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2016-10-20王云生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要求在联系生产生活和自然的学习情境中,帮助学生通过生动、多样的学习活动学习化学的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乙醇教学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为例,说明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应如何呈现活动内容、形式、操作流程及活动成果,探讨化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方法,提出发挥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组织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学习活动;教师作用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9–000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育部于2014年3月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求高中各学科课程要“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研究提出了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能体现学科自身本质特征,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学习者在学习中与学习情境持续互动,需要学习者在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养成必备品格,形成关键能力。学科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性的问题情境,开展基于项目(主题)、基于问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运用体验式的、基于合作和探究的建构式学习。
1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把学习活动设计作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
从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和学的关系看,教和学方式有三类:一是教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二是教师指导、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自己学习,三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活动并重、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开展学习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和学方式不断变化、发展。
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学习者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旨的学科教学方式,应该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发展;从只重视文本知识的传授、灌输转向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指导。
中学化学课程中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事实性知识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理解、接受、记忆,通过练习再现和简单应用学习并获得巩固。有关化学研究方法、策略的知识需要学生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对新问题、新事物做分析、探究,经历动手操作(实验)、调查与资料获取,运用归纳、概括、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方法,通过同伴间交流、讨论和反思,通过“做中学”,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拓展认识,提高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学科观念、思想和价值性知识的学习,在化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习得过程中体验、反思,获得感悟和认同,在“悟中学”。
化学课程的上述三类知识实际上是相互关联、融合在一起的。让学生在联系生产生活和自然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学习活动学习化学的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阅读资料、文献,进行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中,可以提高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提高获取化学信息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养成运用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物质及其变化的习惯和能力,具备运用化学用语和化学符号描述、说明物质及其变化并和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观念,学会正确看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事物和化学现象,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敢于参与、勇于担当的公民。
2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化学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
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任务即学习者要完成的具体学习活动的内容、形式、操作流程及活动成果。学习活动可以是个体完成的,也可以是依靠群体协作才能完成的。学习活动可以围绕某个问题的探究、某项任务的完成来设计、组织,采用教材或学习资料阅读、参观考察、调查研究、质疑、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学习成果展示等形式。学习活动的目标需指向要培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向学生在该学段学习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达到的水平。活动任务应当与学科内容紧密相关,学习活动的内容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某个学习单元的部分或全部的学习内容。活动主题要明确,活动程序要清晰。高质量的活动任务需要将新知识的学习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联系起来,学习活动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在可以理解的、与生产生活实际或自然紧密联系的、尽可能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实践、实验探究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促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
学习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的复杂性(难度)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是学习者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学习伙伴之间的合作,通过教师的启发指导和帮助能够理解和解决的。学习活动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一个单元的各项学习活动的要求和复杂程度,要有层次,呈递进式安排。
例如,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醇类单元的课堂学习内容包括科学认知(理解、掌握以乙醇为代表物的醇类的核心基础知识、相关的研究和学习方法)、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运用化学实验方法学习、获取乙醇性质、变化的信息,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科学与人文教育(认识乙醇的学习、研究与社会、生活、生产、环境的关系,体会科学价值和科学伦理)三方面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有机地融合三方面的学习内容,整合重组,总体规划,围绕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创设和教学资源契合的教学情境,设计有学科特质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endprint
表1呈现了醇类学习单元的学习活动设计,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旨,以完整的教学单元为单位做规划设计。所选择活动内容切合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五项学习活动环环相扣、逐层递进、形式多样。五项学习活动把知识技能的学习、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强化、科学精神培养和科学价值认识融合成一体,体现了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上述学习活动设计,内容丰富,教学课时安排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确定,活动内容也可以依据学情和学习要求做适当增减。
3 正确认识和发挥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课堂学习活动是目标明确、高效的学习活动。要保证学习目标的达成,使每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都获得发展,既要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学习引领、指导和协同学习作用。
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是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设定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教学规律,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创造性地制定、编制出适合于学生的具体的教和学的活动计划,和学生共同努力,付之实施[2]。教师学习活动设计的首要工作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把握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而后依据目标和学情,选择教学资源,重组教学内容,规划、设计适合于学生的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的框架,考虑斟酌学习活动的细节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留有调整余地。
教师在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中,要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努力设计出与学习课题相关的而又能发挥学生个性特征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内容、形式、时间和活动密度要切合学生的水平。
学习活动既要考虑教学的整体安排框架,也要为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作用留下空间。教学是慢活、细活,要让学生有思考、体会、回味的时间,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学习活动常常有新的没有预期的情况出现,设计上要留有调整的余地,便于应对和调整,还可以有时间和空间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或契机。
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包括观察、示范、指导和互动交流,发挥协同学习的作用。上述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或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和已学知识创生新的知识,或运用演示实验创设物质变化的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获得新知。师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是课堂上教学共同体建立和有效运行的保证。教师可以通过对话交流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师生的交流互动,以鼓励、支持、适时的启发、指导为主。要有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精神和品格培养。例如,培养学生专注精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升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探索的意志和毅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重证据、服从真理的精神。
教师在学习活动中教的行为要和学生学习活动内容和形式、学生的学情相适应。学习活动的安排、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依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反馈信息作适时调整,预设和生成并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S]. 2014-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云生.从实际出发辩证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J].基础教育课程,20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