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研究

2016-10-20黄鹤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可靠性建筑施工

黄鹤

【摘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与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缺乏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体系的可靠性性,从而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提高体系可靠性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

使用模板支撑体系,可以使建筑的整体结构得到稳定,所以能够使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得到提升。但就目前来看,国内的模板支撑体系的发展尚未成熟,其可靠性将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展开研究,从而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的稳定性,继而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在对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展开评估时,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对影响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不确定因素展开描述。一方面,可以对这些因素在客观方面的不确定性展开分析。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分析和计算事物或样本结果找出事物的分布特点。而在对模板支撑体系展开评估时,则需要对材料性能、制作误差和组件尺寸等基本变量的不确定性展开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对主观方面的不确定进行统计分析。而使用结构可靠性理论对模板支撑体系的不确定展开分析,则能够更好的满足体系分析要求。使用该方法,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以便使人为因素对体系刚度和强度的影响展开评估。同时,使用该方法也可以利用现场测定数据对体系的不确定性展开分析,从而为结构几何参数和搭设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1]。此外,也可以对体系扣件的抗扭刚度进行测定,从而使扣件模型的非线性特性得到验证。而通过开展这些分析工作,则能为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2、影响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就目前来看,对模板支撑体系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体系承载力不足、材料使用问题和技术工艺问题。首先,体系承载力不足是导致模板坍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设计不合理、材料品质差和构件刚度不够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设计人员未能做好构件刚度等不确定因素的考量,都可以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其次,模板支撑体系也会受到材料使用问题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国内优质模板通常会被重复利用30次以上。但实际上,按照模板施工要求,模板最多也只能利用3-5次。所以,模板被多次重复使用,显然会对体系可靠性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在国内建筑行业,模板施工仍然是比较新兴的施工技术。所以从施工工艺技术角度来看,建筑施工通常缺少有经验的模板安装工人,以至于给模板的安装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降低了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

3、提高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性的对策

3.1制定科学的体系搭设方案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想要使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得到提高,还要做好模板体系搭设方案的科学制定。具体来讲,就是需要根据模板支撑规范进行体系承重力度和承载力等多个数据的计算。而根据这些内容,则可以进行相关施工技术的完善。就目前来看,想要制定科學的体系搭设方案,需要完成扣件抗滑力、水平杆挠度、立杆强度和刚度等内容的计算。此外,除了进行力学计算,还要进行立杆间距和步距的计算,并且进行相应构造措施的分析,才能制定出能够确保施工安全的搭设方案。

3.2加强模板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与模板施工材料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购买模架原材料时,需要做好材料质量的考察。具体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购买人员应该做到货比三家,以便选购规格适中和质量合格的材料。在施工现场,材料验收人员需要做好材料质量的检验,以免伪劣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值得注意的是,模板施工尤其注重扣件材料的质量。所以,在检测该材料时,需要按照规定开展抽检试验。如果材料质量合格,才能够进行材料的使用[2]。此外,在模板逐渐之前,需要进行钢管是否出现变形和严重磨损等问题的检查,并且确保支撑结构与所测轴力变化规律相同。

3.3做好模板施工人员培训

在模板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模板施工人员培训,以便使其掌握模板施工的要点。首先,需要确保柱模模板的上下连接处于竖向木楞断开。在加固双钢管的过程中,需要分阶段进行上下解柱模的加固,并且通过设置横向双向管进行上节柱模的加固。其次,为了确保下节柱模可以被简单拆除,还要使上节柱模得到箍紧。在进行柱模上下两节的连接时,需要在柱模的木楞侧面设置夹板,从而使柱模得到箍紧。再者,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不能进行上节柱箍的螺栓和扣件的松动。此外,需要做好独立柱柱侧撑的垂直度和加固情况的校核。总之,在模板施工之前,需要根据以往整理的人为操作错误内容进行人员培训,从而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

3.4科学评估模板支撑体系风险

为了确保模板施工的可靠性,还要建立专业的风险评估队伍对模板支撑体系风险展开评估。具体来讲,就是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等内容展开危险评估,以便使与模板支撑体系有关的危险因素得到确定和量化。而根据危险允许范围,则能够确定模板施工的危险性,从而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模板施工的危险性[3]。在模板施工期间,企业可以采取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进行模板支撑体系风险的评估,从而通过评估确保系统安全。

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相关规定做好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的方案、材料、人员、技术等内容的严格管理,将能使体系的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因此,相关单位还要加强模板支撑体系可靠性的研究,以便有效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于桂贤.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0,(08):114.

[2]迂宝明,徐汉奎,陈茂生.新型组装式模板支撑体系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02):121-125.

[3]李为浩.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控制分析研究[J].建筑安全,2014,(07):47-49.

[4]刘立宏.建筑工程模板和支撑体系安全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3,(05):150-151.

猜你喜欢

可靠性建筑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小交路套跑对地铁不均衡客流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增长试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作用研究
民用飞机供应商可靠性管理研究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