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区校共建”平台 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2016-10-20陈薇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9期
关键词:成长成才大学生

陈薇

摘要:高校与社区的共建是相互间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是一种互助互动的关系。通过“区校共建”平台的搭建,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社区提供实践平台,最终实现“学生服务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提供学生锻炼平台”的双赢目标。

关键词:区校共建;大学生;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1

一、研究背景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一直被当作教育的代名词,政府与社会把教育任务全给了学校,学校也日益远离社会,成为一个脱离社会的“孤岛”。学校以外的多种教育形态、教育资源、教育影响,在制度化教育的辉煌中黯然失色,其对学校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1]。

学校和社区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发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学和社区合作这一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2]。从学校角度讲,教育改革与发展,正面临着的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从社区角度讲,在社区发展中,不论是物质建设还是精神建设,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持。如今,学校与社区加强合作,互相服务,共同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研究现状

区校共建是社区加快自身建设和发展,高校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新区办学、办在高新区”的高职院校,与周围的社区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互动关系,学生走进社区,将自身所学应用到社区建设中,社区为高职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舞台,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有机融合。2011年,在学校党委的安排下,物联网与软件技术学院与无锡新区新安街道三社区搭建了党建共建平台。双方不断丰富共建机制、积极探索共建载体,实现了共建、互动和双赢。广大学生在活动中丰富了社会经验,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社区的弱势群体得到关爱,绿色环境得到保护,社区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科技文化知识得到提升。

党建共建中,参与的更多的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大学生参与少;活动内容也主要集中在党建团建方面。如何通过现有的合作关系,延伸服务内容、活动内容,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让他们融入社会,提升能力,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三、搭建“区校共建”平台的基本思路

按照“资源共享、双向互动、合作共建、实现双赢”的原则,“区校共建”平台的搭建以主要以整合社区和学院的资源为核心,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为重点,紧密结合双方实际,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合理利用有效资源,不断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区校共建”的有效机制和途径,从而形成多层次、多角度联动共建的新局面[3]。

四、“区校共建”的模式与具体做法

1.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科技进社区服务活动。物联网与软件技术学院利用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组建了一只服务小分队,定期开展义务维修电脑和物联网知识普及活动。为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生的专业特长得到发挥,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2.构建微信、QQ等信息交流沟通平台。利用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手段,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同时可以进行消息的推送和传播。交流平台构建项目贴合学院的专业方向,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起到双赢的效果。

3.志愿者社区“寻家”,社区学校一家亲。“空巢老人”成为新安街道三社区工作的重点,学院征集了20名志愿者对孤寡老人进行一对一帮扶,周末到老人家中帮忙处理家务陪老人聊天。为了丰富广大老年人的生活,开展了一系列的娱乐活动如老年棋类比赛、老年书法比赛等。

4.“巧手妙做”手工社帮扶社区弱势群体。“巧手妙做”手工社主要负责手工的制作和义卖。手工社与新安三社区的“姐妹会客厅”有效对接,义务帮助残疾人群里学习手工制作,以便他们掌握一门技术,帮助其在身体及心灵上找回自信并提高创业的能力和成功率。

5.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打造有文化内涵的社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利用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提高居民文化水平丰富居民业余生活,锻炼学生活动组织策划能力的同时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6.构筑阵地,在社区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在学校广泛开展党团共建。按照双方需求,采取针对性、实效性和互动性的方式,社区为大学生接触和服务社会搭设舞台,学院学生为社区和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双方积极开展共建活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五、“区校共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我们在区校共建中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改进,通过多年来的合作,发现在“区校共建”过程中还有问题需要改进提高:

(一)存在的问题

1.理念认识不够;2.保障机制不健全;3.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二)建议

1.区校共建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没有共同的认识,就不会有自觉的行动,更不会自觉地投入和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在走进社区,服务社区过程中,才能让大学生更直接地了解社会,缩短学生适应社会的周期,为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2.区校共建要精心组织、分层推进、讲求实效 。制定计划、全面落实是区校共建的关键,活动开展前,要多次协商,不断深入,制定严密的计划,在活动中始终坚持“讲求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并注重利用学生知识优势,突出重点,抓住特色项目,取得效果最大化。

3.区校共建要加强机制建设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稳定社区的发展。(1)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2)完善管理机制。(3)强化激励机制。(4)确立目标机制。

六、结束语

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参与到社区的实践中已成为当今社会实践育人的新模式。“区校共建”已成为一个有机的共生系统,学校和社区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最终实现区校一体、互惠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璐.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背景与意义[J].继续教育研究,2012(12).

[2]张泽平.论大学与社区的合作[D].山西大学,2013.

[3]高艳丽.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区校合作模式的尝试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7).

猜你喜欢

成长成才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积极引导大学生士兵立志军营成长成才
积极引导大学生士兵立志军营成长成才
浅谈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机制
大学校园功能区规划对学生的影响
新形势下如何围绕中心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引导青年成长成才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