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价值观理性探微
2016-10-20富原
富原
摘 要:文化价值观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是以经济为基础,同时也会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动力。从传统与现代视角透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深层变化。中国转型社会价值观的冲突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来引领当前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转型社会;新型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177-02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社会进入了由传统农耕文明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加速转型期,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的社会,与此同时积累并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当我们深思这些社会问题的根由和出路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文化价值观问题,破解时局之管孔,需要从观念层面、“传统与现代”视角透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深层变化,认识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更好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文化价值。
一、文化价值观的内涵
何为文化价值观,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其解读也不同。按照梁漱溟先生的观点,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国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文化”,它规制着一个民族(国家)的“生活样法”即民族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区别是“根本文化”区别即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及中国封建文化价值观的不同[1]。西方以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文化价值观的研究最具代表,他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会对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论证了基督教新教文化价值观对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发挥了巨大影响,在韦伯看来文化价值理念并非总是物质环境的反应,也可以成为引发社会经济变迁的精神动力。这一观点也被当代社会学者们所认可,他们认为文化价值观中的信念、态度和愿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越来越大的共识,认为当今全球经济繁荣源自于具有市场经济文化价值观的人力资本。美国著名学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主持43个国家的公众中有代表性的全国抽样的主要价值观念和信仰调查项目中,以实证研究的形式证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使公众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使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产生某种化学效应。因此,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赋予文化价值观的概念,从广义上是指一个民族(国家)在处理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自然关系上呈现出的文化共同性。文化价值观不同,民族成员的社会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就不同,呈现出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特征并决定着民族(国家)发展轨迹[2]。它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民族精神,是共同秉持的理想、信念和共识。而狭义文化价值观是指社会中由生产方式决定并服务于生产方式的某种特定观念体系。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所以在现实中,不同时期的社会范式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
二、中国转型社会文化价值观
无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还是孔德的西方社会学传统,传统与现代、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都是社会学分析方法的两种理想模型,“传统与现代”的分析框架也是社会学理论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范式。对中国转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及意识形态的认识可以用社会学分析的这两种类型为参照,采用“传统与现代”比较分析的方法和范式进行研究,洞察中国文化发展中不同阶段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是以儒学观念为其价值取向的封建农耕文化价值观,是集权政体、自然经济和儒学思想相结合的文化体系,这种自西汉时代起三位一体的社会结构几千年来一直支配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进程。主流的传统经济观念是‘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去奢崇俭。政府通过集权的方式来干预经济和一切社会事务,辅以教化与倡导,这样来维护传统的统治秩序。”公元前81年的“盐铁会议”是一个重要标志,从此,主流的传统经济观念就是分散性小农生产与集权性专制政体相结合。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结构,总体而言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家庭组织和血缘关系为社会主要组织形式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以传统权威为基础、家长制管理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宗法社会。具有分散、封闭性,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低,社会同质程度较高的特征。其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呈现“差序格局”特点,权力地位、财产、身份地位乃至是婚姻關系等都是按“差序格局”进行配置[3]。集权干预、儒学思想、小农自然经济它们的组合因此也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个体观念组合,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形成了具有重视道德和精神的思想意识、“三纲五常”的人伦道德以及“三从四德”的行为方式的人格价值观念。
现代社会则不同,其社会结构是以工业为基础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合作、机器大生产和业缘关系为生产组织形式的商品经济社会,法律是社会管理的主要理性尺码,社会依据市场配置原则进行分配,具有开放性和契约性特点。但社会异质性程度高,以自由、平等、勤奋、节俭、自立、法制等为其主要价值取向,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具有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概念厘清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结构的本质,“西洋的社会像我们在田里的捆柴……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的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而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4]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是现代与传统的社会结构差别,不仅体现为传统与现代,或是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之间的不同,也包含了内在价值观的差异。从个体的表征来看,现代社会的个体人格与传统社会的个体人格具有相反特征,在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主导下的社会个体形成了独立、自主、自由、理性的个体人格。
如此,转型社会文化价值观最大特点就是传统社会价值观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交集。转型时期,传统因素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还起着主导作用,但同时现代因素的影响也崭露头角,并开始凸显它的主导作用,带来社会行为方式、秩序、规范体系以及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巨变,出现了带有普遍性的“去传统化”。转型社会的中国不可避免且也需要进行价值观的重建,重塑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导引领作用。
三、新型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
梁漱溟先生认为,“近世以来,西洋人都是力持向前要求的态度;从这态度就有他那经济竞争。于是征服了自然,制度日新,改造又改造,改造到这社会大改造一步,理想的世界出现,所谓生存问题逝去者……人类将从人对物的问题之时代而转入人对人之时代——第二种他心问题之时代。……物质不满足时代,转入精神不安宁时代;物质不足必求之于外,精神不宁必求之于己。……礼乐在未来文化中之重要是我敢断言的。”列宁在谈论无产阶级文化时曾说:“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时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以市场经济要素作为基础性资源进行配置,充分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使得我们的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为精神文化领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与此同时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一旦成型,就会与它所赖以存在的传统精神形态相分离,去适应现实的经济基础,并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因此,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应当也只有在人类已经取得的所有文化成就的基础之上加以改造才能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样态。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因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民族信仰,共同的历史遗产,共同的传承正对现代人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整合作用。而儒学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精心爱护,挖掘其精髓,批判性的继承,使之成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郑杭生先生提倡“开发传统,服务现代”,认为从传统因素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变为现代因素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既有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又有现代向传统的转变,既有传统向传统的转变,又有现代向现代的转变。传统与现代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分状态,它们两者是互为表达、彼此推进的:没有现代也就无所谓传统,传統揭示了现代的另一种面相[5]。中国转型社会的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与之相契合我们也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因此,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应该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先导,继承优秀的传统儒家思想基因和西方思想之精华的、独具特色的新型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J].理论月刊,1986(7).
[3]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化内涵[J].社会学研究,2003(1).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13-14.
[5]郑杭生.当前中国比较文明研究的任务[J].社会科学辑刊,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