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登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

2016-10-20四川省地矿局四三地质队四川峨眉山6142002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地质勘查院云南昆明650041

地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元谋斑岩矿化

(1 四川省地矿局四〇三地质队 四川峨眉山614200;2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地质勘查院 云南昆明650041)

(1 四川省地矿局四〇三地质队 四川峨眉山614200;2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地质勘查院 云南昆明650041)

元谋是目前国内公认寻找金矿最具潜力地区之一。该区位于扬子金成矿区-川滇金成矿带-元谋金成矿带内,是斑岩型金矿、韧性剪切带型和构造破碎带型及红土风化壳型金矿的集中带。本文以元谋普登地区已发现的数个金矿床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成矿机理,探索成矿规律,并对该区成矿远景浅析。

金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成矿远景普登

1 地质特征

元谋-普登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滇台背斜-滇中中台陷-元谋凸起南段,紧邻三江褶皱系与扬子地台镶嵌结合地带。该区经历了陆内和大陆边缘裂谷阶段、洋壳俯冲阶段、大陆碰撞阶段,以及吕梁、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强烈改造。

根据沉积建造、变质作用程度,将区内地层划分为基底和盖层两个不同的地层体系。在元谋变质核杂岩体系中,盖层由中元古界羊臼河群(Pt2yj)构成,主要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岩性以片岩、千枚岩、石英岩、大理岩等为主。基底构成区内地层主体,为一系列中-深变质杂岩系组合和部分中-酸性岩浆岩、零散分布的基性—超基性岩脉、岩墙构成。

2 矿化特征

2.1 矿化与岩石的关系

目前区内所发现的金矿点其赋存位置与下元古界普登群(Pt1pd)及华力西期花岗斑岩(γπ)关系较为密切,岩石具有较高的金元素背景值。普登群中-深变质岩系为区内金、铜铁、云母等矿产资源的主要赋存部位。其中石英岩段为区内金的重要矿源层。华力西期花岗斑岩与区内金矿成矿关系十分密切,是金矿化的主要载体。岩浆活动对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沉淀有较积极的影响。

2.2 矿化与构造关系

区内构造十分复杂,构造总体呈现“X”形分布,矿化点的分布跟构造的展布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普登群岩石的广泛分布为成矿提供良好的物源条件;弧状分布的大型拉伸型韧性剪切带使应力场发生应变,造成岩石变形、破裂,改变岩石组构特征,加快流体渗透性和流体的对流循环及成矿元素的迁移,对区内金、铜等矿床具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多期次的构造给热液提供运移的通道及空间。

2.3 矿化蚀变特征

区内矿化蚀变类型主要表现为与花岗斑岩型矿床有关的中-高温热液蚀变、与韧性剪切带型、破碎带型矿床有关的“动力+热液”蚀变。

花岗斑岩型矿床矿化蚀变主要体现为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带性,由中心向外主要为钾质蚀变带(主要以钾长石、黑云母、绢云母、石英组合)→石英绢云母蚀变带(主要以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黄铁矿组合),其次可见高岭土化、电英岩化、钠长石化、次生石英岩化及部分碳酸盐化,其中以硅化、褐(黄)铁矿化、绢英岩化与金矿关系较为密切,是直接找矿标志。

韧性剪切带型、破碎带型矿床矿化蚀变主要为“动力+热液”蚀变,即动力变质作用与热液蚀变为同期进行。动力变质作用主要以绿片岩相—低绿片岩相为主,矿化蚀变也具明显分带特征,一般从围岩至矿体为:绿泥石化蚀变带→碳酸盐化蚀变带→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其中绢英岩化带与金矿化特征较明显。

2.4 矿床类型简述

普登地区金矿类型目前可分为三类:

2.4.1 斑岩型矿床

该类金矿床与华力西期花岗斑岩在空间上有密切关系。矿体主要产在围岩与岩体接触部位的内外接触带上,形成品位相对较低的岩金矿石。该类矿床主要特点:矿体分布于内外接触带;矿床具分带特征,由内至外:浸染状金矿化带→细脉浸染状金矿化带→细脉-脉状金、铜多金属矿带→电气石、重晶石带(不发育)(图2)。本类型矿床与斑岩体及构造有密切关联,由斑岩中心向外,金矿化有增加的趋势,斑岩旁侧接触带及构造、构造交汇部位矿化加强。矿石类型主要为接触交代型。被后期热液改造后可再次富集成矿。

2.4.2 韧性剪切带金矿床

该类矿床主要分布于深大断裂的韧性剪切带及其次级断裂、裂隙中。普登地区的韧性剪切带在成因上属于拉伸型韧性剪切带。含矿岩性为蚀变糜棱岩、蚀变千糜岩、石英脉等岩系。其中,丙令金矿的含矿岩性就为硅化糜棱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及黄(褐)铁矿化等。

该类型矿床自浅部到深部形成具明显分带的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蚀变糜棱岩型矿(化)体,并随着地壳运动的持续性导致各种类型的矿(化)体出现多期次相互叠加的现象。

2.4.3 红土风化壳型金矿床

该类矿床的形成主要是早期所形成的原生金矿体在后期风化淋滤作用的影响下发生次生富集。该类金矿床的空间分布跟黄铁矿及褐铁矿有一定的联系,褐铁矿在表生条件下具有加强的吸附能力,是金良好的吸附剂。该过程是金原岩在不断氧化、还原、失稳分解及吸附而实现的。

3 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3.1 成矿规律

图1 普登地区金矿成矿模式图

中元古界普登群中-高级变质岩系是区内重要成矿条件之一,该群中石英岩段具有较高的金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是金矿成矿的矿源层,控制了区内金矿的产出。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旁侧的次级断裂是金矿点、矿床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构造不仅给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同时也提供容矿空间。

此外,构造对岩浆岩的就位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是花岗斑岩的分布,基本顺构造走向线两侧呈线状分布。本次调查的所有矿点在成因上均与构造有较为直接的联系。

大型韧性-韧脆性剪切带控制岩浆岩的就位及矿体的分布。由于本区韧性剪切带具有多期性活动的特点,使得带内岩石普遍糜棱岩化、构造片理化。岩石大多具多期次叠加蚀变特征,普遍发育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黄(褐)铁矿化等围岩蚀变。

蚀变矿物常为金元素的重要载体,蚀变带则是金矿赋存的重要场所。

岩浆活动对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提供热源和驱动力,使得向上运移的热液不断的从围岩中萃取出金元素向浅部有利地段沉淀成矿,也是区内金矿二次富集的重要因素。多期次中-酸性岩浆活动,特别是华力西期运动所形成的花岗质岩石及深成的超基性岩脉、煌斑岩脉发育的地段,是成矿较有利的地带。此外煌斑岩脉群的大量出现,表明了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或上地幔。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断裂构造是较有利的金矿成矿部位。

3.2 成矿预测

在普登地区,大面积出露的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及闪长岩所形成的杂岩体,对本区金矿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大规模的基底断层及韧性剪切带对区内金矿床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目前区内已发现的数个金矿点及金矿化大致呈现北东和北西两个方位呈带状分布,长度约30-40Km,与区内主要构造线展布方向基本一致。因此笔者认为本区有以下三个寻找金矿床前景:苴林-帕郎-秀水河一带,花斑岩主要顺深大断层(猛岗河断裂)两侧呈带状出露,并伴随后期煌斑岩脉侵入,有较好的寻找斑岩型、韧性剪切带型及破碎带型金矿前景,尤其是猛林沟-秀水河一带大面积韧性剪切带内,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班洪-普登、帕郎-埃昌一带有较好的寻找破碎带型及斑岩型金矿前景,尤其是帕郎-埃昌一带,对隐伏基地构造的寻找有助于发现破碎带型金矿床;帕郎-埃昌、普登-苴林一带大面积出露的第四系,有较好的寻找红土风化壳型金矿景。

[1]云南地矿局1:20万大姚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R] 1965

[2]云南地矿局1:5万元谋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R] 1995

[3]云南省区域矿产总结(下册)金矿篇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4]元谋普登地区矿产勘查报告

[5]代清华、罗显辉"元谋古陆"斑岩型金矿云南地质 1004-1885(2004)03-310-11

[6]张晓常元谋变质核杂岩及其控矿作用云南地质1004-1885(2003)01-107-09

[7]张连昌韧性剪切带作用动力学与研究进展 [J]地质与勘探35卷2期 1999

[8]孙承兴等元谋、牟定地区红土化过程金的富集机理地质地球化学 2000-28卷第2期

[9] 赟罗 莹元谋普登地区铜多金属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

[10]纪辉、张正清 云南大姚秀水河金铜矿区勐岗河矿段矿床成因1004-1885(2009) 03-295-04

[11]丛冲等元谋伊地地区金矿化区控矿条件及找矿前景云南地质1004-1885(2009)01-028-06

普登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

■王春林1孟明亮2

P62[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83-2

猜你喜欢

元谋斑岩矿化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神虚幻境——元谋新华土林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元谋,寻根的地方
播期、密度、施氮量对元谋冬繁青稞白粉病发病的影响
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岩型矿床含矿斑岩与非含矿斑岩鉴定特征综述
煌斑岩的研究进展
神奇美丽的元谋