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商品出口研究

2016-10-20曹雨丝

商情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民币

曹雨丝

【摘要】2015年人民币的汇率整体稳定中有所下调,这对于中國商品的出口相比以往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文从阐述人民币汇率与商品购买力关系和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商品出口之间联系入手,对于我国商品出口今后的优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 汇率调整 商品出口

2015年人民币的汇率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出现了整体下调的趋势,而与之相对应的产品出口则存在着有升有降,整体有所收缩的趋势。因此关于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商品出口的关系分析也和之前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人民币汇率与商品购买力关系

一国的货币汇率与商品的进出口与购买力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对于人民币而已也不例外。以下从人民币汇率近况、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人民币名义汇率影响等方面出发,对于人民币汇率与商品购买力关系进行了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近况

人民币汇率近况出现了稳定中有所下降的趋势。众所周知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与商品出口之间的联系已经并不像前几年那么直接与密切。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的逐渐升级,更多自主知识产品产品的出口导致了其硬需求的变化。其次,由于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出现了大幅度调整,在全球经济疲软、美元和石油下跌的情况下,人民币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也自然会相应贬值。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部分产业与产品仍旧保持了强劲的出口趋势和贸易数量,因此人民币实际上也保持着稳定中略微有所下降的整体趋势。

(二)人民币名义汇率影响

人民币名义汇率影响的分析需要基于汇率市场和国际经济整体形势来进行。人民币名义汇率实际上是在没有考虑到国内外通货膨胀比的情况下,以一种货币以另一种货币为基础的价格,可以表示为本国货币的外币价格,也可以表示为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名义汇率通常会有一个买价与卖价的差价。因此这意味着我国人民币名义汇率是由国家所决定。因此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其对于产品出口的影响是有的,但是也仅仅是极为有限的。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利用相对购买力平价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动态分析可以发现,名义汇率即的合理性依赖于市场和国家的互相妥协,因此在计算出口产品的相对购买力(Wt)时,基期名义汇率的影响是有限的。

(三)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

人民币实际汇率影响还需要考虑到国内外通货膨胀的因素。通常来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实际上需要考虑到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因此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一国长期汇率与长期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的。根据上文的公式,即实际汇率=名义汇率-通货膨胀率,因此可以发现,人民币汇率调整(即名义汇率调整)并不是产品出口的全部影响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将国内外通货膨胀率作为变量来进行分析,才能够得到人民币汇率对于产品出口的实际影响。

二、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商品出口之间联系

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商品出口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从汇率与出口存在偏离、名义汇率影响较低、实际汇率影响较高等方面出发,对于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商品出口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

(一)汇率与出口存在偏离

汇率与出口存在偏离主要是指人民币汇率的降低并没有直接导致商品出口的增加,这一情况与基本商品出口理论所偏离的情况。从短期来看,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实际上由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中国的商品、实际上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因此,我国出口的商品和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存在着人民币名义汇率对购买力平价的交错偏离和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实际汇率的偏离,但是可以发现其总的变动趋势仍旧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并且还存在着人民币名义汇率向购买力平价回归的趋势,因此通过购买力平价方法的分析可以判定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是合理的,不存在国家的汇率操纵情况。

(二)名义汇率影响较低

名义汇率影响较低实际上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国内通货膨胀带来的出口产品成本增加的因素,所以其实际带来的影响是较低的。根据回归方法分析我国商品出口与人民币名义汇率(的相关性可以发现名义汇率对商品出口有着较为明显的时滞效应,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只有经过相当时间才扩散其调整,其对于产品出口结构调整的影响是非常缓慢的。初期货币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因而须经相当长久的时间才会达到全部资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支出的影响也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扩散。正因为调整、传导、涉及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故采取货币行动后必然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生真实效果,因此可以认为从人民币汇率变化到产品出口数量的明显变化一般有6个月以上的时滞区间,这实际上就是说,人民币名义汇率的贬值对中国的商品出口影响是较低的。

(三)实际汇率影响较高

实际汇率影响较高则需要从出口产业和国内不同产业的通货膨胀情况来进行分析。在对于中国商品出口和实际汇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运用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实际汇率贬值往往会代表本国产品在外国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下降,其竞争力上升。并且同时也代表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却上升,其竞争力下降,其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是刺激商品出口并且抑制商品进口的,但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可以发现,我国商品出口之前的强劲情况并不完全是因为汇率变更来达成的。根据我国商品出口弹性分析可以发现其进出口弹性实际上是不满足马歇尔-勒拉条件的。因此实际汇率对于商品进出口的影响虽然大于名义汇率,但是商品出口数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还是成本、需求、质量等三方面的因素。

三、中国商品出口优化建议

中国商品出口优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以下从继续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优化加工贸易结构、、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等方面出发,对于中国商品出口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一)继续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商品出口优化的第一步是需要继续的发挥我国固有的人力资源优势。众所周知在中国商品强劲出口的时期,人口福利带来的低人力资源成本实际上减少了产品的整体成本,因此导致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自身的人力成本出现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导致了部分企业选择在印度和东南亚等人力资源成本更低的国家来进行生产。但是即使是这样,我国由于教育水平提升带来的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实际上更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需求与大趋势,因此我国需要持续的继续发挥固有的人力资源质和量上面的优势才能够继续的起到对于中国商品出口的拉动作用。

(二)优化加工贸易结构

中国商品出口优化的关键在于对于加工贸易结构的优化。出口加工贸易的发展是随着其结构的优化而同步发展的。在现今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疲软期,我国外贸出口的加工贸易的比重也有所下降,这说明了加工贸易结构的转型与优化迫在眉睫。其次,由于加工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因此想要继续的突破,则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期待获得更多的贸易順差。因此可以判定,我国如果想要由出口大国跃升为出口强国,加工贸易出口转型是其重要动力。

(三)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中国商品出口优化离不开对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根据2015年中国产品出口统计的资料显示,我国出口商品总体质量水平和技术含量稳步提高,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这对于反过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有着良好的刺激作用。据统计,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由变化特别明显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继续稳定增加,但是相反的是,初级产品的出口由其中食品及活动物、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及有关原料的下降幅度仍旧在10%以上。因此可以发现,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包括电子信息产品在内的更多高新产品的出口仍旧有着非常可观的前景,因此这也应当是未来我国商品出口的重要方向。

四、结束语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基于国内经济疲软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实际上是较为稳定与合理的。并且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的名义汇率与现今国内的购买力平价基本上保持了协调。因此也可以发现,2015年中国商品尽头下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人民币汇率下降的原因,而是跟国际范围内整体的经济形势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想要在现有汇率前提下提升商品的出口数量,则只能从抓住优势、提升质量、优化结构等方面着手才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骥.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商品出口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2]马骥.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商品出口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

[3]高伟刚.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基于汇率传递的视角[D].南开大学,2014.

[4]马骥.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贸易效应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5]文争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价格传递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Currency Exchang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