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楠竹笋用林培育技术

2016-10-20胡彦彪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8期

胡彦彪

摘要 从林地选择、精细整地、母竹挖掘和运输种植、幼林管理、护竹留笋、成林培育、合理挖笋、适当砍伐等方面介绍楠竹笋用林培育技术,以期对楠竹笋用林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楠竹;笋用林;护竹留笋;营造培育;挖笋

中图分类号 S79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57-02

竹子是我国经济林、生态林、用材林的兼用树种之一。城固县地处秦巴腹地,境内“一江五河”纵横交错,空气相对湿度为79%,全县植物资源丰富,乔、灌木树种达53科69属134余种,是竹类植物的适生区。为给山区群众寻找一条生态致富之路,自2012年起,城固县在深入论证考察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了相关人员赴“中国竹乡”浙江省安吉县考察学习楠竹产业,把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泛、枝叶秀美的名贵竹种楠竹确定为城固县主打项目之一,在城固县五堵镇、天明镇、三合镇、上元观镇、董家营镇和青龙寺林场实施新造了近666.67 hm2楠竹用材林和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目前楠竹生长保存情况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城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楠竹产业发展,确定把楠竹产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山区林种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提出要继续加大楠竹产业发展规模力度,在全县南北山区倾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和竹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拳头”产业,并向省、市申请列入全省楠竹产业发展示范县,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成为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如今,楠竹产业已成为城固县林业发展的新亮点。

1 林地选择

1.1 立地条件

选择海拔800 m以下、坡度不超过15°、光照充足、土层厚度60 cm以上、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中壤土、砂壤土营造楠竹笋用林。

1.2 选地及林地清理

选择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坡度平缓、土层深厚、立竹度好的楠竹纯林改造成楠竹笋用林或笋、竹兼用林。砍除林地杂灌,挖除老竹蔸、蔸和清除石块,创造竹鞭生长的良好环境。

2 精细整地

2.1 方法

劈山,清理林地,全面开垦,深度30 cm以上;同时清除石块、树蔸等。全垦深翻时避免损伤幼壮竹鞭及竹鞭上的鞭芽和鞭根,要注意清除石头、竹蔸、树蔸和老竹鞭,在深翻的基础上再施肥,埋青。深翻松土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培肥力条件。挖穴,600~900个/hm2,穴长150 cm、宽100 cm、深50 cm,穴长边与等高线平行。开沟,每隔5~10 m开水平沟1条,沟宽为30 cm、深度为25 cm[1-2]。

2.2 时间

改造竹林的第1年深翻可在6月中旬进行,也可结合挖冬笋在12月至翌年1月进行。

3 母竹挖掘、运输和种植

3.1 母竹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一至三年生、胸径3~6 cm的楠竹为母竹。

3.2 母竹挖掘

母竹留来鞭30 cm以上、去鞭50 cm以上;挖时不伤鞭芽,少伤鞭根,不损伤“螺丝钉”。带土直径一般以母竹地径6~8倍为度,留4~5盘,砍梢切口斜面平滑不开裂。

3.3 母竹运输

远途运输母竹必须用稻草、草绳、麻袋等将竹蔸鞭根和宿土一起包好扎紧;装卸时要避免损伤芽鞭、螺丝钉;装车(船)时,将母竹横放或斜放,竹蔸相互紧靠,盖上覆盖物,对母竹枝叶经常喷水。

3.4 母竹种植

解去母竹包扎物,将母竹放入穴中,竹蔸上部略低于土面,鞭土密接,下紧上松;填土时防止损伤鞭根和笋芽,浇水保湿,打桩固定。种植时间为初冬和早春,种植密度为600~900株/hm2。

4 幼林管理

4.1 水分管理

母竹周围覆盖稻草等,久旱不雨应浇水灌溉,每株15 kg;久雨不晴,应及时排出积水。

4.2 松土除草

栽后第1~2年每年除草2~3次,分别为3—4月、5—6月、8—9月。栽后第3年开始每年除草1次,可在7—8月进行。提倡竹、农间作,以耕代抚,但应選择不与楠竹争肥、争水的矮杆和豆科作物。

4.3 施肥

第1年施肥2次,5—6月每株根施复合肥0.25 kg或液施尿素0.15~0.25 kg;9—10月每株施人粪尿5 kg,加水2-4倍浇施。第2年5—6月施复合肥375 kg/hm2,9—10月施人粪尿4.5 t/hm2,11—12月施有机肥19.5 t/hm2。第3年5—6月施复合肥450 kg/hm2,9—10月施人粪尿8 250 kg/hm2,11—12月施有机肥30 t/hm2。

5 护竹留笋

5.1 新造母竹护理

及时处理新竹下陷、歪倒、露根、露鞭或因摇晃而产生的积水穴洞。禁止牲畜(牛羊等)进入竹林中啃食或破坏,保护好新造母竹。

5.2 母竹留养

除删去过多的并生笋以外,尽量留养。在新竹抽枝后展叶以前,砍去15盘以上的竹梢。

5.3 适时留竹

楠竹春笋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出土。“清明”前后10 d出土的春笋多数是浅鞭笋,笋小,不宜作母竹留养;“谷雨”5 d以后出土的春笋多数是老弱竹及同鞭末期笋,亦不宜作母竹留养。应选择“谷雨”前后5 d出土的大、壮、深的春笋作母竹留养,并采取先留后选、边留边选的方法均匀留养。竹笋在生长发育期,主要靠母竹供给养分。选留母竹应以中后期出土的竹笋为宜,这个时期出笋数量多、质量好、成竹率高,从中均匀地选择健壮的竹笋用作母竹。留母竹量为5 250株/hm2左右[3]。

6 成林培育

6.1 新竹培育

每年4月中旬留新竹315~390株/hm2;每年冬季挖去八年生以上的母竹。留養胸径7~10 cm的中径竹为宜,清除老鞭、成鞭及竹蔸,留养生长健壮的竹鞭。

6.2 土壤管理

一年松土2次,结合施肥进行。5月底至6月初第1次进行深翻松土,深度为20~30 cm;9—10月浅削松土,深度为6~10 cm。

6.3 施肥

一是催笋肥。2月中旬施入,施尿素或复合肥300 kg/hm2,在母竹基部前方1.0~1.5 m处开沟施入。二是笋穴肥。出笋期间施入,施尿素或复合肥750 kg/hm2。三是竹鞭肥。5月底6月初进行,施入腐熟厩肥19.5 t/hm2,开沟深施。也可施入堆肥、垃圾、饼肥或复合肥750~1 500 kg/hm2。四是孕笋肥。8—9月施入,撒施复合肥750 kg/hm2,浅削入土。也可泼施人畜肥7.5 t/hm2。

6.4 排水和灌溉

平缓和山湾的竹林地,雨季要确保排水通畅。如遇干旱要挑水浇地,并覆盖稻草或杂草保湿,覆盖厚度10 cm以上。

6.5 护笋养竹

若现有竹林为大小年竹林,则建立笋用林初2~3年内要大年少挖笋,小年基本不挖笋;若是花年竹林,则要尽量留养小年楠竹,使竹林达到有健壮立竹2 250~3 000株/hm2,且分布均衡、龄级合理。

7 合理挖笋

楠竹可挖春、冬笋4 500 kg/hm2以上,春、冬笋按7元/kg计算,年产值在3.15万元/hm2以上。

7.1 春笋的挖掘和培育

春笋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挖掘。楠竹春笋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出笋,早期笋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及时挖除早期笋还可节省养分,促进多生笋。挖春笋要掌握“早期笋、前期笋及时挖、全部挖,中、后期笋选留母竹,末期笋全部挖光”的原则。对早、前期发的笋,笋箨尖刚露土就要挖,即挖泥下笋,此时笋的品质好、笋价高,又可减少竹林养分消耗。对中、后期发的笋也要在笋高10 cm以内及时挖掘,即挖泥上笋。春笋出土期间可每隔1 d挖1次。挖笋后的笋穴应及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人畜粪及2%左右的尿素水溶液后再覆土。注意所施肥料不要直接接触竹鞭。及时挖笋,保持养分[4]。

7.2 冬笋的挖掘与培育

在笋用林中挖掘冬笋是合理的。每年11-12月竹林土中的笋体粗大,是挖冬笋的好季节。冬笋的挖掘方法有沿鞭翻土挖、土裂开穴挖、结合冬垦挖三种。挖笋后,先用翻起的少量生土覆盖竹鞭,再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穴内,最后填平沟或穴。

7.3 培育“四季笋”,提高产笋量

楠竹既产春笋,又产冬笋,夏、秋季节还产鞭笋。冬笋、鞭笋味道鲜美,是鲜笋淡季的名贵蔬菜。鞭笋挖除要合理,挖后及时覆土。做到竹林空隙处不挖或少挖;土层深厚处不挖;横鞭(关门鞭)要挖;“梅鞭”以埋为主、挖为辅;“伏鞭”以挖为主,埋为辅。

8 适当砍伐

通过适当砍伐使笋用林经常保持二至五年生孕笋竹占优势比例,其竹龄组成最好为:一年生、二至三年生、四至五年生竹各占30%,六至七年生竹占10%,用以补空地。楠竹笋用林的砍伐亦采用龄级择伐法,七年生以上的老竹一般不留。砍伐季节也应在冬季进行。砍伐后要随即挖除竹蔸或进行破蔸施肥。

9 参考文献

[1] 梅再胜,曹庆华,梅晗璐,等.长江流域笋用楠竹的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6(1):47-49.

[2] 安云虹.从江县楠竹移竹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5):76-77.

[3] 王力,李群.浅谈楠竹栽培管理技术[J].汉中科技,2014(1):53-54.

[4] 林小娟.毛竹丰产栽培与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