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6-10-20

计算机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联网企业发展

在“中国制造2025”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的背景下,信息通信技术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正与其他信息技术融合渗透,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政府决策部门,还是企业的管理者,都亟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机遇,加快战略部署和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推动技术和应用创新,释放物联网潜力,深化物联网应用,推动物联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要将数字技术转变为经济增长,中国需要营造物联网拉动增长的必要条件,并将这些技术整合到各个行业中去。然而,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受到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和限制,在其发展的不同层面上出现了各种制约因素,为此,下文针对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政府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形成物联网自循环的内生发展动力。

首先,针对物联网发展顶层设计缺位,各地各自为战的局面,相关部门应推出物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出各省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及其相关子规划,避免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其次要缩小物联网发展地区差距。通过比对发达国家物联网发展经验,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仍是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应全力在最短时间内使物联网达到全国范围内平衡发展,解决因地区差距过大导致的物联网无法稳定发展问题。中国物联网产业要扩大发展,必须破除行业壁垒,使区域内物联网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快整合,促使区域间物联网产业分工协作格局逐步建立起来。最后,在政府的政策方面,要明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出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措施,进一步健全物联网发展相关的政策支持,建立物联网企业技术中心和交流平台,提供资金扶持和研发成本。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核心技术开发项目、标准制定等产业链发展的核心环节应重点予以资金支持。

在厘清政府定位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形成物联网自循环的内生发展动力。依托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增强物联网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多方协作,推动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商业模式的发展应顾全到产业链中的多方需求,加强对设备商、集成商等积极性的充分挖掘,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到客户的潜在互动价值。

二、建立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开放性的物联网标准体系。

标准化将是物联网挑战下一个阶段的重要议题。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将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标准体系,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和成熟。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单一技术的先进性并不一定保证其标准一定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标准的开放性和所面对的市场的大小是其持续下去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逐步扩展和市场的成熟,哪一个应用占有的市场份额更大,该应用所衍生出来的相关标准将更有可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标准。

随着物联网信息的推进,我国要不断认识到物联网产业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的力量,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物联网技术的标准,构建起具有开放性的物联网的标准体系。在国际上的发展中,要不断呈现自身的竞争力,重视核心技术的开发,积极扩大国际领域,让我国融入到其他国家物联网发展中。还需要主导制定物联网的国际标准,把握住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以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话语权和在物联网领域的竞争力。

三、建立物联网监管的法律法规框架,促进物联网健康发展。

在中国,制定新兴领域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相对滞后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将会造成相应的外部成本。在应用物联网技术过程中,如保障个人的隐私权、信息采集的合法性等问题,对物联网推行的通畅设置了障碍。因为物联网系统将会产生的数据爆炸,可能会引起隐私以及数据使用方式方面的担忧。有许多采集数据的形式,如车牌扫描仪捕捉超速者,无需征得同意就可直接运行,那么谁有权访问和控制数据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安全性的问题不仅要在技术上提供保障,同时也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去约束信息的使用权限,让用户的隐私得到保障,从而在不同方面保证和维护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四、重视“产学研”体系建设,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

对物联网产业来说最大的竞争就是高新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掌握了核心技术就具备了市场上的重要竞争力。这需要政府把握国际物联网的发展方向,研发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不断引进或者借鉴国际上物联网的先进技术,并根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技术进行再创新。

首先是要积极鼓励相关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加大合作,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提升安全性能,参与标准制定;其次要进一步加大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加强对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传感节点操作系统、产品的第三方测试认证以及传感器共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最后,需要通过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大对重点领域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五、大力推动物联网示范产业的应用。

一是选择在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效应、产业化进程快、附加值高、环保的重点领域开展物联网先导应用示范,通过重点行业的成功范例来提升社会认知度,在物流、农业、医疗和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典型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通过引进行业龙头企业等措施,推广物联网应用技术;二是聚合当前我国拥有的各项优势,谋划突破重点,把国家、区域级计算中心、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户到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优势的地区,逐步推动定位清晰、发展前景好的地方项目向国家级布局的升级。

六、完善物联网人才培育体系。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引进国内外业界先进技术、创意甚至创业团队;加大针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施行各种优惠措施实现优秀产业技术带头人以及产业化高端人才的引进,颁布股权激励等类似扶持政策,实现物联网领域高层次科研人才和研发机构的集聚。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支持企业通过海外市场购买技术、挖掘人才甚至并购等方式,助推企业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成长为全球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地区。企业层面的变革

伴随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启,物联网已经成为引爆IT变革的新导火索。然而持续扩大的物联网设备却为今天企业的网络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企业亟需在以下几个领域采取进行变革:

一、积极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将改变用户和供应商公司竞争的基础,并为他们发展新的商业模式。物联网将启动——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强制使用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可以在客户的网站上监控机械的使用,工业设备的制造商可以从销售产品货物转向将其产品作为服务来销售。传感器数据将告诉制造商要使用多少机械,使制造商按使用程度收费。

在物联网潮流的冲击下,企业需要努力改善重要技术性与非技术性部门,加速数字化转型。首先,企业有必要对其组织机构、合作伙伴和运营业务重新规划设计。例如,农用化学品企业与软件供应商、气候数据提供商和卫星运营商合作,提高特定地点和条件下的作物产量;制造商的运营也可能需要去中心化,因为诸如3D打印等技术能快速生产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其次,为了在物联网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技术供应商将需要打造独特的技术能力,特殊的数据、软件平台或终端到终端的解决方案。没有这样做的供应商会遭受风险和商业损失;而物联网技术的企业用户则需要改变他们的系统和组织,他们需要在能力、文化、工艺和技术上进行投资。没有这样做的企业很有可能落后于已经着手去做的竞争对手。

二、物联网迫使企业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

为了从新的、基于云计算的新机遇中获得竞争优势,物联网时代的企业需要从根本上反思他们传统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的方式。在大多数制造型企业,价值获取就是简单地合理定价,以从零散的产品销售中获得最大化利润。而在越来越互联的产业中,差异化、成本领先及聚焦之间不再互相独立,相反,它们在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过程中可能是互补的。在物联网时代,你不能再孤立地思考一个企业,市场的层次比传统产品要丰富而复杂,你需要考虑如何将产品市场化,以及产品如何帮助他人产生与汇聚价值。

三、充分挖掘数据信息的价值

基于海量的数据,如何将物联网的大数据实力发挥出来,将会成为考察物联网部署成功与否的一大指标。麦肯锡的报告显示,今天收集的大部分物联网数据尚没有被使用,而正使用的数据又尚未被完全开发。例如,目前30000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上的传感器产生的数据中,只有不到1%的数据被用作制定决策的依据。实际被使用的数据——如来自车间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数据,大部分仅仅用于实时控制或异常检测。因此,在物联网时代,大量的数据价值有待收集并有效利用。因为通过科学性的数据分析,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具洞察力的商业战略指导。如果这些收集到的数据不能为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的价值,那么在企业中部署物联网就变得毫无意义。

四、构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

据统计,现在每天全球有550万个新的可连网设备会要求接入企业网络中,这就为企业网络的带宽和安全带来了挑战。而为了缓解带宽方面的压力,物联网的部署将成为企业将其IT基础架构向云计算迁移的主要推动力。同时,虽然云端的物联网平台能够支持部分应用,但一些具体的应用程序仍然可能需要访问企业的内网数据和服务。而为了安全地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企业网络具备一个强大的访问和权限管理,来确保其网络的安全性。

五、企业人力管理体系的变革

与其他提高生产力的技术一样,物联网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员工。因为物联网将为人类判断和决策创造新的需求,某些类型的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很可能会增加,而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将更为严格。但在当下中国,许多传统产业一线从业人员大量存在着知识结构低下,新生代补充不足的现状。而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毕业后汇集纯互联网公司,甚少进入传统制造业。高学历人才无法了解工厂工序及技术要求、设备性能及行业尖端技术,而实体经济体恰恰最需要制造业与计算机技术高度融合的人才。因此,如何培育符合物联网时代要求的人才,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此外,在企业的人才管理体系方面,随着更多数据的涌入,企业还需要建立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把决策权下放给一线员工。企业需建立新的组织结构,支持员工与伙伴企业的对等部门开展更富创造性的合作。

猜你喜欢

联网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身联网”等五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抢占物联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