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控制网区段搭接的探讨

2016-10-20安徽二水测绘院安徽芜湖241000

地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固定点平顺余弦

(安徽二水测绘院 安徽芜湖241000)

(安徽二水测绘院 安徽芜湖241000)

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控制网(CPⅢ)区段的搭接质量,给轨道平顺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控制网区段搭接的研究,确保其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对提高铁路轨道使用寿命,确保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CPⅢ平面控制网搭接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CPⅢ高程控制网搭接处理进行研究,以供高速铁路轨道施工参考。

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控制网区段搭接

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由很多区段构成,每个区段长度超过4km,彼此之间的搭接静态平顺性需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以确保通车安全。考虑到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控制网区段搭接涉及较多专业知识,因此,有必要对区段搭接处进行研究。

1 CPⅢ平面控制网搭接

CPⅢ控制网点位分布与线路方向一致且左右对点,为降低使用函数的表达难度,将搭接处理划分为沿线路纵向搭接与左右CPⅢ点分别进行搭接。当重叠搭接点为6个时,对搭接重叠点前后的1个点分别进行延长处理当作起始固定点。由余弦函数的平滑特点可知,加权搭接处理重叠点,为区段间的平滑过渡奠定基础。因余弦函数的取值范围在-1与1之间,为避免定权有负值出现,对函数的值进行加1除以2处理,从而将函数的值转化为0~1范围内。为此,将搭接点前后区段测量坐标权值采用以下公式加以定义:

公式中字母表示的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公式参数及含义

当确定前后区段搭接点权值后,加权搭接点坐标分量进行如下定义:

其中Xi为搭接后第i个搭接点的横坐标,而Yi为纵坐标。(X前i、Y前i)、(X后i、Y后i)分别表示前、后区段第i个搭接点坐标。

表2 CPⅢ控制网区段间重叠点坐标数据

以某高铁线路CPⅢ控制网区段搭接位置的坐标结果为例进行搭接处理研究。结果如表2所示,表中的前一区段结果、后一区段结果均为单独平差结果,重叠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较差均不足3mm。

以6个区段重叠点加以搭接计算研究,并将325和311作为搭接前后的固定点,剩余为6个点位重叠搭接点。根据表1中的数据采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选取3个重叠点加以搭接处理,并将319和311当做搭接区前后固定点,而317、315、313点当做重叠搭接点,与6点搭接方法类似计算获得搭接结果。

利用余弦函数对搭接处理方法进行加权处理,为前后区段间的坐标平顺搭接提供可行性参考。通过比较3个点搭接和6个点搭接结果,分析搭接点个数给搭接点坐标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6点还是3点搭接过渡均比较平顺。

2 CPⅢ高程控制网搭接

对CPⅢ高程控制网进行搭接处理时仍使用余弦曲线进行加权操作,以调整其平滑度,并采用线路左右点对线路数据进行左右点的搭接处理。使用Pi=(cos(πLi/L)+1)/2表示前一区段的高程权值,而1-Pi则为后一区段的坐标权值。进行高程搭接操作时可将CPⅢ点看做等间距的,使得高程搭接不运用平面坐标信息即可。假设高程搭接点为例,如将319、311作为搭接区前后的固定点,而317、315、313当做重叠搭接点。其中前一区段的权值分别为:P317=(cos(3π/4)+1)/2、P313=(cos(π/2)+1)/2、P311=(cos(π/4)+1)/2,而对应的后一区段高程则为1-Pi。经过计算搭接点的高程成果可知,对317而言,其搭接高程为350.6***m、Pi的值为0.1464,1-Pi的值为0.8536,前、后区段偏差分别为-1.7mm、0.3mm。而315、313对应的数据分别为:350.644m、0.5000、0.5000、-0.9mm、1.0mm。313对应的数据分别为350.6566m、0.8536、0.1464、-0.4mm、2.2mm。

3 总结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高速铁路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为保证高速铁路施工质量,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区段搭接施工应使用余弦函数进行加权处理,并结合相关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区段间坐标过渡较为平顺。在实施CPⅢ控制网区段搭接时,为进一步提高搭接质量搭接点数、重叠点坐标差值限差等,还需进行深入研究,为实际的搭接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黄志伟,刘成龙,王化光,何波,赵梦杰.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相邻区段搭接方法研究 [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06:111-115.

[2]张海涛.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单边测量精度分析及应用研究 [J].铁道勘察,2016,01: 15-18.

[3]石德斌,张彪,王元昌,李新增.高速铁路CPⅢ网区段搭接数据处理研究 [J].铁道工程学报,2012,02:37-40.

[4]任晓春,周东卫.高速铁路CPⅢ相邻区段搭接方法研究与应用 [J].铁道工程学报, 2014,06:30-34+45.

高速铁路轨道测量控制网区段搭接的探讨

■王兴东曾祥兵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184-1

猜你喜欢

固定点平顺余弦
某车型座椅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强度分析
基于Simulink的汽车行驶平顺性研究
平顺植保站:开展粟灰螟防治
某N1类车辆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对标及改进
两个含余弦函数的三角母不等式及其推论
分数阶余弦变换的卷积定理
图像压缩感知在分数阶Fourier域、分数阶余弦域的性能比较
中欧美ISOFIX固定点系统法规解析
关于新版固定点标准重点内容的研讨
离散余弦小波包变换及语音信号压缩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