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京园微生物肥对土壤主要化学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2016-10-20郭旭欣
郭旭欣
摘要 测定美国翠京元微生物肥对土壤主要化学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翠京园微生物有机肥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都有所提高,土壤pH值有平衡的趋势,在底肥减少50%的前提下玉米仍能增产3.44%,在底肥减少25%的前提下玉米仍能增产17.98%。
关键词 翠京园微生物菌肥;土壤化学性质;土壤肥力;玉米产量
中图分类号 S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09-01
在农业生产发展中,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仅对土地资源破坏很大,一系列土壤理化性质都相应发生变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品质降低,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随着“绿色农业”“有机生态农业”的出现,应当大力推广施用微生物肥,以微生物肥替代合成无机化肥,已被证明是拯救土壤、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方法。美国“翠京元”微生物肥(CHYKINGYOUNG)是由美国亚联企业集团研发生产的一种纯天然液体有机产品,它无毒、无害、环保,对人畜均不导致任何疾病[1-2]。自1992年问世以来,已成功应用于美国、德国、法国、印度、泰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投入使用已经6年,是中国农业部唯一引进的进口微生物菌肥,是最佳土壤改良产品,它由“好氧”和“厌氧”两大类互相对立的菌种组成,在同一培养基里繁殖生存,增加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共同作用于土壤及植物根部,使植物根深蒂固,既耐寒、抗旱,使作物提早成熟7~15 d,使得生长期延长。为验证其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1设在虎林市杨岗镇杨树河村,种植玉米兴源5号。试验地2设在密山市杨木乡大兴隆镇,种植玉米吉单519。试验于2015年4— 10月进行。供试微生物菌肥:美国“翠京元”微生物有机肥。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大区对比的方法,每区面积为667 m2,对照为常规施肥:施用复合肥600 kg/hm2;试验地1底肥减半,即施用复合肥300 kg/hm2,施用翠京园微生物肥1 200 mL/hm2(15瓶/hm2);试验地2底肥减量25%,即施用复合肥450 kg/hm2,施用翠京园微生物肥1 200 mL/hm2(15瓶/hm2),3次重复,翠京园微生物肥每瓶加150 kg水喷施于土壤,对照加等量水喷施于土壤。
1.3 试验方法
在试验地块上,玉米采收后进行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测定,采用农业行业标准测定,土壤pH值的测定用电极法,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用重铬酸钾法,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用Olsen法,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用乙酸铵法[3]。
2 结果与分析
2.1 翠京园微生物肥对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施用翠京园微生物有机肥后土壤pH值变化不明显,但有上升趋势。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都有所提高,密山市杨木乡大兴隆镇有效磷提高的比较显著。密山市杨木乡大兴隆镇速效钾含量降低,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化肥减量后本身钾肥施用就减少,翠京园微生物肥并没能全面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或者是管理方法不当造成的。虎林市杨岗镇杨树河村速效钾含量仍有所提高。本试验有机质虽都有所提高,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一是可能是由于“厌氧”菌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有机质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
2.2 翠京园微生物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經过2015年一年两地的田间试验,施用翠京园微生物有机肥1 200 mL/hm2(15瓶/hm2),加水150 kg/瓶喷施于土壤,在底肥减少50%的前提下玉米仍能增产
3.44%,在底肥减少25%的前提下玉米仍能增产17.98%。
3 结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翠京园微生物有机肥,能够分解土壤中钙化了的化学肥料,使土壤快速恢复健康,有平衡土壤pH值的趋势,提高了土壤肥力,也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施用翠京园微生物有机肥后,植株生长旺盛,增强了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节省了施用农药的成本,使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据统计,翠京园微生物有机肥最多能够代替多达80%化学氮肥,节省了资金投入,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4-5]。
4 参考文献
[1]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4-35,56-58,81-83,106-107.
[2] 张晓梅,苗增建.翠京元微生物肥对紫甘蓝品质及土壤成分影响研究[J].北方园艺,2013(6):189-190.
[3] 方玉川,孙利军,李建红,等.亚联微生物菌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2(1):39-41.
[4] 石红磊,谢永峰.美国翠京元微生物肥对水稻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影响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2009(2):13.
[5] 韦善清,梁芳梅,胡钧铭,等.微生物肥对高油玉米叶部生理指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5):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