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思考

2016-10-20汪玲燕

商情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创新模式现代农业

汪玲燕

【摘要】农业经营方式是基于一定生产关系的经济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当前要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建立现代农业。笔者从中国农村基本国情出发,对如何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业经营方式 农村经济 现代农业;创新模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會提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要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这就是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变,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充分发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在规模、效率、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经营作为先进生产力向农村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的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使农业经营方式更为丰富、更具竞争力,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充满持久的制度活力。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处于人多地少、离散经营的模式,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仍需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地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行使权限,独立经营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结晶。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1983年初,我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能够极大地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但是,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市场竞争力提升困难等矛盾影响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生命力与活力。农户经营需要联合、协作、社会化,需要在“统”和“分”两个层次并行推进,需要明确分工、联合合作,精耕细作,从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向集约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延伸产业链条,既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也适应发展规律推动农业现代化。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能够有效推进农地制度由“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两权并行分置向“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并行分置发展,完善农村土地权能和权益关系,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经营率,发展现代化农村经济。

因此,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第一,要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关键是要解决我国农村土地集中经营的问题,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定居,农业产业人员逐步下降,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初步具备。当前要解决农业规模经济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要解决我国土地资源极度分散经营的问题。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单位, 自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实体。家庭农场既具备符合市场要求的现有生产力水平进行专业化生产,又具有适度规模经济效应,能够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是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

第二,只有从制度上改革才能真正发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改革和完善农地制度,赋予农民对其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抵押、担保的权能,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其中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可以降低失地农民的风险承担,从而为农民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解决了后顾之忧,从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流转提供了机制保障。

第三,同时政府要抓紧制定和落实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社,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经营化的现代种养业,大力支持工商资本进入有利于农业增效、土地产出率高、农民增收的领域,投资发展规模养殖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在农村兴办各种事业,扩大农村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其科学技术应用,发展现代化农业。

第四,要在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倡导龙头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其为农服务、带农增收的骨干作用。

第五,要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制,构建村级服务站点,创新管理机制,充实农业公共服务人员,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使其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最后,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打破传统农业发展路径障碍,加快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激发各类农业生产要素,深度挖掘农场经济发展潜力。

中国农民总量仍占总人口70%,且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农业规模经营形式不能“一刀切”,而要多样经营,稳步推进。在实行家庭农场、种田大户、资本下乡建立的农业企业模式时,也要预防土地过渡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造成大量失地农民难以安排就业、滞留城市中造成社会动荡,以及可能会引发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彻底瓦解。因此在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的道路上,应当循序渐进,向新农村集体流转集中,实行集体合作经营、分工合作与企业化民主化管理,真正做到制度改革,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冯海发.为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夯实基础[N].农民日报,2013.

[2] 张晓山.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发展现代农业[J].农业经济问题,2006,(8).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创新模式现代农业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