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粳稻新品种常农粳8号机械化高产群体特征与栽培技术
2016-10-20端木李玲
端木李玲
摘要 常农粳8号为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具有米质优、抗倒性好、分蘖力强、穗粒结构协调、熟期理想等特点,为机械化栽培理想应用品种,适宜机械化栽培,为苏南地区周年粮食高产栽培理想应用品种。通过大面积试验示范,其机械化栽培达到11.25 t/hm2产量理想的群体特征为基本苗数90万株/hm2左右,有效穗数345万穗/hm2左右,成穗率75%以上,每穗粒数135粒左右,结实率95%左右,千粒重27.5 g以上。并总结了其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流水线育秧、机械化栽插、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机械化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常农粳 8 号;机械化;高产;群体特征;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022-0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传统的以人为主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水稻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了迅速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指从育苗到整地、插秧、田间管理、收获、干燥等项作业实行机械化作业,或以少量手工辅助的机械化生产,是一整套的机械作业与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抓好水稻全程机械化,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提高稻米品质、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生产中选用米质优、抗倒性好、分蘖能力强、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是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措施[2]。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粳稻新品种常农粳8号,具有米质优、抗倒性好、分蘖力强、穗粒结构协调、熟期理想等特点,为机械化栽培理想应用品种[3]。现介绍其特征特性、群体特征及栽培技术,以供农户种植参考。
1 常农粳8号的特征特性
常农粳8号原名“常粳11-5”,由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7年以H07-37/武运粳23号杂交经连续加代选育,于2010年育成,201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412),属早熟晚粳稻品种。
1.1 稻米品质优良
据2011年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结果:出糙率87.5%,精米率76.1%,整精米率71.3%,粒長5.1 mm,长宽比1.8,垩白率25%,垩白度2.5%,碱消值6.8级,胶稠度87 mm,直链淀粉含量15.8%,透明度1级,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2013年获江苏省第四届粳稻优质米食味评比二等奖。谷粒饱满,呈近椭圆形,颖壳秆黄色,商品性好。
1.2 株型好,综合抗性强
该品种的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基部节间短,抗倒能力强,剑叶挺拔,受光姿态好,功能期长。同时,该品种抗条纹叶枯病、纹枯病,中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苗期免疫、穗期中抗。
1.3 穗粒结构协调
该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型较大,穗层整齐,着粒中等,穗形半直立,一般单产9.75 t/hm2以上,高产田块可达11.25 t/hm2左右;自身调节能力强,容易栽培。
1.4 熟期适宜
该品种叶色淡绿,生长清秀,后期灌浆快,熟相好,比对照武运粳23号早熟3 d,熟期理想[4]。
2 常农粳8号机械化栽培高产群体特征
该品种审定后,常熟市种子管理站和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常熟市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合作社共同组织开展了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先后在常熟市古里镇坞丘村、海虞镇郑家桥村、辛庄镇卫家塘村建立示范田。如表1所示,2014年常熟市古里镇坞坵村7.1 hm2机械化栽培高产示范田,经实产验收平均产量11.35 t/hm2。2015年海虞镇郑家桥村10.1 hm2机械化栽培高产示范田,经实产验收平均产量11.63 t/hm2,最高田块产量达到11.87 t/hm2;辛庄镇卫家塘村8.3 hm2机械化栽培高产示范田,经实产验收平均产量10.93 t/hm2。
根据常农粳8号特征特性和机械化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结果,要获得11.25 t/hm2左右的产量水平,理想的群体穗粒结构为:基本苗数90万株/hm2左右,有效穗数345万穗/hm2左右,成穗率75%以上,每穗粒数135粒左右,结实率95%左右,千粒重27.5 g以上。
3 常农粳8号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要达到上述理想群体结构,较好地协调好穗数与穗型、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间的关系,在各生育阶段着重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3.1 育秧
在苏南地区稻麦两熟制栽培模式下,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秧大田比例以1∶100 为宜。播前10 d做好秧板,秧板宽度1.4 m,秧沟宽0.3 m。需硬盘300~375张/hm2,采用流水线基质育秧,晒种后用药剂浸种,浸种36~48 h后催短芽播种,每盘播芽谷重170~180 g。播种结束后,叠盘堆放暗化2~3 d,催齐苗后摆放到秧板上,用无纺布覆盖。齐苗至二叶期保持秧盘湿润不发白,3叶后灌浅水层,保持营养土湿润。栽前2~3 d揭去无纺布炼苗,移栽前1 d用好起身药[5]。
3.2 移栽
根据常农粳8号的生育特点,叶龄3.5 叶、秧龄为15 d左右为最佳移栽期,采用座式高速插秧机栽插,栽插24.0万~25.5万穴/hm2,每穴3~5株,基本苗90万株/hm2以上。薄水浅插,插秧深度掌握“不漂不倒,深浅适度”原则。水稻移栽结束后如出现断垄、缺棵、漂秧等现象,要及时进行人工补苗,确保移栽质量,同时保持3 cm 左右浅水层3~5 d,促进秧苗返青活棵[6]。
3.3 大田管理
一是施肥管理。基肥使用大型施肥机喷施后翻耕,移栽后施肥采用小型电动或汽油施肥机喷施,确保肥料施用均匀。基肥施用45%高浓度复合肥300 kg/hm2、尿素150 kg/hm2。分蘖肥分2次施用,第1次为移栽后5 d结合除草施用尿素112.5 kg/hm2,第2次为移栽后15 d施用尿素75 kg/hm2。穗肥在主茎叶龄余数达3.5~4.0 叶、叶色褪淡后一次施用,施尿素150 kg/hm2、45%高浓度复合肥225 kg/hm2。全生育期施用氮肥控制在315 kg/hm2左右。
二是水浆管理。移栽后保持一定水层,以利返青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以促进分蘖发生。在合理基本苗的基础上,促进群体在有效穗分蘖临界叶龄期或稍早达到预期的适宜穗数的苗数,常农粳8号有效分蘖临界叶龄为11叶,根据其叶龄进程,其主茎叶龄达到11叶时,即在移栽后30 d左右,茎蘖数达到345万个/hm2左右。此后,以控制分蘖发生为主,高峰苗控制在450万株/hm2以内,并应多次搁田,直至搁透,后期干湿交潜,防止过早断水,以利养根保叶,确保活熟到老,达到高产、稳产目的。
3.4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抓准病虫情,以重点病虫为主,兼治其他病虫,进行病虫综合防治。在育秧阶段全部使用无纺布覆盖,减少秧田期农药用量,大田病虫害防治中重点抓好水稻纹枯病,以及二化螟、三化螟的防治,用好破口药,防好穗期病害,确保丰产、丰收。
4 参考文献
[1] 李轶楠.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农业工程,2014,4(5):31-34.
[2] 康洪灿,李国生,钏兴宽,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对品种的要求[J].中国稻米,2015,21(4):191-192.
[3] 赵品恒,王雪刚,季向东,等.常农粳8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稻米,2015,21(4):85-86.
[4] 王雪刚,戴俊江,季向东,等.优质粳稻常农粳8号选育过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5(6):39.
[5] 顾宗福,苏建国,王冬明,等.水稻机械化流水线育秧操作规程[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96.
[6] 高存启.优质香粳稻绥粳4号及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4(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