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
2016-10-20郭明王静
郭明+王静
摘 要 目的:为了了解教师工作倦怠的现状及其与学校组织气氛之间的关系,为减轻教师的工作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关内外220名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在教师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精力枯竭。(2)不同年龄、职称在教师工作倦怠的职业成就感丧失上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类型在教师工作倦怠的热情枯竭和职业成就感丧失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学校组织气氛的六个维度对教师工作倦怠有较好的负向的预测作用。结论:(1)目前深圳小学教师存在工作倦怠;(2)教师工作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热情枯竭和职业成就感丧失上;(3)学校组织气氛各个维度对教师工作倦怠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 教师工作倦怠 学校组织气氛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倦怠被认为是一种压力反应,当持久的压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时,就容易导致身心疲惫,对生活和工作悲观、冷漠,最终形成工作倦怠。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工作倦怠的结果不但会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学质量,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据媒体报道,有不堪工作压力从自己阳台跳楼自杀的深圳某中学女教师;有病倒在讲台,从此再没起来的深圳某重点中学教老师。可以看出,职业倦怠已经开始侵袭和渗透到教师队伍中。学校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学校气氛的好坏也是影响教师工作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如何、学校的机制条例是否给老师提供了好的工作环境、在工作过程中,老师们是否得到校长、同事的支持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教师工作倦怠。因此,本文将探讨以下问题:深圳市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原则,选取了深圳市关内外共6所小学的220名教师,涉及区域为深圳福田区、南山区、宝安区和龙岗区。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213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194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6.82%和88.18%。
1.2工具与材料
(1)人口学量表:本次问卷中采用的人口学量表分别为:性别、年龄、职称、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等。
(2)中学教师工作倦怠量表:由北大心理系王晓春等编制的,共28个项目,主要有热情枯竭、精力枯竭和职业成就感的丧失三个维度,量表采用6点评定,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
(3)中小学校组织气氛描述性量表(教师量表):由西南大学的王益富编制,共42个项目,主要有组织管理、校际关系和物理环境三个分测验,共六个维度:管理伦理、领导效能、校际和谐、人际疏离、校容校貌和教学设施。量表采用5点量表计分法,从“从来没有”到“一直有”分为5个等级。
(4)数据处理:收回来的问卷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
2研究结果
2.1深圳市小学教师工作倦怠整体状况
为了解深圳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整体状况,将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三个分量表分别计算每个维度下的题平均得分和标准差,数据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在教师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精力枯竭。
2.2教师工作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2.2.1不同年龄的教师工作倦怠差异
对年龄在教师工作倦怠上是否有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在职业成就感丧失维度上,不同年龄有显著差异(F=3.36,P=0.02<0.05),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发现20-25岁和36-45岁在职业成就感丧失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热情枯竭和精力枯竭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2.2.2不同职称的教师工作倦怠差异
为了探明不同职称在教师工作倦怠上是否有差异进行检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示:不同职称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丧失差异显著( F=4.68,P=0.00<0.01),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无职称和中级职称在职业成就感丧失上有特别显著的差异。而在热情枯竭和精力枯竭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2.2.3不同学校类型的教师工作倦怠差异
为了探明不同学校类型在教师工作倦怠上是否有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在热情枯竭维度(F=3.22,P=0.04<0.05)、职业成就感丧失(F=6.36,P=0.00<0.01)上,不同学校类型均存在显著差异。进行事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公办学校和内地大学附属学校在热情枯竭上存在显著差异,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及内地大学附属学校两者在职业成就感丧失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类型在教师工作倦怠的精力枯竭这一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
2.3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
对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倦怠进行相关分析,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除校际和谐与热情枯竭;校容校貌与热情枯竭、教学设施与热情枯竭不相关外,学校组织气氛的各维度与教师工作倦怠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为了进一步探讨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倦怠的关系, 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 以教师工作倦怠总分为因变量, 考察学校组织气氛的六个分量表的回归效应, 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气氛的六个维度对教师工作倦怠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
3讨论
3.1关于深圳小学教师目前的工作倦怠状况
目前深圳小学教师存在工作倦怠,可以从工作倦怠三个分量表的平均分比较(表1所示)。参考赵玉芳、毕重增的方法,将项目的平均分与中界值(3为中界值)进行对比分析,三个量表中,精力枯竭得分最高(M=3.03),高于3分;职业成就感丧失次之,而热情枯竭最低。这个结果可能是教师工作性质导致的,教师的工作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从早上7点开始上班,而学生放学之后,又要改作业、备课。因此,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往往超过8个小时。一个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长期的长时间工作,加上要在一个短时间内处理这么多事情,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加深教师对于精力枯竭的感受。
3.2 关于人口学变量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不同年龄、职称在教师工作倦怠的职业成就感丧失上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类型在教师工作倦怠的热情枯竭和职业成就感丧失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王益富和邢金萍的结论一致。
如在年龄中(见表2),不同年龄在教师工作倦怠的职业成就感丧失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20-25岁和36-45岁在职业成就感丧失上有显著差异。
在职称中(见表3),不同职称在教师工作倦怠的职业成就感丧失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无职称和中级职称在职业成就感丧失上差异显著。而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体验的职业成就感丧失高,则可能源于高级职称的教师感觉到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所以体验到低职业成就感。
不同学校类型表现出了热情枯竭和职业成就感丧失两个维度上的差异(见表4)。这有可能与学校对于教育质量的抓紧有关。因而热情增加,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成绩好,成就感丧失的感觉也比较少。公办学校则没有升学的压力,教师失去了工作热情,教学效果没有提升,成就感丧失也比较强烈。
3.3 关于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倦怠的关系分析
对于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证实了前面提出的假设,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见表5)。学校组织气氛中,管理伦理与教师工作倦怠各维度成负相关。领导效能与教师工作倦怠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在校际关系方面,校际和谐与教师工作倦怠的热情枯竭和职业成就感丧失成显著负相关。人际疏离和教师工作倦怠各维度显著地负相关。在物理环境方面,校容校貌和教学设施都对教师工作倦怠的热情枯竭和职业成就感丧失成负相关。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见表6),学校组织气氛的六个维度对教师工作倦怠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进一步说明了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倦怠的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学校组织气氛越好,教师工作倦怠感越低;反之,学校组织气氛越差,教师工作倦怠感越强。
参考文献
[1] 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234-238.
[2] 王晓春,张莹,甘怡群,等.中学教师工作倦怠量表的编制[J].应用心理学,2005,11(2):170-175.
[3] 邢金萍.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60-163.
[4]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0-84.
[5] 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4):26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