。宁连公路、宁通高速、沪宁高速、宁合高速等高级公路以及疏港公路、绕城公路的建设提高了滨江交通的通达能力,为滨江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为两岸的市民提供了便利,加快了南京滨江地区的发展。
政策性的大力支持早在1986年,南京市的规划部门就深入分析了长江对南京在产业、城镇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得出“以江为轴”的结论,针对滨江产业以及城镇的布局,岸线的分配与利用,跨江和滨江交通设施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近几年,政府越来越重视南京滨江地区的建设发展,正在逐步完成滨江地区总体规划建设。
由以上条件可以看出,南京滨江地区的发展具有很大优势,相较于上海,南京并不缺乏历史底蕴,它也是中国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长江的运输能力并不比黄浦江差;但南京与上海的差异也很显著,上海是直辖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其规模相当于南京的三倍,它不仅是一座滨江城市,它也是海滨城市,有更大的国际经济贸易优势,其经济规模与经济平均水平超多南京许多。道光年间,英国就在外滩划定租界,后面接连出现了多家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被称为是“远东华尔街”,成为金融中心。上海“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陆家嘴——外滩金融区建设,外滩由“泥滩”转型为“钱滩”。反观南京,早些年间并没有过多的对外交流;非沿海位置,与国际接轨机会较少;对滨江的发展也不慎重视,虽然现在发展条件优厚,但是基础弱,底子薄,导致发展趋势缓慢。
南京滨江地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十世纪,南京城市建设的重心始终都在江南,江北的发展一直被忽视。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南京滨江地区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下关区并非城市中心区,流动人口不多,滨江两岸都是零散的港口和工业园区,很多建筑正在被拆除、重建,还有部分荒地,乘坐渡江游轮看到江两岸都是灰蒙蒙一片,可见环境质量并不好,乘坐游轮的有很多骑电瓶车、摩托车,人流量并不大。目前,这一地区在航运、铁路运输等作用日渐衰落,传统产业开始走下坡路,而旅游、房地产的开发仍在挖掘过程中,未成规模。近几年,南京的发展重心逐步向滨江地区转移,在重心转移、规划建设过程中仍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开发层面问题南京滨江地区的发展还没有上升到更高层面,还未达到整体性、综合性、一体化开发的融合。这不仅会影响到整个滨江区域的合理分工和整体合力的形成,还容易造成竞争过度和没有章法布局的危险局面。
跨江发展问题南京城市跨江分布却长期隔江发展,过江通道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南京江南、江北的发展差距比较明显,南北发展不平衡导致人们忽略了对滨江地区的发展。江北地区占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经济总量却不到全市的五分之一,这对滨江地区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滨江形象问题南京作为滨江城市,却缺乏滨江形象。“石头城”不是空穴来风,南京长期存在“城不见江、江不见城”的现象。滨江景观作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改变滨江不见江的现状,解决滨江形象问题,是南京市滨江地区规划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南京滨江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长期以来对滨江地区开发的忽视。上海作为滨江重镇,上海人深知发挥滨江特色的意义。因为滨江特色的形成意味着交通便利、商埠发达、经济繁荣。纵观古今,最先实现现代化的城市大都集中在滨江、滨海、滨河地区,这些城市中的大部分是重大的港口城市。相比之下,南京这样一个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滨江城市,它反而忽视了滨江地区的发展,长期禁锢在“石头城”内,“长江看不到南京,南京人看不到长江”。虽然南京市中心城区发展迅速,但滨江地区的发展长期停滞,由此可见,南京滨江地区发展滞后的历史原因不容忽视。
长江的隔离作用长江的存在,有利有弊,它虽然承载航运功能,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滨江地区协调发展的障碍。南京江北地区偏向于传统农业社会结构,而江南地区则具有典型的工业化社会特征。长江南北在地理和制度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后来跨江大桥、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修建后,其差异才得以缓解,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江北地区与江南地区、苏南以及上海的经济联系较弱,结果就是江北地区接受苏南、上海经济辐射能力较差,差异日益增大,造成发展的不均衡。
规划建设政策滞后,造成滨江地区被乱建乱用近几年,南京港功能衰退,长江两岸建设杂乱无章,部分地段岸线残缺不全,滨江地区部分山体被采掘得斑驳陆离,两岸和山上的植被大量损坏,江岸沿线随意修建的码头也很多。还有一些残缺的工矿建筑。笔者曾多次乘坐高铁北上跨越长江,看到长江周边的岸线景观让人堪忧。下关区的生活岸线还没有发展健全,功能缺乏,都市景观还在建设过程中。
交通因素的制约综合分析滨江城市的发展,可以得出,桥梁是滨江发展的“引力要素”和发展“支点”。笔者认为,桥梁在这里不仅仅是桥,它包括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汽车、铁路、地铁、轮渡等。以往,市民的跨江方式大部分为通过长江大桥和轮渡,这种单一形式并不能满足市民对城市交通的需求。笔者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乘坐轮渡耗时长,且大部分市民为中低阶层,受众范围较小,非常不方便。虽然南京已经拥有了二、三、四桥,还有纬七路,但是过江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以缓解,尤其江北地区,交通系统的发展相对滞后。近几年,地铁三号线的开通使南京有了第二条过江地铁,增加了过江渠道,缓解了长江两岸交通制约这一问题。
滨江景观规划落后南京并没有像上海外滩一样形成多种风格建筑群,南京滨江地区的单位众多,用地类型错综复杂,难以整合,环境较差,没有被合理利用,改造难度较大。由于开山采石,部分山体被破坏。同时,沿江分布有大量的挖沙点,这在上海外滩是非常少见的。下游靠近长江二桥段为化工工业生产用地,影响滨江整体环境质量,景观视觉效果也是非常不协调。长江水质污染较重,泥沙量大,群众并不喜欢在江边行走观景。
调整后的发展策略
加快江北地区的建通过提高江北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分散江南地区的功能重担,逐步实现江南江北发展水平的均衡,在社会经济等层面,两岸实现社会、经济、政治的均衡发展,最后使整个南京市的城市功能逐渐完备,综合服务设施健全。通过江南江北的均衡发展,带动整个滨江区域的发展。
交通体系的完善轨道交通建设迫在眉睫,实现由过江的单一化向多种方式组合的立体化运输转变,实现运输一体化,统筹各种方式协调发展。发挥最大效率。因此,要实现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保障交通方式与城市空间形态协调。过江运输的立体化与一体化。加快过江轨道交通建设,包括过江轨道以及江北的轴向轨道,带动城市空间拓展以及地块的开发;加快联络道路建设,注重结点有效衔接,实现过江一体化。江北自身交通系统提升,构建骨架网络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结合交通枢纽设施整合道路、公交、停车等设施,推进一体化交通的建设。交通便利,疏解南京城区的交通压力,引导市民更多向滨江地区深入。
重视滨江景观的开发建设南京滨江景观层次丰富,具有独特风采。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景观实体,营造不同的景观氛围,保护滨江独具特色的自然风貌,有机结合不同景观要素,形成由实景、背景和虚景等二至三个层次丰富的城市滨江景观;重点塑造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景点,对比于上海有东方明珠等地标性建筑,南京也应有标志性景点,如燕子矶、幕府山、南京长江大桥、狮子山、阅江楼等;根据人与江的关系,创造不同距离、不同感受的观江环境,规划亲水、近水、远水主要观景点。
南京进行滨江地区的发展,可以疏解主城区用地压力、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也可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区域辐射能力。笔者认为,滨江地区的发展,并不仅仅是交通设施的完善,滨江景观带的规划建设那么简单,它包含了很多思想理念。将滨江发展起来,改善滨江环境,招商引资,增加人口进驻,拉动整个南京城市的经济,增加对外贸易,进而辐射更大的区域,跟上海相辅相成,使南京成为“长三角”的中流砥柱,第二个上海外滩。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