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山西当前形势探析供给侧改革路径
2016-10-20张慧艳
张慧艳
摘要:本文通过对供给测改革内涵的认识,结合山西当前形势探析供给侧改革路径,从而推动山西经济发展。
关键词:山西;供给侧;改革;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1
近期,中央把供给侧改革当成目前经济改革的重点,山西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亟需做出相应的转变和应对,就结合山西当前形势探析供给侧改革路径。
一、供给侧改革内涵
供给侧改革就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每一个经济体系都可以分为供给和需求两个部分。需求侧就是通常说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前两者加起来是内需,出口是外需。近几年,外需乏力,我国强调扩大内需,这都是从“需求侧”来讲的。从供给侧来讲,包括两个方面。一、生产要素投入:根据马克思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技术、人才、资本、管理、土地等。那对应的生产要素投入就是指劳动力投入、土地资源投入、资本投入、企业家才能投入、管理投入等。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有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等。目的是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例。我国供给侧改革几乎囊括所有重要改革,例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
二、山西供给侧改革路径
山西经济处于最困难的时期,随着煤炭形势的进一步下滑,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亟需做出相应的转变和应对,就结合山西当前形势探析供给侧改革路径:
第一、转变供给管理和政策提高供给质量。首先,建立合理的官员评价体系,抛弃过去我们政府把GDP作为政府考核的标准,改进行政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加强规划科学性和引导性,把绿色经济加入到官员的考核机制当中,用更为科学的考核体系,引导官员的行为。减少政府投资和无效投资。2016年2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国务院的这一意见,督促地方政府要更为科学合理的引导煤炭行业的生产,同时严格投资审批制度,要优化,追求绿色、环保、节能、循环、耐久、综合利用、人性化和安全,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其次,做好政府的角色转换。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政府要积极在市场中退出来,简化行政审批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让市场去调节剩余的产能消化。同时健全市场,完善法制环境,积极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扶持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区域优质经济要素的集聚能力,以促进生产创新,推动本地产业发展,保障山西经济的活力。
第二、调整供给结构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要把资源开发同发展高增加值的制造业结合起来,每年从资源产业受益中拿出一定比例,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例如: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实现由资源型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
第三、推进供给改革实现多元化发展模式。把旅游业、生态农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战略加以贯彻。从现存古迹来说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从旅游开发规模来说却不是文化旅游强省,大而不强,是山西当前的旅游开发现状。尚未开发,未优质开发的不在少数。例如:柳氏民居、炎帝陵、陶氏文化等都未得到有效开发。由于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产业链长、效益高、生态环保、吸收就业能力强,更符合“新常态”的要求因此,因此政府应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有助于摆脱对煤炭的依赖,而且有助于山西经济结构的转型发展。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煤炭市场不景气,并不代表山西就应该就此放弃煤炭产业,山西因煤而兴,受困于煤炭产业,但至少短期内肯定离不开煤炭产业。山西仍然需要围绕煤炭产业做大做强,加速发展煤炭产业的衍生市场和下游市场。进行资源行业在内的产业升级,生产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因此,要做优做强能源产业,着力推进煤转电、煤转化产业发展,有效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
第四、盘活供给要素激发供给潜能。这里列举了四个要素啊:1.第一个要素:人力资源方面:目前山西人口一直徘徊3360万左右,以今年的人口数据为准来说是3364万人,可以看出山西人力资源优势相对沿海地区并不算丰富。因此,应积极顺应国家倡导的开放二胎生育政策,鼓励二胎生育、增加劳动力供应。同时,放宽户籍限制、逐步解除城乡户籍壁垒,解放更多农村劳动力。2.第二个要素:资本方面;要重点构建和完善山西金融体系,金融领域引导地区转型发展有重要积极作用,金融指数、证券、保险,等这些领域优先发展起来,才能够助推山西的发展。3.第三个要素:土地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形式,盘活闲置土地以及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避免土地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有效降低土地成本价格。同时,扩大城市土地需求供给,降低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激发中小企业的创业的积极性,增加市场活力。4.第四个要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这个重点说一下啊,“创新”是2016年的主题,摆脱山西经济困境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还要靠科技创新。
供给侧改革是山西经济发展的一剂良方,可以说是中央对现有经济形势的准确把脉,定位清楚,切中要害。但关键在落实,特别是地方政府更要真抓实干,把这一政策贯彻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政府、企业、个体经营者、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山西经济的再次腾飞。
参考文献:
[1]贾康,苏京春.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中信出版社,2016.
[2]滕泰,范必.供给侧改革,东方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