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毛竹丰产栽培技术
2016-10-20汪玉林
汪玉林
摘要 结合皖南山区的自然条件,从种植区域选择、苗木准备、栽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皖南山区毛竹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 毛竹;丰产;栽培技术;皖南山区
中图分类号 S79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64-01
皖南山区是指安徽省南部山地丘陵一带,长江南部,与浙江、江西交界处。此地气候宜人,潮湿多雨,降水量充沛(达1 100~2 500 mm),全年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在15~16 ℃,无霜期达230 d以上,土壤以红壤酸性土为主,空气湿度较大。毛竹的经济价值较高、用途较广,适宜种植在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在15~20 ℃之间、降水量在1 200~1 800 mm的地区,因此皖南地区非常适宜毛竹的种植。本文结合皖南山区的实际情况,对毛竹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1 种植区域选择
毛竹虽然适生能力较强,但是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首先,需要有充足的水湿条件,但是还要避免积水涝渍,避免长期对根系淹渍。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土质黏重的地方则不易生长。其次,毛竹属于喜阴植物,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选背风坡的山谷、山麓、山腰地带。第三,毛竹具有深根性,土壤厚度需要在50 cm以上。对于土质方面,虽然在板岩、页岩、花岗岩、砂岩等母岩中均可发育,但是为了促进其快速生长可选择在肥沃、湿通透性较好的砂质土或砂质壤土,一般在pH值4~7之间的红壤、黄红壤、黄壤上较易生长[1]。
2 苗木准备
毛竹造林的方式一般有4种,分别为母竹移栽造林、毛竹埋鞭造林、截秆移蔸造林和毛竹实生苗造林,其中母竹移栽的方式使用较多且优点较为明显。在毛竹栽种之前,要选择二至三年生、生长旺盛、无病虫害、鞭芽饱满、枝叶繁茂、鞭根未受到损伤、胸径在5 cm以上、分枝低,第一篷分枝有二杈,盘枝4~5个的种苗。为了方便运输以及保护毛竹能够快速适应新种植区的环境,根系中可適量带些宿土。如果运输距离较远且不易搬运应做好保湿防护等措施,可用稻草或草袋包裹运输[2]。
3 栽种
栽种时间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最好在阴雨天后进行。种苗运输到目的地后要尽快栽植,以免长时间放置导致苗木干枯。在栽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整理,做好清理杂物、深翻土壤、全面开垦、深挖坑穴等,一般造穴规格为120 cm×60 cm×50 cm,株行距为5 m×6 m,深度在20 cm以上,栽种密度为450株/hm2左右。挖穴完毕后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施完后要将表土与穴内土搅拌均匀,然后再将种苗放入,并踏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结合,然后浇灌定根水,并适量覆盖土层。为了避免种植区域风级过大影响毛竹成活,可用支架将其固定[3]。
4 抚育管理
4.1 林分控制
对于新种毛竹应根据种植区域的环境、坡度、土壤的肥瘠情况合理控制立竹的密度与竹龄结构。无论是种植、养护还是砍伐,应使其形成一个竹龄的阶梯,以便于竹林可持续发展。种竹成活后用于养竹护笋,一般保留3年内新竹,每丛3~6株;6年内主要用于新竹的储蓄,每丛6~15株;6~8年的新竹主要在于养护,每丛15~25株。在每次砍伐去留的过程中应去劣留优,逐渐优化竹林品种。
4.2 精心管理
在毛竹进入生长休眠期时,应将其土壤进行深翻、除去杂草。深翻的深度一般在20 cm左右,将杂草一起翻入地下,慎用化学除草剂。同时,拣出老竹蔸、死竹鞭、老鞭、树头等杂物。深翻复垦在种植初期可每年1次,毛竹生长成熟后可每5年1次。松土除草可同时进行,每年在春末、秋初各1次。以上管理活动均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竹林生长。
4.3 肥水管理
毛竹需水量较大,土壤也需要潮湿,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雨水量对灌溉情况进行调节,但要避免积水等造成的烂鞭、烂笋等情况的发生。施肥过程一般与除草和松土工作同时进行,一般可施加土杂肥或化肥。第1次在2月,为了促进春笋的早发与生长可施加速效肥。第2次在5月左右,主要为促进抽枝展叶,地下行鞭,可株施尿素100~200 g;第3次在9月左右,为了促进笋芽分化孕笋,可株施有机肥3~5 kg;第4次在11月左右,以土杂肥、粪肥为主,以便促进翌年笋子生长。施用方法可根据种植环境以及工作量选择环沟施或用水冲施。为了改善土壤环境,增加肥力还可以在林地进行套种,如各种豆类等[4]。
4.4 病虫害防治
毛竹林常见的虫害有笋蝇、笋夜蛾、竹象虫、竹蝗、竹螟、竹斑蛾等,以侵蚀竹笋、叶子为主,一般的虫害使用化学药物就可以防治,但是对于竹蝗、竹螟、笋蝇和竹斑蛾这种较为严重的虫害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毛竹主要的病害有枯梢病和水枯病等。枯梢病发生后需要从发病部位以下的2节全部截除,避免病菌的蔓延与传播,同时还要喷洒1%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如果发生水枯病则要将病竹立即清除和销毁,否则会大面积地蔓延[5-6]。
5 参考文献
[1] 姚杏蓉.皖南山区毛竹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1):103.
[2] 张建中.皖南山区毛竹丰产培育的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5(10):87.
[3] 李贵书.宁国市毛竹林资源概况及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3):214.
[4] 赵忠保.毛竹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3):185-186.
[5] 蒋维昕.毛竹的遗传结构及群体演化[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6] 刘恩斌,施拥军,李永夫,等. 浙江毛竹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J].林业科学,201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