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地产的变革时代研究

2016-10-20王晓芳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

王晓芳

【摘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与旅游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2012年以后,我国的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年增长。本文对目前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参考的基础上,对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进行研究,结合现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与人民的文化思想变化趋势,对未来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预测,提升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时代变革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地产行业发展速度变缓,部分二、三线城市地产甚至出现地产滞销的现象。文化与旅游地产的出现,刺激了投资项目的发展,涉及的项目非常之多。据相关信息表明:长白山、大连、西双版纳、武汉以及福州等城市在2010年以后斥资千亿元打造文化旅游地产项目,在青岛、南昌、哈尔滨和合肥打造四个各具特色的万达城,文化与旅游地产的开发,形成众多的地产商“圈地”,文化与旅游地产的开发提升了地产行业的作用与价值,2009年以后,国家将文化与旅游地产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是社会经济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响应时代发展的呼声。世界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趋势使得诸如美国、俄罗斯、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将文化和旅游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战略的扶持与帮助,刺激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文化园、旅游度假地产等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丰富了传统的地产开发模式,使得房地产行业进入了新的时代。文化与旅游地产行业的发展伴随着新的商业模式的诞生,在开发文化与旅游地产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为打造更具实力的文化与旅游地产行业,提升文化与旅游地产业的知名度,需要对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以促进文化与旅游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呈迅速上升的局面,在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经验,不免遇到一些难点和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分析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出解决对策,不断优化文化与旅游地产行业的发展。

(一)文化旅游地产缺乏旅游精品与品牌

文化旅游地产需要一定的文化多样性价值认同作为依托,打造旅游精品与品牌,能够提升文化旅游地产的知名度,进而加大人们对文化旅游地产的认同感。然而目前大多数地区缺乏较为精致的文化品牌,文化旅游专业的隔阂,使得大多数文化旅游方面的策划者无法深入到文化旅游精品与品牌打造的内部,文化旅游精品与品牌打造的预设方案的类别、层次以及其他方面的建设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把握人们的思想变化潮流,与时代变化发展的主流相适应。然而开发商只盲目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产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其次,文化旅游地产品牌建设中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够健全,存在立法与执法的矛盾冲突,根据品牌知识结构与文化特征的法理层面,挖掘品牌知识资源权益是十分必要的[1]。

(二)文化旅游资源部门之间的管理不协调

文化旅游地产行业中多个部门之间的工作难以协调,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内容十分复杂,在缺乏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各个部门的分工合作效率难以提升,需要在对现行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如我国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西部地区的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缺乏较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人才资源的匮乏也是制约部门协调管理的一个主要因素,东部发达的经济城市地区吸引较多的复合人才,使得东西部之间的文化旅游管理差距越来越大。文化旅游地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人才资源作为基础,创新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了,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具有核心价值的文化产业链与生态圈。

(三)文化旅游地产发展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步伐放缓,企业之间的资金周转出现一定的困难。文化旅游地产的建设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方能打造更具实力的文化旅游地产。如上海迪斯尼乐园的建设,涉及到土地、建设、知识产权费用、创意设计、人力等各个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目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投资也存在较大的风险,使得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资金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文化旅游地产投资的评估预测,能够使文化旅游地产的投资方向、发展优势、发展路径以及投资风险等方面的工作计划更为详细,由于现代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企业之间的跨境合作、强强联合方式多样化,使得文化旅游投资评估预测准确率受到影响。市场开发不足,产业链短,也是文化旅游地产建设的一个短板。现代化融资渠道丰富,政策与法律建设的支持,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扶持作用,然而如何运用市场的潜力,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开发更多的市场,是目前文化旅游地产发展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文化旅游地产优化发展的策略

文化旅游地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文化旅游地产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也面临转型发展的难题。在分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多元转型的情况下,对文化旅游地产未来发展建设布局做出新的规划,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企业产业融合方式,增强企业自身建设能力

文化旅游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管理机制,结合企业的经济、环境、技术与外部需求等因素,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调整。如万达集团的旅游文化板块的发展模式中,其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分别为商业业态跨界、产业跨界、O2O双向跨界等三次历程,O2O双向跨界在打造虚实融合业务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2]。根据地区产品内容、建筑设计、经营管理以及地域特色等的不同特点,对企业发展各个模块进行优化组合,拉长产业链,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可以发展为“商业产业链+影视媒体文化产业链+旅游+多元化+复合化”,利用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增强企业的文化影响力,多渠道地进行融资,加强企业之间的商业合作,完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精确做出風险评估,有效地预防投资风险。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面对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心理和客观需求的变化进行实际调查,分析消费者目前的消费需求和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提升企业文化精神内涵,走可持续发展路线,适当引进国外较为先进的管理和发展理念,借鉴国外发展经营经验,有效地规避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风险。

(二)文化旅游地产创建属于自己的文化核心

文化旅游地产的建设核心是文化,开发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才能从根本上吸引消费者。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的选择和要求也随之提高,丰富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口碑,消费者对地区文化特色喜爱和欣赏,能够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我国交通建设网已逐步完善,制约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不是消费能力、交通等因素,而是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倾向。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人力、物力投入,打造更好的文化观光旅游中心、商务会展中心、旅游装备展销中心等,提高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如法国SylviaPine部长称,根据初步统计,2012年法国旅游收入近770亿欧元,同比小幅增长。特别是去年圣诞节期间,法国旅游业表现较好,旅游设施使用率接近80%至100%;去年法国也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大滑雪旅游目的地。2012年,法国旅游收入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实现了200万人的就业[3]。

结语:

我国文化旅游地产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物质需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地产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缺乏、产品品牌打造、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较为成熟和成功的文化旅游地产产业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对目前所开发的项目进行梳理,利用充分的资源和技术条件,重新思考文化旅游地产商业开发的新模式,打造我国文化旅游地产品牌,发掘我国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丰富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马丹.从“百工之术”到现代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李若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30年发展进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

[3]王润球.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旅游购物市场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4]冯京津.智慧旅游城不是乌托邦[J].中国房地产业,2014,(12).

猜你喜欢

旅游产业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17,文化产业如何挑大梁?
北京市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基于SWOT分析的泰安市旅游资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