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旅游文化课堂教学提升策略探讨

2016-10-20沈文雅顾津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中职策略课堂教学

沈文雅+顾津静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及要求不断提高,这与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落后的现状产生强烈冲突。职业高中作为旅游从业人员的主要输出地,对于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肩负着重任。本文旨在分析中职学校旅游文化课堂的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促进旅游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中职 旅游文化课 课堂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旅游文化课程概述

旅游文化是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起基础性作用。旅游文化课程的设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旅游文化的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学习各个国家和地区旅游文化概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为后续的导游讲解技能、旅游管理能力及其它各项旅游服务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专业素养,具有内涵和审美创新力能力的旅游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旅游业服务水平的提升,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为我国中职旅游专业的教育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做出贡献。

旅游文化课程所用教材,如《旅游文化》,其内容丰富性趣味性十足,涵盖了天南地北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自然人文景观景、园林建筑、旅游诗文等内容。教材内涵丰富,知识系统庞大、结构完整,主要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呈现,回答了“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陈述性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而且机械记忆成分居多。

2中职旅游文化课堂教学现存问题

2.1课堂纪律涣散,教学效果低下

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主要来于中考时成绩未达到普通高中入学资格的一批学生,他们整体上具备以下的特点:(1)年龄处于17-20岁之间,处于青春期的后期阶段,心智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但是还不够成熟,时常会表现出一些类似小学生的特征。如思维单一,易冲动,对教学直观的依赖性大等。(2)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气质类型多为胆汁质和多血质,他们大多生性活泼好动,情绪波动性较大,易兴奋且兴奋后平复心情的速度较慢。(3)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注意的品质相对较弱。包括注意的范围、稳定性、转移及分配四个方面,尤其是注意稳定性极低,即注意力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很短。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在年龄阶段、心智特点、气质性格及注意品质上的特殊性对于有序的课堂纪律的打造和维护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利于学生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尤其饮食文化和风土民情等内容极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学生积极性高涨,但他们常常会兴奋过度,在课堂上无序发言,发言内容天马行空甚至有不符合教学内容的脏话粗话,致使全班同学一团哄笑,教师短时间内难以平复这样纪律涣散的氛围。此外,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较弱,兴趣保持的时间短,失去兴趣后,他们大多选择各自聊天或者睡觉,不仅影响自身的学习,也不利于其他认真听课同学的学习效果,更是班级不良风气的源头之一。

2.2学生缺乏自信,自主学习能力薄弱

现阶段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给予了职业教育大量的政策支持与帮扶,但社会对于职业教育依然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不认可职业教育,认为这是普通教育淘汰下来的学生才接受的二流教育,学而优则仕才有前途。社会的整体认知反映到中职学生心中,便致使其产生不自信的心境和不愿自主学习的心态,长期影响着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旅游文化课知识点众多,学生容易产生理解和记忆混淆,仅仅课堂学习不足以掌握知识,学生课后的自主巩固训练至关重要。但中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偏低,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够高效,影响其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最终导致旅游文化课的教学效果不佳。

2.3教师激情不足,轻视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一份灵活而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学生,目标是要引导和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这要求教师拥有充分的职业认同和教育激情,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点、学习习惯,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知行合一等教学探索,践行终身学习以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用激情和师爱灌溉教学这片热土。中职旅游文化课教师大多数存在教学激情不足和师爱缺失的现象,在老教师中体现尤为明显。教师激情常与学生的成绩挂钩,旅游文化课程记忆性内容多,学生又缺乏课后自主巩固训练,考试成绩常常在其它科目中处于末位,导致教师的成就感下降,对学生产生失落感,对教学的努力和热情随之降低。教师失去教学激情,减少在教法与学法上的探索,学生学习效果自然下降,形成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之间的恶性循环,最终不利于学生旅游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于高素质旅游人才的输出。

3中职旅游文化课堂教学提升策略

3.1优化班集体,打造优良班风

班集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健康成熟的班集体拥有良好的班风,能够促进生生和师生之间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提升师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针对中职旅游文化课堂纪律涣散、学风不佳、教师激情匮乏的问题,从优化班集体建设出发,能够有助于从根源上改善旅游文化课堂的不足。(1)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优秀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学生发挥作用,针对旅游文化课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需求,把握班集体的整体学习状况,同时尊重差异,在班集体中实现全体学生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2)要树立班集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动力,是班级凝聚力的重要调和剂。在旅游文化学习中,经教师和学生集体探讨,依据具体情况制定一个有意义的并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目标。(3)合理安排座位。不合理的座位安排是课堂纪律涣散的重要原因,且对学生各方面的互补及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座位安排要考虑学生课堂行为、个性、学习方式方法等差异,做到最大程度的促进旅游文化等课程的课堂效果。其四,有效的激励。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建立旅游文化课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3.2学法上注重记忆术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掌握良好的记忆术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加速知识的掌握,提升旅游文化课的学习效果及学生的成绩。(1)培养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利用生动的言语,丰富的旅游文化课堂形式吸引学生兴趣,激发记忆的动力和无意记忆,这是首要的前提。(2)化无意记忆为有意记忆。有目的才会有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设定短期、中期、长期可行的记忆目标,对学习记忆做好规划。(3)利用缩简和编歌诀,降低记忆难度。通过把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若干关键字,编成易于记忆的歌诀,以增强记忆的长久性。如中国八大菜系:鲁川苏粤浙徽湘闽。(4)联想与位置记忆法。通过联想和利用位置记忆增加视觉效果,知识的直观性及联系以利于记忆。如八大菜系的记忆可以将各大菜系所在地区在中国行政版图上进行标记,通过位置及菜系与行政区简称的联系以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此外,教师和学生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旅游文化知识识记的策略方法,让记忆术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3.3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思想开放富有创造性且热衷于新兴事物,但仅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旅游文化知识往往过于单调,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疲惫感,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内及课外的恰当运用对于激发学习动机,提升自主学习水平都有着显著的作用。(1)课内适当运用教育技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增强教学直观,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但切忌喧宾夺主。(2)课外利用微信公众号,强化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建立一个旅游文化课的微信公众号,定期进行知识点、自制微视频、课后练习、文化故事等的推送,通过微信功能监测学生必做的预复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分析成绩等。(3)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教学网站,布置自学任务。如可汗学院、网易公开课、幕课网、学堂在线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拓展视野提升旅游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何山.中职旅游文化微课教学实践研究[J].职业,2015.

[2] 刘合安.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 孙伟国.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

[4] 陈绍芳.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展望,2014.

猜你喜欢

中职策略课堂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