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思考

2016-10-20巫俐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幼儿游戏角色幼儿教师

巫俐群

摘 要 幼儿教师在游戏中的不合理角色会阻碍幼儿游戏的开展,遵循“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发挥幼儿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幼儿教师应成为游戏理论的学习者,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教学游戏的创新者,游戏开展的有效指导者和游戏资源的挖掘者,使游戏能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使幼儿成为游戏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幼儿游戏 角色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我国的幼儿教育改革进人了新阶段。《纲要》总则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权利与人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强调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成人对儿童需要的满足、对儿童天性的呵护、对儿童成长的善待。作为新时期的幼教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自己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使游戏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1幼儿教师应成为游戏理论的学习者

幼儿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各种游戏理论,能有助于自身树立正确的儿童游戏观,还能真正发现幼儿游戏的内在价值:即游戏是一种释放天性的教育、有助于幼儿自由快乐地主动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促进智力的发展;游戏又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游戏一种社会教育,有助于幼儿加强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游戏是一种意志教育,有助于激励幼儿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幼儿的意志;游戏是一种规则教育,有助于幼儿轻松掌握社会规则,形成遵守规则的意识,提升自己的自制力;游戏还是一种创造性教育,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之,游戏是一种能对幼儿整个身心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学习游戏理论,掌握游戏的内在价值,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宗旨。

2幼儿教师应成为游戏环境的创设者

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广大幼教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幼儿的游戏离不开环境,幼儿的发展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纲要》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从游戏中获得的,所以,教师必须为幼儿创造适宜他们自主活动和自我表现的游戏环境。好的游戏环境应该是开放的游戏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放性的物质环境即游戏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二是开放的心理环境,即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

3幼儿教师应成为教学游戏的创新者

在幼儿园出现过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在教学中跟着教师做完游戏后,当教师告诉孩子们要去户外活动时,孩子们一下子蹦了老高,欢呼雀跃着:“噢!要出去玩喽!要出去玩喽!这个案例明显的反映出幼儿发自内心的喜欢“玩”,并非是教师的教学游戏。幼儿教师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如何才能让幼儿喜欢玩教师的教学游戏?这就需要教师成为教学游戏的创新者,有助于幼儿爱上教师的教学游戏。

(1)游戏的创新应体现出时代感。在幼儿生活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游戏应贴近变化的世界,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如手机商店、自助银行、机器人餐厅、科技馆等蕴涵商品社会信息,彰显时代特色的游戏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使孩子的想象力进一步丰富,更自然地为孩子搭建“模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桥梁。

(2)游戏的创新应体现在游戏与地域文化的巧妙融合上。孩子们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因为年龄小、阅历浅,更多熟悉的是身边的事与人,所以游戏同样遵循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共性特点,体现在对地方文化的积极吸纳、科学选择上。

(3)游戏的创新还应体现出游戏内容的适宜性。第一,需要体现与季节的适宜性。游戏内容的选择上要与季节相吻合,如小舞台的模特表演游戏适合在春夏季节,便于小朋友制作服装、换装表演;“花市”游戏也适合在春天玩,因为春天百花盛开,材料容易收集;第二,需要体现与年龄的适宜性,游戏内容的安排必须适合不同幼儿年龄的发展要求。如“娃娃家”游戏适合小班等小龄幼儿,超市、医院、菜场等难度中等的游戏适合中班幼儿;科技馆、大型新村建设、旅行团等合作要求比较高的游戏适宜安排在大班,虽然不存在绝对的分界,孩子们有自由选择游戏的自由,但难度反映了孩子们成长的速度,按照年龄阶段安排游戏内容,符合儿童心理学发展的规律。

4幼儿教师应成为游戏开展的有效指导者

4.1观察是有效指导游戏的前提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首先应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运用观察法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做出适当的指导,避免盲目的指导;其次,设计严密的观察计划。教师应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观察计划;最后,要注意观察与记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教师对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语言进行观察和记录,有助于教师从幼儿的外显行为理解其心理状况和游戏水平,有助于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更好的指导,但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能盲目,不能想当然,应制定明确的观察目的。

4.2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是有效指导游戏的关键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来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诸如游戏的主题、玩具、材料都要以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应该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速度将外部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因此,教师应该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指导游戏时,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

5幼儿教师应成为游戏资源的挖掘者

《纲要》要求“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儿童游戏中的很多内容是对生活的再现与模拟,儿童所生活的社区与家庭是孩子汲取知识、积累素材、发展自己的源泉。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成为教育资源和游戏资源的,教师要有发现家庭、社区中资源的智慧眼睛,需要在大量的素材中进行筛选、加工,并合理地剪裁,以便被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同化。作为协调与整合家庭、社区、幼儿园三者力量的枢纽与核心,教师要及时为幼儿游戏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因此,教师成为游戏资源的挖掘者是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的关键。

5.1要发现社区是幼儿游戏取之不竭的资源库

社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建筑、桥梁、广场、公园等是儿童结构游戏时的好题材,医院、超市、菜场、餐馆、服装店、秀发馆、游泳场等成为孩子观察模拟角色的好去处,消防队、博物馆、科技馆等是孩子们丰富知识的好教材。固定的场所、变化的人与事、流动的风景、节日的场景等等,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社区都已成为孩子们获得物质与精神资源的重要部分。

5.2要发现家庭是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家长对幼儿游戏态度的认同是幼儿园游戏高水平的重要保证。家长参与游戏主题的拓展,收集制作游戏材料,扮演游戏角色,承担游戏的部分指导任务,记录幼儿游戏中言行进行发展分析、协助进行外围的准备工作等,能为游戏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对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不合理部分进行了思考,在遵循以“幼儿为主体”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游戏理论的学习者,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教学游戏的创新者,游戏开展的有效指导者和游戏资源的挖掘者,使游戏能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使幼儿成为游戏的真正主人。对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进行定位,不仅能使教师正确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还能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最终实现师幼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白乙拉.幼儿园游戏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学基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版),2004(10).

[2] 陈爱萍.幼儿教育呼唤游戏精神——谈幼儿园游戏的创新与实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 张志娟.试谈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J].幼儿教学研究,2007(10).

[4] 侯立梅.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践及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4).

[5] 徐利鸿.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

[6]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6.

猜你喜欢

幼儿游戏角色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