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三季度GDP增速稳中有变

2016-10-20纪双城

环球时报 2016-10-20
关键词:贡献率金融时报环球时报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本报记者 范凌志 ●卢戈

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7%。外媒19日分析称,这意味着中国有很大把握实现政府定下的全年增长目标,即全年增长不低于6.5%。不过,国内房市以及外部环境存在动荡因素,令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不确定性。

前三季度增速平稳

中国国家统计局19日称,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7%,较上季度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率与今年一、二季度持平。今年前三季度GDP总值为529971亿元人民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6.1%和7.6%。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此前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显著增长,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自2012年3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均暗示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提升。但实际数据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不及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也较上半年回落0.3%,证明支撑增长的实体经济依然处于恢复期。

而路透社19日的评论认为,中国经济今年前三季度完美呈现“L”型走势的横线,三个季度同比增速均为6.7%,主要受益于房地产、汽车销售持续超预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增长;此外,第三季度加快了资金拨付,加大了基建拉动作用,使得投资有较大增长。

PPI转正是亮点

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政府维持经济增速的努力正面临挑战。出口疲弱和投资增长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复苏,高涨的房地产市场弥补了其负面影响,但在政府严格限购,打击房产泡沫的政策陆续推出后,房地产销量增速也明显下滑。

不过,另一方面,在中国国内需求的支持下,制造业正在温和复苏,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比上升13.3%,达到71%。服务业和互联网商业依然保持在高增速水平。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左小蕾1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前三季度房地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8%左右,但房地产来带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持续稳定的增长是靠房地产来推动的,这会伤及实体经济,仅靠房地产拉动经济是产业空心化的“万恶之源”。

左小蕾认为,从总量数据上来看,4年来PPI首次转正是一个亮点。PPI为负说明一些上游产业不赚钱,原因可能是高能耗、高污染等结构性的问题。PPI转正说明我们的结构调整在显现一定的成效。另外,民营企业投资这次为正,也是比较好的一个信号。

完成全年目标应无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年增长率可能较去年的6.9%略微下降,但幅度不大。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不出现极端特殊情况下,中国至少可以确保6.5%-7%的预期增长目标顺利实现。《日本经济新闻》称,年底前的第四季度往往是居民消费高峰期,在互联网商业的推波助澜下,国内需求可能为中国处于温和复苏期的经济提供有效的支持。

左小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GDP增速今年达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其实6.7%、6.6%、6.5%没有实质性区别,随着一个经济体不断增大,它的潜在合理的增速是下降的,“GDP的运行规律就是这样,所以不能总纠结零点几个百分点的数据”。▲

猜你喜欢

贡献率金融时报环球时报
农业财政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性
14.8%
沪江BEC带你精读金融时报:伦敦金融城年龄歧视问题突出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